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
摘 要:體質指數是反映國民體質綜合狀況的重要因素,開展小學籃球訓練活動,有助于增強國民身體素質,間接提升國民體質指數。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此時開展籃球訓練有助于增強其身體、心理素質,是促進其健康成長和踐行全民健身的重要體現。文章簡要敘述了小學體育教師面對的不同籃球教學困境,并就籃球訓練的有效途徑展開探討,旨在充分發掘小學生的潛能,通過合適的訓練來增強其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
關鍵詞:小學體育;籃球訓練;教學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03-017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3.085
《體育之研究》中有“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的重要論述,如此看來,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籃球訓練十分必要。通過籃球運動,小學生的思維、心理、身體均能得到鍛煉,教師應在教學中加強引導,為其示范正確的動作,講解專業的籃球理論,不斷在教學實踐中突破困境。
一、小學體育教師面對的籃球教學困境
小學體育教師是學生運動的引導者,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專業的運動經驗。在籃球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探索全新的籃球訓練路徑。而受天氣、環境、應試教育等客觀因素和學生主觀因素的影響,教師不得不面對不同的教學困境[1]。困境一,相對滯后的授課內容,降低了學生的興趣,導致部分學生難以秉持高漲的熱情參與訓練活動,甚至會在活動中脫離隊伍選擇其他運動項目,嚴重干擾了正常的訓練秩序;困境二,訓練活動統一且單調,沒有考慮到小學生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和差異性,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制約了其籃球運動技能的發展;困境三,部分教師的理念缺乏前瞻性,沒有精準定位籃球訓練,弱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的運動熱情不高,無法形成積極的課堂教學氛圍。
二、小學體育開展籃球訓練的有效途徑
(一)明確目標,設計科學訓練計劃
教學目標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所以小學體育教師需要明確訓練目標,設計科學的計劃,使籃球訓練課程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開展,保障課堂教學有序進行。為了提高訓練的科學性,體育教師應當考慮身體素質的速度、力量、耐力、靈敏、柔韌五方面內容,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來設計訓練計劃,著力提升籃球教學效果,利用各種教具來豐富訓練計劃,以體現出籃球教學的層次性,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在實際的計劃設計過程中,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一些教師往往選擇利用先進教具呈現運動動作,以章節為單位進行授課,而在特定的項目訓練中,又選擇變換授課順序來保證教學進度,沒有重視學生的學習體驗,以至于教學目標脫離實際,未能發揮重要的導向作用[2]。由此可見,為提升訓練計劃的科學性,體育教師要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掌握學生的身體狀況,從不同的身體素質出發,制訂合適的分層訓練計劃。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技能水平的變化來調整籃球訓練科目,不斷提高計劃的科學性,按照明確的教學目標來提升學生籃球技術,進而提升教學成效。
(二)提供資源,激發籃球學習興趣
學習資源是激發學生求知欲和學習熱情的重要媒介,教師可以通過不同渠道搜集信息,以學生易于接受的形式來呈現不同的學習資源,激發學生的籃球學習興趣,提高其信息處理、知識內化的能力。教師應預先調查學生的興趣愛好、運動習慣,從學生角度出發來搜集各類籃球資源,以趣味故事、生動圖畫等形式呈現,這樣不僅能夠為后續的知識講解創造良好的契機,而且能夠使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主動投入籃球訓練中,從而顯著提升籃球教學質量。但實際教學中,有部分教師為維護課堂秩序和保護學生的人身安全,沒有注重教育啟發,而是選擇常規的體育用具和簡單的學習資源,難以調動學生的籃球學習興趣。為了深度激發小學生的籃球學習興趣,教師應在保證人身安全的絕對前提下,提供多元化的學習資源,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呈現各種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轉變學生的角色,給予其充分的時間來選取資源進行“備課”,讓學生勇敢地站上講臺演示籃球動作,闡述理論概念,充分調動其學習興趣,不斷提升課堂質量。
(三)示范動作,傳授專業籃球知識
教師親自示范籃球動作,有助于構建直觀教學情境,可以降低授課難度,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使之積極主動地學習、思考,以加深對專業知識的印象。教師可以針對特定的籃球動作進行剖解,分步演示動作流程,將專業知識分割成不同的模塊,在真實情境中進行細致的講解,適時地和學生展開互動交流,不僅能夠優化課堂,還可以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深度,使其掌握特定動作的要領,懂得根據自己身體狀況在實踐中改良動作,不斷提升自我知識儲備,增強專業學習水平。而一些體育教師在訓練中忽視了示范的重要性,盲目鼓勵學生在實踐中體會理論,以至于其頻繁出錯,使得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消磨殆盡,不利于直觀情境的創設和課堂質量的提升。為進一步深化學習,體育教師應在訓練前邀請學生共同示范動作,言明要求和注意事項,為后續的實踐活動做足鋪墊。教師還應就重、難點知識展開深入講解,鼓勵學生嘗試通過自行討論和研究分析動作要領,再經過教師的示范來加深學習印象,深度理解專業知識。
(四)規劃時間,高效開展訓練活動
合理規劃運動時間,是高效開展訓練活動的保障,有助于培養小學生積極、健康的心態,使之明確“全民健身”號召的現實意義,進而促進其綜合素質能力得到全方位發展。教師應合理安排課上時間、大課間時間、課余時間,組織學生有序參加籃球訓練,對時間進行細致、合理的規劃,引導學生根據自身情況來適度調整運動時長,在保證每天至少運動一個小時的前提下,組織學生開展高效的訓練活動,使之真正得到身體、心理的鍛煉。部分教師由于傳統觀念根深蒂固,沿用傳統的時間規劃方法,讓學生自行規劃運動時間表,卻忽視了執行監督,致使部分自我監管能力較弱的學生,沒有嚴格按照時間表來運動,使得籃球訓練活動失去了意義,教學質量也大打折扣[3]。為了高效開展籃球訓練活動,教師要引導學生合理規劃時間,從理論素養和實踐技能的角度出發,在不同的運動時間增設趣味籃球訓練項目,不斷調動學生的運動積極性,使之產生自我內驅力,始終秉持高漲的熱情參加訓練,并主動按照事先規劃的時間表進行鍛煉,不斷反思自我運動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運動時間,以提高體育運動水平。
(五)組織實踐,鍛煉強健身體素質
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小學體育教師應當積極組織籃球實踐活動,不斷突破傳統體育教學困境,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教師要注重文化滲透,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在籃球實踐中融入各種理論教學,使學生通過實踐來了解專業知識,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將小學體育教學推向新高度。教師還要探索多元化的實踐設計方法,設計趣味游戲活動,引導學生在籃球游戲中獲得良好的運動體驗,增強身體素質。一些教師的實踐理念還存在一定的滯后性,未能把握游戲教學的尺度,忽視了實踐指導,使得部分小學生沒有認識到籃球訓練對于增強身體素質的重要性,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運動損傷,影響了健康成長。為了提高實踐活動的趣味性,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教師要靈活調整實踐活動進度,轉變學生的滯后學習思維,使之在教師的引導下,高效完成實踐活動,在訓練游戲中獲得滿足感、成就感,有效提升自我綜合素質,真正做到“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六)鼓勵創新,樹立終身運動理念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鼓勵學生創新,有助于激發其強烈的創新運動意識,使之積極主動地思考籃球技能的提升方法,樹立終身運動理念。教師在訓練中要滲透中華體育精神、奧林匹克精神,根據學生的籃球訓練特點來創新學習方法,鼓勵其不斷思考創新的訓練方法,形成優秀的創新學習思維[4]。而在實際訓練中,部分學生將理解籃球理論知識當作學習的終點,未能樹立終身運動理念,無法高效地完成各種訓練活動,也就難以形成創新思維。一些教師沒有重視對學生創新精神的鼓舞,以至于學生很難形成優秀的運動精神,無法深入理解終身運動理念的內涵。由此可知,教師要設計籃球訓練的創新激勵制度,鼓勵學生勇于嘗試,敢于創新,不斷思考創新籃球技巧,在實戰對抗與日常訓練中領悟籃球專業理論,加強對體育運動的理解,從而增強籃球技能水平。教師要定期舉行講評活動,按照學生的訓練表現和創新成果予以表彰,糾正學生的錯誤訓練動作,講解創新籃球技能,為學生樹立終身運動理念,豐富其課余生活。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教學是針對小學生的心理、身體鍛煉展開的教育,教師在面對各種籃球教學困境時,應當明確各類教學問題的成因,從學生角度出發,改善體育教學現狀,不斷探索籃球訓練的有效途徑。教師要明確訓練目標,提供多種學習資源,親自示范正確動作,合理規劃訓練時間并組織學生進行練習。教師還要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激發其學習興趣,向其傳授專業的籃球知識,使之在興趣的驅使下參與訓練,不斷提升身體、心理素質,在教師的引導下掌握各類籃球技能,樹立終身運動理念,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參考文獻:
[1] ? 張衛煜.小學體育籃球教學之趣味教學策略[J].科技風,2020(14):94.
[2] ? 盧自由.激勵教學法在少兒籃球運球訓練中的應用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0(10):110.
[3] ? 王健,李良紅.游戲教學在小學體育籃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22):154.
[4] ? 張康,馮亞寧.小學體育籃球教學引入游戲教學模式的策略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0(2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