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
摘要:素質教育背景下,德育貫穿于各級學校教育工作的始終,其教育內容豐富,途徑廣泛,為了全面提升德育效果,讓“立德樹人”教育理念能夠有效落實,近年來大力提倡實施課程德育。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蘊含的德育元素非常豐富,這也為課程德育的順利開展提供了良好條件。本文主要探討了當前教育背景之下小學語文“課程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程德育;落實舉措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課程德育”是近年來提出的一種教育新理念,其將德育作為教育目標,強調將德育教育與課程教學工作進行有機融合,在開展智育、美育等其他教育工作的同時,有效進行德育滲透,促進學生的人格、品質、習慣、思想、心理等朝著更加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每一門學科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因此落實課程德育的方法也存在較大差異,在小學語文課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教材資源、課外資源、生活元素等增強課程和德育之間的聯系,從而獲得理想的德育效果。本文圍繞小學語文“課程德育”的落實策略進行分析探討,為廣大同仁提供參考。
一、提升教師職業素養,為課程德育的落實提供保障
“課程德育”的執行主體為教師,小學語文可的德育效果好壞,直接受到教師個人職業素養的影響。如果教師自身的品行存在問題,必然會給學生帶來不良的影響,使教師的教育難以被學生信服。同時很多小學生的言行、思想都會受到教師的影響,若教師的師德師風不過關,必然會有損教師形象,還可能成為學生錯誤的學習對象,使德育工作不但沒有進展,還會發生退步。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充分認識到自身素養的重要性,通過多向其他同時學習,學習教育學、兒童心理學、各類文學等相關專業知識,并不斷反思自己日常的言行,促使自己實現專業化成長。當教師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之后,他們會從更加客觀、公正、理性的角度去看待教育教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這對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如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出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而被點名的學生回答錯誤。這時不同教師的做法對于學生會產生截然相反的影響。若教師直接奚落學生,甚至使用一些有損人格的字眼,或是直接冷臉對待,讓學生感到難堪,會在學生心靈上留下不同程度的創傷,影響他們的自信心,甚至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或是逐漸衍生出一些偏激的思想;若教師能夠進行適當的引導、鼓勵,使學生發現錯誤,及時改正,則可以幫助學生產生較多學習成就感,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有明顯作用。以上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直接顯示出了教師的師德差異。其中前者為打壓式教育,后者為激勵式教育,在“立德樹人”的教育背景之下,顯然后者與當前的教育政策更加契合,更有助于促進課程德育工作的落實。
二、利用教材德育資源,充分發揮語文德育教育價值
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的德育資源非常豐富,其中有顯性資源,課堂教學中可以直接用來開展德育教育,也有一些隱性資源,需要教師進行深入挖掘,通過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感悟,讓學生對相應的德育觀點產生深深的認同感,逐漸將這些觀點內化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品質,促使學生成為人格更加健全、品德更加高尚的新時代少年。如教學部編版二年級語文《難忘的潑水節》,這篇文章雖然主要描寫了傣族傳統節日“潑水節”的熱鬧場面,但是核心詞匯不是“潑水節”,而是“難忘”。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將“難忘”二字突出出來,讓學生深刻地體會這個節日為什么難忘。例如文章開頭有這樣一句描寫,“今年,傣族人民特別高興,因為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要和他們一起過潑水節。”這句話直接交代了主題思想,但是在教師未進行有效引導的情況下,很多學生只將其作為一句簡單的陳述,知道傣族人民高興是因為周總理要來一起慶祝節日。這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深入引導,拋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討論:為什么周總理要來過節會讓傣族人民這么高興?在學生的討論、教師的點撥以及適當的資料補充之中,能夠幫助學生更深刻地了解周總理受到人們愛戴的原因,從而有效調動學生的情感,深化民族團結精神、愛國主義教育效果。
三、拓展課外教育資源,豐富小學語文課程德育內容
德育內涵廣泛,而小學語文教材的資源比較有限,為了讓語文德育價值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教師可以引入一些課外資源,使課堂上的教育內容更加豐富。由于當前的信息技術已經在小學階段獲得廣泛普及,教師可以將這一教學手段充分利用起來,利用便利的網絡條件搜集各類有效的德育資源,課堂上使用多媒體進行播放,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活潑的同時,也可以促使德育教育效果進一步深化。例如教學部編版三年級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關于西沙群島的圖片以及航拍視頻,帶領學生一起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教學四年級《囊螢夜讀》的時候,可以播放動畫,激活學生情感,激勵學生刻苦讀書。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要積極響應教改政策的號召,具有“課程德育”的意識,同時通過提升自身修養,挖掘教材資源,拓展課外資源等途徑,使語文德育內容更加豐富,途徑更加多元化,進而促使德育工作質量獲得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段曉玲. 融合德育,讓小學語文更精彩[J]. 家長,2021,(25):81-82.
[2]趙毅. 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有效滲透研究[J]. 學周刊,2021,(21):29-30.
[3]徐蓉蓉. 優化教學策略,語文課堂綻放德育之花[J]. 新作文,2021,(09):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