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逸
摘要:作為時代發展的產物,生活化教學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同時能夠更好地展現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本質原則。生活化教學以生活化教學資源的有效性為依據,對指導學生的生活的有重要作用及優勢。在新課改背景之下,教師需要結合生活化教學的實質要求,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分析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愛好,在指導和服務學生的同時,充分彰顯生活化教學資源的作用及優勢。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小學數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比較緊密,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勢在必行。以生活化教學為契機,著眼于時代發展的進程,積極調整教育教學節奏,精心選擇教學策略,逐步優化教學流程,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能動性。基于此,本文以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分析為依據提出生活化教學的實踐策略,以期為推進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現狀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對學生成長發展以及學科教學改革都有非常關鍵的影響,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數學生活化教學被提上日程。教師也意識到了這一教學理念踐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主動地調整教育教學思路和策略,將現代化的育人理念落到實處,確保學生有所收獲。但是有一部分教師對生活化教學的認知和理解不夠充分,因此出現了思想和行為偏差,無法站在宏觀的角度進行全方位的調整。首先,教師沒有結合教學活動的開展要求,充分體現不同活動的趣味性以及生動性。前期的準備工作不夠充分,無視學生的自主實踐,學生變得比較被動及消極,難以真正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其次,教師沒有選擇學生比較感興趣并且非常熟悉的生活元素,過于注重主觀判斷以及經驗總結,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來進行深入的剖析以及靈活調整,因此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大打折扣。最后,教師沒有根據不同的教育教學內容,進一步強化生活化的理念,忽略了與學生的互動與聯系。沒有根據學生的薄弱之處來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以及認知,學生對生活之中所存在的數學元素了解比較淺顯和片面。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策略分析
(一)基于生活實際,打造活躍的教學課堂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小學數學是數學教學的初級階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意義重大。教師應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將數學融入日常生活中,為學生打造生動、新穎、易于理解的數學教學課堂。引導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在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物件和內容可以信手拈來。
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圓的認識”這節課時,學生可能對圓的認識不夠深,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去觀察,挖掘生活中與圓相關的內容。教師可以舉兩個例子,如水桶、鍋蓋等生活中常見到的物體,之后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還有沒有其他的物體是圓形的?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積極發揮想象力,會想到許多其他圓的物件,如喝水的杯子、車輪、井蓋、盾牌、救生圈、表盤、銅錢等物體,老師對學生的想象力和觀察力予以肯定,學生得到認可,會更樂于發揮想象力,更踴躍地加入課堂教學中。在這種因勢利導的環境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比起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結合日常生活,讓數學知識學以致用
學生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可以直接反映數學學習的效果。提升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是數學教學的關鍵點和著手點。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將數學教學內容與生活情景相結合,促進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深入理解,增強其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和興趣,為以后的數學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最終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混合運算”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開展“我是收銀員”的情景模擬購物活動,將一些生活中常用到的物品明碼標價,例如,毛巾12元、牙膏6元、牙刷3元、書包30元、鉛筆2元、鉛筆盒10元、面包3元、雪碧8元、冰棍1元,奶糖15元,等等。老師扮演購物者,學生做收銀員,通過不同物品的組合,計算所需要支付的金額,如買3條毛巾、1個書包,需要支付多少錢?計算公式為12×3+30=66(元)。通過生活化教學,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激發了他們學習數學的熱情,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實現了數學課堂教學的目標。
(三)創設生活化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大多數小學生對教師都有畏懼心理,當教師的情緒發生變化時,學生的心理狀態也會有不同的反應。小學數學老師應該努力為學生創造和諧融洽的學習環境,在這種環境下,學生才能心情放松、積極活躍地參與教學活動。教師在課堂上應該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幫助學生探討解決不同問題的方法。
例如,課堂上在教學“加減混合運算”的時候,老師可以詢問學生喜歡吃什么?喜歡穿什么?都需要多少錢?如有個同學,喜歡穿花裙子(1件50元),喜歡吃黃桃罐頭(1罐20元)和奶油面包(1塊5元),每樣東西都買1份,一共需要多少錢?這種熟悉的生活情境,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在這種和諧的教學環境中,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又可以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結語
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符合素質教育的實質要求,對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優化教學策略及手段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朱紅梅.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開展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20(4):124.
[2]王秀梅.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解析[J].新課程(上旬),2020(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