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穗珠
摘要:新時期管理事業推進速度很快,各類新理論和新技術的引入,使得各行業都改變了過去的模式,以保證管理效率和質量的同步提升。對學校管理而言,也是如此。德育管理工作可以看作是十分重要的項目,可以解決在傳統模式下存在著教條主義、呆板客套的問題,需要充分結合新理念來保證德育質量和效率,給學生發展帶來實際的幫助。在本文中筆者試圖結合學生自我管理推進,來談相關工作,進而為學校德育管理的推進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學生管理;班級管理;德育管理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新時期教育管理工作推進速度很快,各類改革措施也都在推廣和應用。以學生自我管理促進班級、學校德育管理工作,是新時期很多教育管理者都在思考的新措施,這不僅有利于將傳統模式下存在問題作出相關調整和改變,也有利于給學生個人發展帶來幫助。因此,本文將圍繞立德樹人背景下提升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相協調實踐研究進行探討,現內容如下。
一、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管理效率
在過去傳統模式下,學生的管理事務大部分都是由老師推進,學生們無需做太多的工作,只需要"被動的"配合就可以。這類模式確實有利于上傳下達,可卻嚴重忽視了學生個性發展,對其個人成長也是十分不利的。新時期,以學生自我為中心的"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得到重視,也在很多地區推廣和落實,取得了不錯效果,特別是針對過去傳統模式下的問題、所給出的解決策略得到了認可,因此備受推崇。將以學生自我管理的策略引入到班級、學校德育管理中,可以提升管理效率,對過去老師觸及不到的、無暇關注的點都能合理解決,也可以打通師生互動機制,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二)有利于促進學生成長
對自我情況了解如何、是否有清楚地個人成長目標和學習規劃設計,可以看作是學生時代最重要的責任。這不僅將對整個學習、成長的效率有所影響,對個人發展也是重要指引。在過去大部分的學生都是按著老師的要求來做,沒有自主思考的過程。將學生自我管理引入到德育管理中,將有利于督促他們獨立思考,這對于整體上個人成長也十分有利。此外,立德樹人背景下,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也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鼓勵他們以"主人"而不是"被動"角色參與,這對于工作效率提升也是起到了保障作用。
二、以學生自我管理促進德育管理的落實策略
(一)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班級的德育管理是教師和學生在心理、內在和情感上的相互交流和反饋。教師應用真心實意、赤誠之心對待,尊重學生的個性思想,對學生表達關懷和體貼,會讓學生有正向反饋,從而"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思想引導和知識傳輸才會行之有效,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無論品學優劣,是最基本的教育品德。這個過程以實踐活動為中心,投入實踐活動才能由被動到主動,由盲目適應到發揮主觀能動性改造外部世界。教師可以先后利用班會課、學校少先隊專題教育時間在班級中開展了"學生書法大比拼""做個文明小學生演講賽""垃圾分類我能行"等活動。在書法大比拼過程中既訓練了學生正確的握筆、坐姿、規范的書寫,重要的是又一次從中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的熏陶。在活動中,學生通過自我展示,交流互動,最終在現實的人際交往中學會認識他人,并且通過他人對待自己的方式態度和客觀評價深刻發現自身的表現,深刻挖掘自身價值。
(二)注重學生自我管理意識與參與欲望的激發
對小學生而言,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同,尤其是低年齡段學生,德育觀還未形成,對事物的認知仍處在模糊階段。所以,基于立德樹人的背景下,教師應結合不同階段學生展開針對性自我管理教育,結合不同層次學生認知水平,了解他們的身心發展規律,在因材施教基礎上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形成正確人生觀與價值觀,使其能夠健康快樂成長。首先,低段年級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是最弱的,該階段教師的職責就是讓學生弄明白什么是秩序,什么是行為規范,讓學生明白自己已經是小學生了,就不可以再像幼兒園那樣上課隨便在課堂上講話,不經過老師應允就離開座位等,促其初步形成自主管理意識;其次,對于三四年級學生來講教師需引導其樹立起自己屬于班集體中的一員,則是這個班集體主人的思想,就應該為班級的事情群力群策,關心集體、愛護集體、努力做好對班級相關的每一件事情;再次,需注重學生自我管理主體作用的發揮,可讓班內學生都積極參與到班級規章制度制定中來,引導他們從自我意識出發來擬定自己需要遵守的規則,轉變過去的傳統管理理念,真正將學生當成是班級的主人,從以前的被動服從教師管理到現在的積極主動遵守轉變,從而推動教師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更輕松
(三)開展多樣化活動推進自主約束行為落實到位
德育教育屬于反復的、需長期堅持的過程,牽涉到學生學習與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活動是促進學生心理發展以及道德形成的源泉,多樣化活動能夠優化學生心理,轉變存在于他們行為上與思想上的錯誤觀點。那么在課堂教學中以應書本知識點為載體開展多樣化活動,如關愛地球,遵守交通準則,文明出行我在行動,遵紀守法等,注重在活動中多導入一些德育理念,將德育要求轉變為學生自己的內在要求,實現社會實踐與理論實踐二者的有機結合,盡全力喚醒學生的道德認同感,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更多情感體驗,樹立正確的、積極的道德品行。
三、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立德樹人背景下,以學生自我管理促進德育管理效率提升,是正確的思路,也是符合新時期教育改革需求的有效措施。因此,對于教育管理者,應需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做好相關的引入設計工作,進而給學生個人成長和發展帶來實際的幫助,給地區教育事業的推進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范旺明.民辦學校高中生現代人格教育的探索與實踐-諸暨榮懷學校高中生現代人格的教育實踐研究[J].網絡科技時代,2007,():100-101.[2]周信安,吳俊英,吳俊巖.新時代青少年德育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現代交際,2020,(8):138-139.[3]安豐田,劉志鵬.核心素養視野下學生家庭教育問題對策的研究[J].中小學校長,2018,(1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