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進行,社會和學生家長已經不單單的注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還有學生的心理健康。隨著教育改革的進行,社會認知的提高,國家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已經成為了作為學生的一項重要指標。心理健康課程也已經成為新時代教育的必修課。為了深化素質教育的進行,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日常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了當代教育的大事。在初中教學過程,英語是一門較為重要的學科,所占課時的比例也比較大。因此,將心理教育健康教育融合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已經成為了一種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趨勢。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英語課堂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三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英語;心理健康;綜合素養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根據我個人的觀察,當前初中學生的心理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學生的自信心不高,在課堂上與教師的配合度較低,不敢發言、不敢開口說英語成為學生的一大通病。第二,學生在面對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和挫折時往往無法找到正確的處理方式,從而產生了過大的心理壓力,部分學生甚至因此患上了心理疾病。第三,初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沒有和各科的教學充分結合起來,也沒有安排專門的心理健康課程,導致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針對以上問題我個人認為,各個科目的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心理教育有所涉及,將心理健康教育和初中英語相結合,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逐步的樹立起學生的自信心,教會學生正確看待挫折的方式,從而實現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組織小組合作展示,培養學生自信心理
學生在英語課堂上表現出不敢開口說英語,和教師的交流較少的問題,主要原因就在于學生的心理自信心不夠高,因此初中英語教師要充分的鼓勵班級上的同學在課堂上積極的交流,利用英語來進行表達,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討論活動,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夠參與到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從英語表達中獲得成就感,從而逐步的建立起自信心。在小組討論和展示的過程中,學生有自己的同學做為交流的伙伴,能夠放下內心的恐懼感,自由輕松的進行英語交流。
例如,在what does he look like這一單元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習合作小組進行交流討論和展示,讓每一位同學都參與到討論的過程中,積極地展示自我,以此來鍛煉學生的心理自信,讓學生能夠培養一個積極健康的心理。。在學習了基本的句型和對話以后,教師可以在班級內組織小組對自己組內的同學進行外貌的描述。由一個同學提問:what does he look like?另一個同學進行描述,然后大家來猜測這位同學所說的是誰。在描述的過程中,小組內地每一個成員都需要參與,并且應當盡量多地描述那位同學的優點。例如有的同學說道he has a small nose and wears glasses,he looks handsome.這時組內的成員可以根據這位同學的描述,正確地猜測出是哪一位組員。通過這樣的對話,一方面每一個同學都能夠學會英語表達,勇敢地說出英語,勇敢地評價他人、夸獎他人,另一方面被夸贊的同學也能夠增強心理自信。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平時多多嘗試用英語來進行日常交流。例如,當你想要邀請一位同學去上廁所時,你可以用英語對他說:Do you want to go to WC?通過這種課堂和日常英語交流結合的方式,學生的英語能力能夠得到鍛煉和提升,心理的自信也能夠進一步提升。
二、組織學生開展心理話題討論
要真正實現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還需要對心理健康的話題進行討論和交流。這時我們可以將這些話題的討論用英語的方式來進行,讓學生用英語來表達如何面對處理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如何更好的與人交往等心理健康的命題。學生在用英語交流的過程中能夠學習到在面對相同的問題時,自己的同學是如何處理的,從中學習到一定的經驗。
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內組織話題展示課堂,以與心理健康相關的內容為討論話題,例如:How to get on with others?How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How to face up with failure?這些與心理相關的話題的討論,學生一方面鍛煉了英語技能,另一方面也收獲了交流的機會,從其他同學的發言中學會如何面對面對困難和失敗,如何更好地與他人相處。例如在課堂開始前教師可以用一個英文短視頻引入課堂,這個短視頻可以展示一個心理健康問題。隨后利用這個問題來引入課堂:Today we'll talk about how to face up with failure.學生可以對這個話題進行任意的發言:We should calm down and think the problem and correct it.學生之間互相建議交流,互相學習,實現了經驗的共享。
三、組織學生進行心理英語劇演出
英語活動的另外一種形式是英語的角色扮演,為了充分的實現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心理情景劇的表演,讓學生來扮演不同的角色,展現一個與心理健康相關的小故事。這個故事應當用英文的方式來進行臺詞的表達,同時還需要展現出人和人之間相處的真實情感,弘揚正確的、積極的、正能量的價值觀。
例如教師可以要求每一個小組的同學在假期準備排練一場心理情景劇,每個同學都需要在網絡上查找或者自己編排出故事的劇情,并安排好角色臺詞。例如學生可以選擇同學之間相處難免會產生摩擦和矛盾,而只要通過積極的溝通,互相的關懷,最后矛盾都會得以解決,自己也會收獲真誠的友誼都故事,通過這種劇情的編排來弘揚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
總結:以上就是我個人對于初中英語教學如何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的一點看法,主要是通過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交流,安排學生對特定的心理話題進行討論,以及組織編排心理情景劇的方式,在鍛煉學生英語技能的同時,實現心理健康教育。通過這種教育,學生能夠養成健康的心理,為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曉明 王麗榮 《新課程與教師心理素質 》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5.5
[2]將愛勤 《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學英語報社 2003.9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