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陸
摘要: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和社會生產建設水平提升的基礎上金融行業發展模式出現了很大改善,開始向著多層次投入,目的是提高國家經濟建設并優化結構。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出現和普及帶動了大量互聯網金融呈現,這對于傳統銀行業務造成巨大影響與沖擊,并且持續滲透的條件下傳統銀行有必要針對于業務加以創新和優化,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本人先闡述了互聯網金融對銀行業務的滲透,然后又對銀行對互聯網金融滲透的有效策略展開討論,并提出個人意見。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銀行業務;有效對策;滲透
從客觀的角度上去分析,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是時代發展必然趨勢,如果銀行不采取更為有效的手段去應對,那么金融市場將會呈現出混亂現象。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無論是經濟還是各行業發展都處于上升期,其中互聯網金融和銀行的業務兩者應當保證和諧狀態,并不能以敵對的形式呈現,應當從銀行所制定的一些對策和方案加以實施,考慮可持續發展[1]。
一、互聯網金融對銀行業務的滲透
(一)向銀行支付領域的滲透
從銀行的業務上來看,支付是最為常見的,同時也是銀行業務重要組成部分。當互聯網金融出現以后銀行的支付遭到了巨大沖擊,就像現在人們最常用的支付方法就是支付寶和微信,這都屬于網絡支付一種,而銀行方面現金支付遭到了很大的沖擊逐漸減少規模。在剛開始流行的支付中銀行一直都占據主導地位,支付寶和微信這些網絡支付方式一開始并不受歡迎,因為它的安全性無法得以保障,但他們在此基礎上不斷優化升級再加上很多權威認證的措施提供,讓很多用戶認可了這種支付手段,而且存款和支付都十分便利,人們開始接受和依賴這種支付模式。比較明顯的是互聯網金融的出現給很多用戶帶來便利,比方說使用網絡支付用戶可以得到優惠,就像現在微信和支付寶提供的在線支付優惠措施,當人們支付完成以后會發出一張紅包,點開以后會有現金回饋,這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大量客戶。但是傳統的銀行卡支付的時候卻沒有任何優惠,用網絡互聯網支付速度很快,有的小額支付并不需要輸入密碼,這是現代化年輕人所需要的。在此基礎上銀行傳統支付的服務明顯不足,尤其是互聯網支付的沖擊讓銀行業務對自身如何發展必須深思[2]。
(二)向銀行資產業務領域滲透
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之所以速度快且強勢,最主要的還是它涉及的領域比較多,很多業務都復制了銀行并在此基礎上加以創新,讓更多的人想要把資金還有支付都建立在網絡機構之中。比如目前的支付寶就是非常受歡迎的互聯網金融模式,他不僅能支持用戶在線支付,還能存放資金獲得收益或者進行理財和購買產品,逐漸過渡到水電天然氣這些費用也能在支付寶上在線辦理,甚至是出行購買火車飛機票也都有所包含,幾乎形成了無所不能的狀態。經過中國近些年的發展與建設,基本上所有城市都覆蓋了網絡,銀行的業務也受到互聯網金融深入滲透。例如:銀行提供的一些理財產品大多都是定期存放,如果提前取出來的話并不會得到利息收益,還要提前預約,取出時手續相當繁瑣,用戶大多不對他認可。相比較來說互聯網金融推出的一些理財產品可以隨時存取,也能及時對利息收益結算,加入了很多人性化操作,他還給用戶提供一些貸款服務,可以說全面滲透到銀行的資產業務之中,讓銀行資產業務領域造成巨大沖擊。
二、互聯網金融帶來的變革
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技術極大程度上改變了銀行的資金支付和信用中介的格局,讓用戶有更多的便利選擇,而且這些支付涵蓋范圍越來越廣泛,再加上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很多網絡理財業務推出,更加保險和穩定,這就讓傳統銀行業務遭受了很大沖擊。但是銀行運營數十年已經有了濃厚的底蘊,尤其是大量穩定和忠實客戶,這都屬于他們的財富,甚至達到了數以百萬,皆能跟著銀行出現轉變,尤其是一些擁有網絡商城的平臺,現在已經成為銀行所推出的新產品類型。從目前的銀行網絡化現狀分析,還有地域上的差別,而銀行推出網絡業務之后這些差異化就會降低,只要融合互聯網技術完善服務器,挖掘用戶信息和提高數據使用效率都是能推動自身運營發展的有效措施,可以說互聯網金融已經深入滲透銀行業務,現在所擁有的一些客戶數量相當龐大,再加上之前的積累,必定會成為日后的發展主流趨勢。另外,銀行業務實現互聯網金融模式門檻并不高,用戶只要擁有移動終端設備并連接互聯網,再加上銀行推出的網址、APP等軟件權限,便可獲得便捷服務。此外,傳統銀行金融模式下,銀行機構始終占據主導地位,互聯網中用戶自主選擇的機會變多,各銀行單位都有著鮮明特色,很多小微金融行業和商業銀行迎來發展新機遇。
三、銀行對互聯網金融滲透的對策
(一)構建銀行特色網絡金融服務
從主觀的角度上分析,大多數人們對于銀行還是非常信任的,因為他得到了國家與官方認證,當互聯網金融滲透到銀行各領域以后,銀行的很多業務也能結合自身他有優勢應對,迎合主流趨勢打造一些特色網絡金融服務,這就會給用戶帶來更多的便利性,滿足其各方面需求,從而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比方說建設銀行的經營建設認識到網絡貨幣重要性以后,分析出很多人都不會攜帶大量現金,會結合支付寶安全支付。所以建設銀行在技術上加以創新,推出全新支付模式,打造了屬于建設銀行自己的官方APP軟件,這其中就有掃碼和云支付,無論是個人還是商戶他們都能利用APP在線支付,這就比那些互聯網金融支付方式更加安全可靠。除此之外,很多銀行在自己本身就有的業務上又推出了一些特色業務,而且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營取得了明顯成績,比方說工商銀行的APP中推出了在線申請信用卡,信用卡也提供很多在線特色服務,比方說加油打折或者ETC卡優惠等等,同時各銀行在自身業務基礎上打造積分制度,積分攢到一定程度以后能免費兌換獎品[3]。
(二)完善電子商務平臺運營
從互聯網本身來說,它雖然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對國家的發展建設有著極為重要的推動效果。但是互聯網技術要想在未來的各項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績,還是必須與銀行加強合作,不能按照太過獨立,否則還是會從社會的主流中被淘汰。中國的很多銀行在研究互聯網金融應對措施當中也都認識到電子商務平臺的重要意義,21世紀是科技時代,無論是什么樣的經營業務都需要提高便利和安全性,圍繞用戶的利益作為出發點,不能只停留傳統業務經營。比方說交通銀行的網上商城便推出了交博會,面向人民群眾開放,這種網上商城的設計提供了商品、輸入支付、企業和金融這些業務方面,可覆蓋所有的企業和私人客戶。比如其中的企業上面可以提供中小型企業網絡社區,他們能夠建立在網絡平臺上進行交流合作或者線上支付,銀行給他們進行資質認證還有提供資金結算和融資貸款等服務。結合這些經營模式能夠讓用戶在與銀行合作的時候根據自身需求享受便利性和提高自身利益,這對于銀行未來的業務發展有著明顯的奠定作用。
(三)強化小微客戶服務
銀行經營決策當中之所以會被那些互聯網金融短時間內超過,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對于那些小微客戶不予重視,讓那些小微客戶快速被網絡金融吸引。到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銀行意識到小微客戶需求,并以此為中心提供了多元服務,比方說一些理財產品中提供的保本收益是最受小微客戶歡迎的,例如客戶投入1萬元,規定好收益概率以后用戶在一定時間內雖然會有所風險收益概率上下不一,但最終獲自己1萬元本金并不會損失,這對于小微客戶而言是最有吸引力的,安全可靠性非常高,小微客戶雖然不如那些大客戶一次性投資金額大,但當小微客戶數量變多以后,每次投資銀行就能獲得更多現金流,把它投入其他項目當中提高自身效益。從長遠的角度上去分析小微客戶數量龐大,必定會成為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銀行業務爭奪的客戶對象,這一點需要銀行在以后的發展經營建設中提高認識。
四、總結
綜上所述,從目前中國發展格局分析互聯網金融已經全面普及,尤其是對銀行的業務產生巨大沖擊,但未來發展主體格局必定是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銀行業務互相合作,而銀行也應當加以改革創新,建立在產品、服務和經營戰略等角度上,這樣才能實現共贏并推動我國金融經濟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昊.基于安卓的ATM機物聯網軟件平臺的設計與實現[D].吉林大學,2020.
[2]郭峰.興業銀行基于物聯網金融背景下業務優化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20.
[3]鮑連連.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盈利模式轉型研究[D].中國礦業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