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月
摘要:隨著新課程教學理念的提出,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更加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童話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要讓學生學習相關的知識內容之外,也要注重融入核心素養,以此更好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本文先分析當前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童話教學開展的必要性,接著提出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的相關對策,以此更好的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現狀;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基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著重打好相關的基礎,以此為后續的學習和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童話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能夠認識到童話教學的必要性。在童話教學中采用多樣化的方式方法激發學生參與到教學中的興趣,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一、當前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現狀
(一)教學內容有待豐富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經常會發現這樣的問題,教學內容相對比較單一,并不能很好的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另外,由于有的教師自身素質有限,不能將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融入其中,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小學階段是愛玩、愛動的年紀,單一的教學內容會讓學生感覺學習枯燥乏味,進而影響到對語文知識的學習,不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二)教學方法單一
小學語文教學中童話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重要地位,文化知識本身是簡單的,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過于挖掘童話當中深層次的含義,或者仍然是采用一些傳統的方式方法進行知識的講解,導致并不能充分發揮童話教學所應有的作用,影響童話教學效果。
二、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策略
(一)發揮引導作用,深化知識認知
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在當前核心素養下,要注重引導學生開展自主閱讀,要充分的體現學生在閱讀當中的主體地位,強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雖然內容通俗易懂,學生能夠自主的理解其中的內容,但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由于思維和感悟能力還有待進一步的發展,很難通過自主閱讀深層次的挖掘童話當中所包含的哲理。如果一味的強調學生的自主閱讀,忽視教師的引導,很難取得理想的童話教育教學效果,甚至會影響到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為此,在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教師要著重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能夠深層次的體會童話故事的內涵,并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結合教學內容想象其中的情境,以此深層次的認知童話知識內容。
例如,在閱讀《丑小鴨》的相關知識內容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閱讀童話,讓學生認識到丑小鴨是如何一步一步變成美麗的白天鵝,在這個過程當中,丑小鴨又經歷了什么?讓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去開展自主閱讀。在閱讀童話之后,引導學生想象,如果你是童話中的丑小鴨,當別人排擠你時,你是怎樣的心理?讓學生真正的融入到《丑小鴨》的情景當中,體會丑小鴨的心理變化。丑小鴨歷經千辛萬苦,受到了無數的嘲笑,才變成了美麗的白天鵝,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通過這種形式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思考。讓學生認識到美好的生活需要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奮斗,要做到堅持不懈。以此,讓學生更好的感知童話知識內容,進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二)再現情景,激發閱讀興趣
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所包含的情境非常的形象和有趣,大部分學生對于童話故事都有著非常強烈的興趣,但也有一小部分學生并不感興趣,會影響到最終的教育教學效果。為此,在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如何更好地激發學生參與到閱讀當中的興趣,優化童話教學是其需要思考的問題。為此,在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教學可以讓學生基于情境進行角色扮演,對童話當中的情景再現,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讓學生主動的編寫劇本,激發學生參與到閱讀當中的興趣。例如,在閱讀《巨人的花園》相關知識內容時,在教育教學中,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排練情景劇場,以此對《巨人的花園》童話情境進行再現。情境當中的內容由學生自主設計,通過這種形式,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會更加積極主動的融入到童話故事的閱讀當中,了解故事的內容,對情景進行創編,強化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學生在排練小劇場的過程當中,也能夠更深入的理解每個角色的性格特點,加深對角色任務的認知,深層次的體會童話當中所包含的道理。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要學會與他人分享,通過這種形式,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結合實際生活,深化核心素養
小學語文童話故事雖然充滿著想象力,但是也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具有一定的聯系,能夠反映出學生的實際生活,對學生進行思想層面的教育。為此,在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將童話故事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通過這種形式,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童話知識內容的理解,也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將所學習的童話知識內容運用到自己的實際學習生活當中,進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例如,在學習《皇帝的新衣》相關知識內容時,可以先讓學生閱讀童話,了解童話當中的知識內容,隨后對學生進行引導。在我們的實際生活當中,像皇帝這樣的人是否存在呢?讓學生認識到,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有的人被別人偷了東西之后默不作聲、死要面子。這種人是真實存在的。通過這種形式,讓學生深層次的思考,領悟童話當中的道理,也能夠讓學生認識到,在日常生活之中要做到不虛榮,真誠,規范自己的行為,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以此更好地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結語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要能夠認識到童話教學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和價值,通過童話教學,不僅讓學生習得相關的知識內容,也讓學生具備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為此,在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創設相關的情景,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更多的認識到童話教學所具有的魅力。在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還要不斷地探索相關的對策,進而更好地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慧婷.對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的幾點反思[J].才智,2020(03):29.
[2]舒婷,彭海林.小學語文童話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9(05):220-221.
[3]王菲.小學語文童話教學改革的若干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2014(10):140-141.
[4]王東凱.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的困境與對策[J].林區教學,2011(09):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