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薇拉
摘要:小學低段語文看圖寫話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培養學生習作水平的基礎。教師應給予看圖寫話的重視,同時還應注重通過教學指導策略的應用,助力學生從小學低段開始養成良好的觀察能力、看圖能力、寫話能力。那么,教師如何進行小學低段語文看圖寫話的指導呢?帶著這樣的教學思考,本文將展開指導策略應用分析與研究,以期達成培養小學低段學生語文看圖寫話的能力目標。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段;看圖寫話;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學生看圖寫話的能力是習作能力基礎,教師可依據小學低段學生學習特點,對學生進行看圖寫話的指導,使學生通過看圖寫話中的觀察、看圖理解,能更好地表達出圖畫的意義。同時,教師依據不同的看圖內容,引導學生進入到不同觀察模式中,使學生能夠理解所觀察的圖畫內容,并展開豐富的想象,提升圖片的觀察能力,做好寫話的能力提升基礎準備。以此,教師可通過“看圖”、“想圖”、“寫圖”三個環節進行有效的教學指導。
一、引導學生看圖,培養看圖寫話的觀察力
小學低段語文教學,教師想要培養學生看圖寫話能力,可依據小學低段學生的特點,借助動感有趣的畫面呈現模式,引導學生進入到畫面的觀看中,通過畫面的細致化展示,使其圖畫觀察能力得到培養。教師可依據看圖寫話的內容,設計適宜的畫面展示情境,依托信息技術優勢,借助快放、慢放、定格、回看等方式,提升學生細致觀察能力,為達成看圖寫話的目標做好鋪墊。
如,以《秋天》教學為例,教師就可在教學結束后,引導學生進行課文插圖的觀看,使學生依據信息技術展示的畫面情境,借助其放大后的彩色圖片展示效果,進入到細致觀察中。從中了解畫面的主要內容,依據觀察所想所感,進入到看圖寫話的寫作環節,使得學生觀察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教師依據“秋天”圖片的展示,除了課文圖片外,還可展示更多的秋天畫面展示,讓學生可以通過畫面欣賞,養成細致的觀察習慣,以看圖寫話為目標的觀察力得到培養,為看圖寫話的寫作目標達成做好鋪墊。
二、指導學生想圖,培養看圖寫話的理解力
教師指導學生對所觀察的圖畫進行想象,可使學生通過“想圖”完成對畫面的理解,取得良好的看圖效果,達成培養學生看圖寫話的理解力目標,是小學低段語文看圖寫話的教學指導重要目標之一。以此,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看圖寫話的過程中所需觀察能力,還應重視學生看圖過程中想象能力的培養,以此促進學生看圖理解能力的不斷提升,達成看圖寫話的寫出完整一句話或一段話目標。
如,以《小壁虎借尾巴》看圖寫話的教學為例,教師就可指導學生通過對課文中的圖片觀察后的“想圖”環節,進行看圖寫話的內容理解,助力學生借助想象,完成對這這篇課文的仿寫或續寫,促進學生作文能力的不斷提升。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觀察能力基礎上,看圖寫話的想象能力不斷得以提升,促進看圖寫話理解力也隨之提高。繼而寫出具有豐富想象力的《小壁虎借尾巴》課文的仿寫或續寫,并通過完整的一句話或一段話表達出來,使學生對看圖寫話的熱情高漲、積極性得以不斷的提升,取得良好的“想圖”效果。以此,經過持續的教學指導,使學生看圖寫話的理解能力提升的同時,推進學生綜合看圖寫話的能力發展,有效看圖寫話的活動舉行。
三、指揮學生寫圖,培養看圖寫話的寫作力
看圖寫話的教學指導,教師還可通過指揮學生“寫圖”的重要環節,培養學生看圖寫話的寫作力,使學生完成看圖寫話目標。教師可依據寫話的內容,在指導學生進行觀察、想象基礎上,進入到“寫話”環節,并依據寫話所應呈現出來的主題意義,讓學生運用積累到的基礎性知識,有效的表達出自己觀察所得、想象所感,完整的寫出一段話,將自己所要表達的內容,清晰地描寫出來。
如,以《我要的是葫蘆》看圖寫話的教學為例,教師就可指揮學生通過看圖與想圖后的環節,進入到“寫圖”環節。依據所展示的圖片,基于學生觀察所得,讓其展開豐富的想象,并使學生借助想象所得,運用所學習的語言知識,進行自己的觀察與想象結果的描述。將“我要的是葫蘆”這一主題內容再次清晰地展示出來,明白其中蘊含的哲理問題,提升看圖綜合能力。以此,教師就可通過指揮學生進行“寫圖”,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使學生綜合看圖能力不斷的提升。實現小學低段語文看圖寫話的能力提升目標,為語文各階段習作水平的不斷提升做好準備,并打好堅實基礎。
總結:
總之,小學低段語文看圖寫話教學,作為重要內容,在培養學生習作水平方面,起到了積極推進作用。助力學生在小學低段養成良好觀察能力、看圖能力、寫話能力。以此,教師可依據小學低段學生特點,對學生進行看觀察、理解,表達能力培養,引導學生進入觀察、理解圖畫的活動,并展開豐富想象,持續提升看圖能力。使得教師實現有效教學指導目標,助力看圖寫話的教學效率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閆秀秀.淺談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的高效教學[J].學周刊,2022(02):145-146.
[2]祁占海.談低年級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的策略[J].小學生(中旬刊),2021(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