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輝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提出,促進了當下教師教育的改革。最常見的創新手段,即在學科中融入信息技術。語文,在整個教育中的地位不可忽視,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將網絡技術融入其中,以此突破學習的難度,優化教學的環境。
關鍵詞:網絡環境;小學;作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一、利用網絡技術,創新作文教學形式
閱讀是教學環節中語文教師的關注點,故在寫作領域所花費的時間并不多。比如,常采用的手段就是課后訓練,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寫作,在課堂中集中進行作文講解的次數也較少。這不僅降低了學生對寫作的興趣,還影響了寫作訓練的質量。網絡技術具有很多的功能,最常見的就是將文字情境化,這種方式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可以為小學生的寫作提供思路以及指引。“多彩的活動”是六年級語文教材中的某個單元的習作主題。教師可以用微課播放學生在學校中各種活動的視頻,如拔河比賽、辯論賽等,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尋找活動的記憶。接著利用多媒體提出寫作的思路,第一明確寫作的主題,第二要求學生明確文章的幾個重要因素,第三注入靈魂,即文章的情感,在每一個要求下面可以舉例。通過網絡技術手段,幫助學生更好地明確寫作方向、主題,提升學生的寫作質量。
二、利用網絡資源,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
小學生還處于身心成長的初級階段,其所經歷的事件較少,故在寫作時必然缺乏一定的素材,寫作時有些故事在來回不停地重復,很難達到訓練的效果。通常情況下,豐富學生寫作素養的方式有三種:第一種借助文本教學,第二種閱讀課外作品,第三種借助生活經歷。在網絡社會,還可以充分利用網絡中的故事,轉變為寫作的素材。比如,當下網絡直播、短視頻盛行,在這些短視頻中有很多真實或是創作的故事,這些故事均是一種素材。教師可以定期搜索網絡中的熱點視頻,對這類視頻進行整理,并選擇合理地將其在課堂中展示,通過視頻引導學生寫作。如“老年人摔倒,年輕人去攙扶,卻被訛詐”的小故事,針對這一故事,要求學生自選切入點進行寫作。如有的學生寫作偏向于道德,有些學生偏向于如何處理等。在這個過程中,便打開了學生的寫作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借助網絡平臺,對學生習作進行評價
評價,是教育、教學中的一部分,也是教師對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判斷。在作文教學中,融入習作評價必不可少,其可以不斷優化學生習作的內容、豐富素材、提升習作水平。但從教師習作評價現狀來看,比較單一,并沒有實現針對性的評價,導致學生的寫作訓練較多,但訓練效果卻不佳。在這種狀況下,教師可以借助網絡平臺的方式輔助習作評價。比如,讓學生在線上進行寫作并提交,教師利用軟件輔助作文批改,圈畫出作文中比較明顯的錯別字以及語法錯誤。接著深度點評學生習作的語言和思路,在旁邊做好批注。借助網絡的優勢,在點評后及時地發送給學生,學生根據教師的點評修改,再提交。這種方式,節省了大量的時間,也便于學生了解自身在寫作時存在的問題。
四、創設網絡習作分享網站,提升學生的創作自信心
每一個學生都有表現欲,都希望被他人贊揚。故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技術為學生創設一個習作的分享平臺,將學生日常創作的優秀作品放在網站中。這種方式,既可以激發學生對寫作的激情,又能讓學生相互借鑒,共同提升。比如,在學校固有平臺中,開創小學高年級作文分享板塊,記敘類板塊優秀作文、寫景類板塊優秀作文等,每一個板塊中都要有作者、班級、對文章的批注。學生在閱讀環節,則可以了解文章寫作的方式,同時也更有信心、積極地進行創作。
五、依托網絡環境激發小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小學作文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激發小學生對作文學習的積極性,只有保證小學生對作文學習產生積極性,才能切實保障小學作文的教學效率與質量。當小學生對作文產生一定興趣時,小學教師應該趁熱打鐵,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性,不斷提升小學生對語文的掌握能力,充分發揮小學生學習作文的主觀能動性。在網絡環境下,教師應該基于網絡學習環境,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小學生對作文越來越得心應手。
六、利用網絡環境豐富小學生的寫作素材
在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中的教學資源來進行實際教學,還可以下載網絡中優質的寫作素材供小學生們使用,這不僅可以開闊小學生的視野,還能填充小學生生活閱歷與生活經驗上的空白。在當前網絡環境中,可以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更加生動形象地向小學生展示教學內容,讓小學生在這種更加直觀的方式下,充分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與寫作能力,這是傳統作文教學方式所不具備的。
七、通過網絡環境提升小學生的語言能力
在小學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關注小學生的協作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因為這兩種能力是具有一定關聯性的,學生的協作能力不僅與小學生的寫作天分有關,更重要的是受到后天各種因素的影響,綜合形成的寫作水平。在學習過程中,小學生由于自身的家庭背景與成長經歷的不同,導致其寫作水平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在這個基礎上,小學教師對小學作文的實踐越來越重視。
例如,在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小學教師定期開展一些作文實踐活動,如作文比賽、演講比賽等。通過這種活動的開展,可以充分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與寫作能力,對于小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可以為小學生的作文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此外,在學校中開展相應的比賽活動,可以充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為小學生提供一個展現自己能力的平臺,讓小學作文教學更加科學合理,充分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當下教學的創新提供了載體。語文教師需要了解社會的大環境,能積極、主動地將網絡技術滲透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尤其要注重網絡在習作教學中的應用,鼓勵學生主動開展寫作,對學生習作積極評價,不斷提升班級學生的習作水平。
參考文獻
[1] 陶金平.如何在網絡環境下開展農村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J].課外語文,2019(9):167-168.
[2] 王成.網上開“花”,“花”更艷:網絡環境下的作文情境教學模式初探[J].作文成功之路,2021(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