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華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道德與法治對培養學生綜合能力越來越重視。小學生處于成長的關鍵階段,作為教師,應秉承以生為本的教學核心出發,為學生打造開放課堂,釋放學生的童真。教師可根據教材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拓展幾個方面進行訓練延伸,將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關鍵詞:童性、開放課堂、道德與法治、資源整合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應當是生動有朝氣的,這種教學課堂符合新時代發展的趨勢,是實現創新型教學的前提。在以往的教學方式中,乏味、單一、局限是其最大的弊端,學生在這種教學環境下很難提高積極學習的能力,受知界面狹小,從而無法真正的掌握道德與法治的知識,甚至會產生抵觸的心理。開放式課堂的引入,很好的解決了這種問題,它在一定程度上互補了單調式教學的缺點,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轉移到課堂上來,以此保證了高效課堂的進程。
一、拓展課外內容,豐富學生視野
想要打造開放式課堂,就要突破教學內容上的局限性,教師要結合課本內容,在其基礎上對知識進行延伸,打開學生的視野和思維,給學生足夠的認知空間。教師首先要認真對章節內容進行梳理,篩選出有價值的內容然后通過課外資料進行知識的總概括,特別要注意的是,由于小學生年級還小,要為學生找一些直觀易懂的內容,將道德與法治和社會生活相融合,以此改善教學內容滯后的狀況。
例如,教師在講授《讓我們的學校更美好》一課時,教師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成長的意義,了解義務教育既是自己的權利也是義務。教書此時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整合重點知識,引導學生回憶在學校的收獲,教師可用幻燈片為學生展示歷年來的聯歡會、運動會的精彩照片。此外,可將孫中山的名言“學校者,文明進化之泉源也”推送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到學校對他們成長發展的重要性,還可將建設美好家園、同學間互幫互助的小故事講給學生聽,課下讓學生搜集關于校園的名言,學生的積極性也會被調動起來,知識空間也會擴大。
二、開放教學課堂,打開學生思維
倘若教學課堂一直由教師占主體地位,那么學生的主動性會大大降低。作為教師,一定要重視起課堂的活躍度,小學生處于對事物好奇的探索階段,激活他們的思維可以從課堂的氛圍入手,告別以往陳舊枯燥的課堂氣氛,打造靈活舒適的教學課堂。教師要將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可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對知識進行研究探討,以此促進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提高腦力思維能力,讓每位學生都做課堂的主人。還能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明白團體合作的重要性。
例如,教師在講授《安全記心上》一課時,教師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危險行為,并在學習中培養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教師將學生分成討論小組,一組5人,以交流交通事故為例,每個人都說說自己在日常中遇到的交通事故,并且總結平安出行小警示。學生通過激烈的討論,在心里樹立了安全意識,提高了自我防范能力,學生在小組交流中也增進了彼此間的關系,課堂氛圍一度活躍,教師的教學質量有了保證。
三、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童趣
興趣是學生投身于學習中的關鍵因素,童真又是學生身上的寶藏。教師應將兩點特性相結合,以學生的角度出發,創設教學情境。想要將開放課堂得到有效進行,就要將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生活實際、情感思考相結合,以此為學生創設有趣的學習氛圍。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學習現狀進行分析,不難看出,雖然很多小學生還是不太喜歡道德與法治這門課,但對生動的故事情節卻十分感興趣。教師可以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不斷將教材內容進行課堂導入,輔助多媒體技術,創設與教材中相聯系的情節,已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在講授《父母多愛我》一課時,教師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到父母的關愛,在日常中更加理解父母,學會換位思考。教師在課堂中可輔助多媒體技術播放《當幸福來敲門》片段的精選,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影片中的父親面臨破產卻帶著兒子一路奔波,不懈努力終于換來了成功,表現了其強大的父愛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學生看完被父愛深深的打動,意識到父愛蘊藏著無限的能量。此時,教師再結合教材能容為學生灌輸尊敬父母的理念,學生會在無形中進行反思回顧,從而意識到作為兒女,在生活中更應體貼父母。由此,學生淳樸的童性得到激發,從而提升了自身的素養。
綜上所述,開放式課堂具有是一個靈活性、變化性,它不是拘束于一種形式存在的。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課本內容靈活應用,可在此基礎上擴展課外知識,也可利用信息技術為課堂增加趣味性,多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小學生的童性難能可貴,教師更應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不斷為教育課堂增添新的靈力,讓學生在開放式課堂中享受學習的樂趣,以此不斷提升教學的整體效率。另外,開放式課堂的途徑還有很多種,更需要教育者們不斷深入研究,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出謀劃策。
參考文獻
[1]劉會.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與學校德育融合的實踐探索[J].教師教育論壇,2021,34(10):91.
[2]錢怡婕.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活動情境的創設[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8):291-292.
[3]伊曉美.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生活邏輯及教學策略[J].現代教育,2021(06):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