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晨
(江西省興國縣教研室 江西興國 342400)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文化意識培養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對文化意識的評測具備明顯的抽象性,時常被師生忽視。而新課標中對文化意識有著明確要求,教師需要在教學中重視對學生的跨國際交際、文化能力進行培養,在實踐中不斷加強文化意識培養,大力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成長。
在中學英語教學活動中對學生文化意識進行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第一,引導學生了解與掌握文化差異。英語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的英語學習不受漢語習慣影響,就需要教師能夠將文章和相關文化背景進行有效聯系,注重對東西方文化的比較,有意識的對詞匯含義、語法等內容開展區別教學。然后在教師明確指導下,讓學生嘗試著獨立翻譯,進而在不斷實踐中了解與掌握東西方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第二,提升學生的實際交際能力。東方國家更加重視集體主義,看重集體奉獻。而西方國家比較重視個人行為以及表現,并認為個人奉獻是建立集體利益的重要基礎,所以每個人都比較重視對自身才華的充分展示。因此,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重視對學生的引導,使其能夠對相關文化常識進行了解,要求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避免受母語習慣影響,同時幫助學生轉變固有的思維以及行為方式,避免在實際交際中出現尷尬或者是矛盾。此外,對學生文化意識的有效培養,可以引導學生對西方文化環境以及思維方式產生深入了解,使其在不斷學習中更好的適應英語用法,推動學生交際能力的不斷提升[1]。
在中學英語教學活動中,教材中所包含的內容通常與西方國家實際生活有著密切聯系。所以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重視對有關西方文化風俗內容的收集,并以教學實際需求為依據,通過多樣化的形式展示給學生,以充分調動學生開展英語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促使其對西方文化產生更深層的了解[2]。例如:在對圣誕節等西方重要節日進行學習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前對相關資料進行收集與整理,然后在課上進行展示或者是討論,同時教師可以對相關歌曲或者是慶祝短片進行播放。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節日由來,知道西方國家怎樣準備與慶祝相關節日,還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更加生動、直觀展現教學知識。此外,在學生對英語語言進行體驗的是,教師可以運用我國傳統節日與西方節日進行比較學習,引導學生在比較、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同時,落實對學生文化意識的有效培養。
在中學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以教學實際需求為依據,對良好的語言情境進行創設,讓學生懂得怎樣應用英語開展交流。在實際教學中,為了避免學生出現對詞匯的生搬硬套,教師就需要重視對相關語言情境的創設,并要求學生開展反復練習,保障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熟練、靈活應用。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情趣可以得到有效培養,能夠為學生開展良好的英語學習與探索提供充足動力,只要在愉快的學習體驗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會得到充分激發。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對與學生實際生活有著密切聯系,且學生較為感興趣的題材進行選用,然后對良好的交際情景進行創設,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與掌握教學內容。例如: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對購物交際情景進行創設,將教室建設為小型商場,部分學生扮演銷售員,部分學生扮演消費者,然后通過抽簽方式開展實際交流,銷售員應用常用語言為消費者提供幫助,購買成功后消費者表示感謝。這樣貼近實際生活的教學情境,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可以確保教學任務的高效落實,有效促進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不斷提升。
在中學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需要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對學生文化意識的有效培養,還需要注重對第二課堂的充分運用,組織與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并將文化意識培養融進課外活動中,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拓展學生眼界,促進學生實際交際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例如:在日常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英語雜志、文章、電影等,促進學生英語語感的不斷提升,這樣既能夠在閱讀、觀看過程中對西方文化進行有效滲透,還可以引導學生有效掌握學習技巧。此外,教師可以將自己所熟悉的英語歌曲推薦給學生,以提升學生開展英語學習的熱情,同時通過對歌曲中情感的體會,使其對西方國家的思維習慣以及情感展現方式產生深入了解,而部分勵志歌曲也能夠對學生產生有效感染,使其能夠通過正確心態面對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從而在不斷學習、實踐中促進學生英語綜合素養與能力的提升。
英語是一門重要的語言學科,英語學習對學生成長與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同時語言和文化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如果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缺少對相關文化背景的了解,就不利于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明確掌握。所以在中學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就需要以學生自身實際情況為依據,重視對文化意識教學的有效融入,進而將文化與語言教學進行充分結合,以促進學生英語綜合素養與能力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