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元元
摘要:識字教學是語文課程中最重要的教學內容,認識文字才能為語文教學打下基礎,能夠讓學生更加全面的了解漢字。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識字教學的工作開展,讓學生認好字、讀好字,逐漸提升他們識字的質量,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能力和素養。本文就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課堂質量提升的策略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課堂質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識字練習是學生完成語文基礎知識練習的重要開端,對學生今后更深入的掌握基礎知識具有積極的意義,學生也能很好的識字,對日后掌握語文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對于中小學生而言,識字教育是存在著相當的困難的,而且學生們在學習時也很可能會出現不同的問題,因此,學校也要求老師們運用教育技術手段,來提高識字教育的課程教學質量。
一、教學現狀
(一)教學方法的欠缺
一直以來的教學都是由教師來講述課本上的內容,運用灌輸式的方法讓學生學習,容易產生學生前邊學后邊忘的情況,死記硬背的方式讓學生被動的接受,對所記的文字只是存在于表面的記憶,時間一長就很容易忘記,因此教師要改變這種教學方式,創造出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形象的記住文字。
(二)記憶負擔重
由于文字數量過多,所以小學生在學習文字的時候比較吃力。教師在教學時,沒有合理的教學計劃,直接進行知識的灌輸,忽略了漢字記憶技巧的教學,導致小學生的記憶負擔過重。大多數教師認為小學生可以通過多次抄寫的方式進行漢字記憶,因此就會按照課本的內容和流程來教學,但是抄寫多了會讓學生失去興趣,對老師后續的識字教學產生了阻礙。
二、識字教學的課堂策略
(一)改變教學模式
1.教學模式的創新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漢字知識的灌輸,讓學生死記硬背,這樣不僅記不住知識,還會使學生喪失興趣,因此教師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當進行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時,首先要對學生的水平進行估測,根據結果制定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使用小學生能理解的教學方法,把握整體的教材內容,將零散的知識整理成完善的語文知識,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漢字知識。
2.根據課堂內容創造情境
想要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創造一個生動的情境,打造輕松的學習氛圍。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新鮮的事物會有好奇心,所以教師創造的情境能夠讓小學生加入到課堂內容的學習中,有助于他們學習新的知識,也對教師的課堂質量有一定的提高。
3.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也滲入到了各個領域,當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的形式,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打破了識字教學的靜態感,讓漢字“活”了起來,實現了體驗式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產生新鮮感,用多媒體播放圖片、視頻和動畫等,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不僅能加深他們的記憶,還能有效的提升教學質量。
(二)開展文字游戲進行教學
小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對凡事都想知道結果,教師可以從這一點出發,利用他們的獵奇心理進行識字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猜字謎的游戲,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思維活躍能力,讓他們能更好的認識漢字。教師在設計字謎的時候,要跟緊密結合教學內容,采用小學生的思想和理解水平編寫,以此開展識字教學。
(三)拆字教學提升學習熱情
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要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每個漢字都有每個漢字的寓意,雖然目前對漢字的解釋沒有絕對的統一,但是教師可以根據分析,把漢字進行拆分,讓學生親身體驗漢字的含義,在講解時,如果被老師的講解所吸引,那么就會專心的學習知識了。
(四)做好生字的分類
漢字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在學習時會發現漢字中有很多相像或相似的字體,他們之間有一定的聯系,在進行識字教學前,教師可以把這些漢字進行歸類,同時也讓學生進行及時的反思和總結,這樣學生在學習漢字的時候才會事半功倍。而且漢字還能根據音、形、義等某一方面的特點,進行集中教學,讓學生逐步掌握識字方法,進而提高識字能力。
(五)用實物識字提升效率
當小學生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對于抽象的知識是很難理解的,所以在開展識字教學課堂時,老師可以根據生活中的物品,來輔助識字教學,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受到視覺和觸覺的刺激,能夠加深對漢字的形象認知,這種方法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讓學生了解相應漢字的意思,對小學語文課堂的識字教學有著積極的作用。例如,在教學生認識“球”時,可以拿球告訴學生這個就是球。
(六)讓學生在體驗中識字
學習的知識來自日常生活,但又超出日常生活。偉大的教育家杜威就曾說"教育即生活",所以,在學校語文的識字教育中,老師可能通過課堂教學創設出一種日常生活情景,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下掌握漢字,但對漢字的掌握卻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在對一些詞語的認識上也可能會產生誤差,從而造成了學生對它的認識往往是一知半解。如果能讓學生在他們所熟知的生活環境中學習,讓其在體驗中識字,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激發,有利于促進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質量的提升。例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介紹他們的家,讓學生通過對家里的描述,來掌握漢字。比如當他們一放學回家把書包放到沙發上,吃飯的時候在餐桌上,寫作業的時候在桌子上等等,跟生活結合起來,會讓漢字的學習變得更加容易。
(七)鼓勵學生學習文學經典作品
教師不僅要提高學生的成績,還要培養學生學習漢字知識的興趣,提倡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高識字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閱讀文學經典作品,了解漢字的不同用法,根據實際情況將漢語文學經典和識字學習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學習和理解漢字的用法,進而提高識字教學的質量。
結束語:綜上所述,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生動的學習氛圍,還應當要注重識字教學的開展,幫助學生對漢字的學習,為他們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采用新穎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喜歡對漢字的學習,更加主動進行漢字的探究,從而實現識字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宋若玲.提升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與閱讀教學質量的策略探究[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1(10):12-13.
[2]羅會根.把握漢字之美 ?滲透文化意趣——淺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提升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1(07):47-49.DOI:10.13525/j.cnki.bclt.202107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