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是一種可視性的藝術,可以反映出美術學者對于思想和社會的現實理解。國家規定學生的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以及文化理解。所以,在美術學習的階段內,在核心素養的培養體系下如何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變成了一項促進發展的重要內容。基于此,文章主要從核心素養的環境基礎下,探究如何開展美術素養的培養問題及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教學;美術素養
一、引言
201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針對《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意見》中明確表示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標準與要求,同時標志著對學生進行培養的深化目標。針對美術學科的教學實踐,根據改革的主旋律,確定出了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的五個標準,即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在美術學科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首先需要對學科核心素養進行理解和分析,了解學習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然后根據我國制定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進行多個領域的目標的細化,開展更加完善的教學內容和聯系,針對存在的缺陷進行完善,提出優化的培養措施。
基礎的美術教學內容則是在開展課程的過程中可以準確及時地掌握教學基本內容,同時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學生對于藝術作品的理解和認識。換個角度來說,美術學習素養也可以體現對學生引導進行美術教學的過程中體現的藝術類感悟,在教學階段教師不僅需要積極地對待教學方式的改變,同時要加強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以及感悟學習的實際價值。美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在當前教學的基礎上,根據美術內容的內涵,加強引導和指導,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意義,從根本上提高美術的學習素養。
二、美術學科核心素概念基礎
(一)圖像識讀
圖像識讀表示的是對美術作品、圖像類的作品以及影視作品等多種具備圖像符號的造型色彩以及比例等多種形式特點,同時包括對于材質、技法以及其他風格特征的認識和辨別。目前的時代發展下人類的文化傳播出現了革命性的特點,多種媒介方式開始涌入我們生活中,在日常的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傳播的圖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學生的閱讀方式、閱讀心理和狀態。
(二)美術表現
美術表現是利用傳統以及當代的新式媒介、技術以及美術語言,通過構想和分析、創作具備一定思想文化特點的美術作品,表達出自身的想法和看法。美術更多的是利用媒介、符號以及其他手段表達出思想和情感。通過美術學習,人們掌握一定的美術表現方式去解決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項問題。
(三)審美判斷
主要是指按照形式美的特點,感知、分析以及詮釋美術作品中體現出各項關于美的因素,分析并且辨別生活中具備的視覺文化特點,進而表達出自己的看法。在周圍的世界中,每天都能夠遇到多種事物,美術學習能夠加強學生對于世界的觀察和領悟,所以目前審美判斷屬于學生生活、學習中重要的一項因素。
(四)創意實踐
表示的是聯想、想象等方式添加創意生成意圖,同時利用傳統和當代的材料,利用美術工具和手段進行創造和實踐。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目前更多是人才的競爭,也是創新和創造力的競爭。通過提高學生的創意實踐能力能夠鼓勵他們在遇到問題和困難的情況下,利用聯想、想象的方式,進行創造和實踐。所以,創意實踐更多集中在社會發展的方面,變成目前的新時代學生必須具備的素養。
(五)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代表的是在文化的角度下,從文化理論的方向對于不同國家、民族、文化的藝術特點去進行詮釋和理解,學會尊重理解不同文化具備的含義和特點。世界各個國家的藝術作品都能夠體現出不同國家所蘊含的文化和歷史。所以,美術文化理解是促進自己國家和其他國家歷史文化的融合途徑,也是促進學生學會理解、尊重自己國家文化的重要基礎。
(六)美術素養
美術素養主要是學生綜合人文素養中的重要內容,美術素養包括的內容非常寬泛,主要是學生對于美術基礎知識的理解情況、對于美術創作采用的方法、創作美術作品的基本過程、對于美術能夠具備良好的準確理解。作為一名教師在美術教學的開展階段需要重點關注學生的素質情況,在教學階段也需要不斷地加強學生本身的個性發展需求,按照需求的區別,不同的美術教學工作均會受到影響。要保證學生可以獲得美術學習的收獲,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加強提高素養的水平。
三、學生美術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觀念較落后,教師綜合素質偏低
在美術教學開展階段,很多教師雖然對于課程的標準以及素質教育的觀念進行了研究和培訓,可教育觀念較為傳統,能夠使用的教學方法并不多樣,十分單一,學生不能夠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很多美術教師的綜合素質以及專業能力較差,而且還有很多教師并不是專門的美術教師,沒有接受過專業知識的培訓,導致教學質量出現下降,同時學生的美術素養的提高受到了明顯的影響。
(二)學生學習興趣較低,效果較差
美術課程的開展過程中還存在一個問題,學生的興趣度并不高,同時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明顯。教師在進行美術課程的開展階段經常會存在傳統的教學思維,很多教育方式都過于單一化和固定化,內容也并不豐富,缺少對于美術創作的關注度和興趣。大多數學生在美術教學階段并不會產生明顯的興趣和積極性,無法產生較高的課程興趣,忽略了學生提升素養的重要機會。
(三)重形式,輕實質
根據相關調查可以看出,美術教師容易出現傳統和錯誤的教學觀念,部分教師會對于學生作品的真實程度、科學水平等多項因素非常的重視,導致班級內的學生存在相似的美術觀念和創作思維。教師僅僅注重繪畫的開展形式,并不看重繪畫的內容。同時教師也沒有在美術的繪畫教學過程中投入大量的情感,忽略了繪畫的素養培養的過程,與新時代的素質教育出現了明顯的分歧。
四、如何正確有效提高學生美術核心素養
(一)優化教學模塊和結構
美術教學的開展模塊,主要參考國家普通美術課程的相關教材,本體系內主要包括多個模塊,分別是課程的設置、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及提高等。在核心素養的思想發展中,開展美術課程的主要基礎內容便是建立美術的基礎知識理解能力,同時將美術學科素養的提高和培養強加到多個層面上。同時,每一個教學模塊在開展教學的階段內,都會出現不同情況下的側重內容。比如,在藝術作品的鑒賞模塊中,主要包括學生對于藝術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審美鑒賞能力,能夠體現出創意的培養。除了基礎內容以外,還需要具備一定的重點培養方向,并不是表示模塊之間都是割裂的。美術教學過程中,需要參照模塊的學習情況和特征選擇適合的模塊,同時更需要注意優化教學內的單元教學結構,促進學生的整體核心素養的提高和培養。
(二)豐富教學活動,加強教學評價
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需要開展更加豐富的教學活動,同時應該盡可能地利用現代化的計算機互聯網技術去獲取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去獲得關于美術藝術的理解與觀念,提高教學開展的效率。信息技術的發展給教學提供了發展的基礎,利用視頻、PPT和互聯網互動等方式,讓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去明確美術的作用以及藝術的魅力,讓學生可以產生對于美術的興趣,主動利用計算機技術去建立屬于自身的藝術素養。在教學開展中,需要讓學生可以產生學習的主動性,采取多種方式創立良好的教學氛圍和環境,將教學和生活進行結合,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更加自由輕松的環境和氛圍,促進學習的積極性。
在進行美術教學活動的評價時,要按照美術教學素養的培養整體目標以及學生發展的階段性特點,開展針對性的教學評價機制。實際上,可以了解到,無論是哪個階段的學生,都希望可以獲得教師的肯定和鼓勵。因此教師要及時給予學生美術學習以及美術創作的反饋,讓學生可以獲得學習的自信,這種建立自信的方式能夠促進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評價能夠讓學生了解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找到適合發展的學習方式,更可以加強對美術素養的培養,不斷地進步和發展,以此對未來的美術素養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豐富教學方式,優化和學生之間的情感
師生之間的情感關系對學生來說不僅能夠改變到學習效果,更會對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涯產生明顯的影響。除了可以建立更加積極的師生情感關系,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優化關系,讓學生去主動地喜愛學習,同時也能夠優化師生感情的發展,為之后的交流和溝通奠定良好基礎。如果教師的實際素質能力以及培訓較差,就無法滿足當前社會和時代推行的新課改教育模式,無法良好地開展課程的創新和開發。所以教師的素養可以對課程改革的開展情況以及科技時代信息教育的發展產生明顯的制約性,最后會對學生的美術教育教學質量產生影響。教師在教學的階段應該明確學生之間的特征區別,尊重學生對于美術作品的不同理解,更要了解學生對于美術作品的認識情況,結合創作者的所處時代背景、作者的創作意圖等給學生提供更好的理解條件。學生是具備人格和性格以及尊嚴的人,教師需要時刻尊重學生的想法,不能夠隨意打壓學生的興趣愛好,如果無法掌握這個問題就會導致學生的心理素質受到影響,從而影響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更無法創建適合開展情感教學的基礎條件。因此,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關注每一個孩子,給予每一個孩子關注度,和學生建立積極向上的關系,給學生鼓勵和自信,促進學生可以從根本上提高美術素養。
五、結語
美術素養的培養以及提高都是美術教學開展的主要目標,教師需要結合當前階段開展美術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容易出現的缺陷,積極地推出新式的教學方式和理念。為完善教學方法,需要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強化審美的創作型訓練,加強學生的美術作品的評價工作等,加強學生的美術素養的提高,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美術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林晨露.淺談初中美術素描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藝術素養[J].儷人:教師,2016,3(10):123-125.
[2]邵文穎.淺析如何提高初中美術教學效率[J].未來英才,2016,3(11):99-101.
[3]李伶俐.淺析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廣西教育,2016,3(13):55-57.
[4]尹少淳.文化·核心素養·美術教育:圍繞核心素養的思考[J].教育導刊,2015(9).
[5]李冬梅.聚焦美術的核心素養與綠色教育[J].新課程,2015(7).
作者簡介:
鄭東秀,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市臺江第三中心小學。
(2020年,作者主持了福建省基礎教育課程教學研究立項課題《新媒體技術環境下小學創意美術課堂學習評價的實踐研究》,編號:MJYKT2020-085;2020年,作者主持了福建省電化教育館教育信息技術研究課題《新媒體技術環境下小學美術項目式學習實踐研究》,編號:KT2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