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曉遠
摘要:文章從預習作業、課堂作業以及課后作業等不同視角探討如何進行有效的分層作業設計,以提高作業設計的質量,發揮作業的功能。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語文作業;分層設計;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在“雙減”政策下,為了進一步優化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提高作業設計的質量,實現因材施教,我們進行了分層作業設計的探索。本文將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進行分析與探討,為教育同仁進行小學語文作業分層設計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一、以學生發展水平為依托,設計預習分層作業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預習是重要的環節。為了激發學生預習的興趣,提高學生預習的質量和針對性,我們要在備課環節為學生提供分層的預習作業。為此,我們必須研究班級學生的發展水平,把學生分為優等生、中等生和學困生,然后為他們分別設計不同層次的預習作業,從而使他們通過完成預習作業任務,為后續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教授《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這篇課文之前,我們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不同的學習任務單作為預習作業。我們為學困生設計的預習作業是通過查字典的方式解決新課中的生字詞,掃清閱讀障礙;通過朗讀課文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大意,并知道課文旁批中使用的是“預測的方法”。對于中等生我們設計的預習作業是在掃清字詞障礙、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使用思維導圖呈現預測的一些基本方法。我們為優等生設計的一些任務單是根據課文中的提示,利用不同的預測方法,通過口頭表達的方式,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
有針對性地設計分層作業,使學困生通過預習對預測的方法獲得初步的了解,使中等生知道一些預測的基本方法,讓優等生可以發揮自己的語言表達優勢,試著運用預測的方法進行故事情節的預測,有效激發了不同層次學生對預測策略的學習興趣。
二、以課堂學習任務為依據,設計課堂分層作業
在學業測評中,我們堅持“教什么就考什么”的原則,以此為依據,在作業設計方面我們也要堅持“學生學什么,作業就設計什么”的原則。由于課堂學習任務不同,那么課堂作業的分層設計就可以以此為依據。
例如,在教授《觀潮》這篇課文時,我們圍繞“作者是如何把大潮這種奇異壯觀、驚心動魄的景象生動、形象而又逼真地描述出來的”,組織和開展了小組合作探究性學習。在每個小組內學生的任務是不同的,有的學生要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解決“是什么”的問題,有的學生要解決“怎么樣”的問題,有的學生要解決“為什么這樣”的問題。在設計課堂作業時,我們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像悶雷”是在寫大潮的什么(聲音),“一條白線”是在寫大潮的什么(形),等等,這是針對學習任務“是什么”設計的作業;讀了作者的描述,面對這樣壯觀的景象,你感到怎樣?這是針對學習任務“知道怎么樣”設計的作業;“作者為什么要用‘千軍萬馬齊頭并進’‘千萬輛坦克’等來描寫潮來時的景象?使用了哪些表達手法?有什么作用?”這是針對學習任務中“為什么這樣”而設計的作業。通過分層設計,可以了解不同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我們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常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性學習,并為不同的組員設計不同的學習任務。那么我們在為學生布置課堂作業時,就可以以學習任務為依據,進行分層設計,這樣可以滿足不同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需求。
三、以最近發展區為準繩,設計課后分層作業
在小學語文分層作業設計中,我們要堅持運用最近發展區理論,即根據學生在學習中創造的最近發展區,設計分層的作業,從而使學生通過完成作業創造下一個最近發展區,進而使他們獲得相應的發展。
例如,在學習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時,在每篇課文的教學中,我們會設計這樣的作業,如: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抒發對“白鷺”的贊美之情?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些內容?……在學習每一篇課文時,通過多次訓練,提高了學生的概括能力,那么從學生的“概括單篇”的“最近發展區”出發,我們可以從單元整體教學的視角設計類似作業,提高學生從“單元統整”的高度進行“概括”的能力,如:《白鷺》《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鳥》這四篇課文,分別寫學生哪些具體事物?作者要表達什么呢?有的學生在學了這個單元后知道了使用怎樣的方法來閱讀“借物抒情”“借物喻理”類的文章,那么,我們就可以在此基礎上,讓他們把所學運用到此類文章的閱讀當中去,從而使他們通過“運用”對所掌握的閱讀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由此可見,在設計課后作業時,我們要明確學生通過課堂教學已經達到的“最近發展區”,并在他們已有的最近發展區基礎上設計作業,為他們創造下一個最新發展區搭建支架,進而使他們通過完成課后作業實現新發展。
總之,通過分層的小學文作業設計,可以突破傳統的一刀切式的作業設計模式,使作業的設計更具有針對性,能夠真正促進每一名學生的發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還將針對小學語文作業分層設計展開新的研究和探索,進一步豐富作業分層設計的內涵。
參考文獻
[1]宗敏娜,朱亞芳.淺談優化小學語文作業設計[J].名師在線,2021(31):40-41.
[2]張麗娜.巧設計? 精練習? 提素養? “雙減”下的語文作業優化[J].上海教育,2021(3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