蔣可欣
摘要: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豐富的教育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借助有趣的課堂組織形式,有效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因此,教師應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高效完成化學知識的學習。
關鍵詞:初中化學? ?學習興趣? 措施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則能夠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化學知識的學習,高效理解化學知識。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利用趣味媒體資源引導學生觀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利用演示實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了解和認知化學現象;還可以利用小組合作活動,促使學生完成化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一、利用趣味媒體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化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展示趣味化多媒體資源,讓學生觀察與欣賞。在選取多媒體資源時,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喜好,保證學生在欣賞和觀察多媒體資源的過程,能夠產生學習興趣,提升課堂參與度。同時,學生將克服化學新知學習的畏難情緒,調動化學課堂學習的參與積極性。
如在教學《物質的變化和性質》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在課堂上借助多媒體展示視頻資源。在多媒體視頻資源中,學生看到了生活中的很多物質,視頻也針對它們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進行了直觀的展示與區分,并結合同一種物質的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進行了詳細分析,這有助于學生在直觀的視頻資源觀察中掌握物質區分的方法。同時,在趣味多媒體視頻觀察中,學生看到了水、塑料、木頭等生活中十分常見的物品,也了解到物質發生化學與物理變化的區別,以及物質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的區別。最終,學生憑借課堂上的多媒體資源觀察激發了學習興趣,初步地認知和了解了即將學習的化學知識。
二、利用演示實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演示實驗以精準的操作步驟、直觀的操作效果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為此,教師可以通過演示實驗引導學生觀察,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詳細觀察和思考化學實驗的現象。
如在教學“水的凈化”這部分化學知識的過程中,當教師表示要在講臺上演示化學實驗的時候,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被充分激發出來了。首先,教師拿出了事先準備的各種實驗器材,并且將水樣、明礬、活性炭、鐵架臺、漏斗、燒杯、酒精燈、肥皂水、濾紙、火柴、制取蒸餾器等物品依次擺放在講臺桌面上,一一向學生介紹;其次,教師使用肥皂水檢驗水樣中的水,讓學生在直觀的觀察中借助肥皂水區分軟水和硬水;再次,教師借助不同的實驗器材開展吸附、沉淀、過濾與蒸餾等不同的水質凈化實驗。在教師的實驗操作中,學生仔細觀察,認真看著各種實驗過程中水質的變化,了解了水質凈化的基本過程和步驟。這樣的演示實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其了解了化學實驗步驟和實驗效果。
三、利用小組合作探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為了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教師需要引領學生參與小組合作探究活動,鼓勵學生借助小組合作的形式突破和解決化學問題。由此看來,小組合作組織教學能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如在教學“金屬的化學性質”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實施小組合作實驗,請學生合作探究金屬化學性質。當學生知道要做實驗后,都十分興奮,想在小組合作實驗中大展身手。接著,教師為每一個小組發放實驗材料,要求學生明確分工,操作鎂、鋅、鐵、銅與稀鹽酸、稀硫酸的反應,并認真觀察對比放出氣泡的快慢、多少等現象。經過小組合作參與實驗,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激發出來,且每一個學生都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認真觀察,深入了解了金屬性質活潑性的強弱。
綜上所述,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后,教師能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促使學生深化理解化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將在學習興趣的帶動下提升學習效率,在化學知識的學習和活動探究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崔紅蓮,李龍男.淺談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9(6).
(作者單位:湖南省郴州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