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秋月
摘要:當今的中職學生正處在一個經濟高速發展,信息高速交融,文化娛樂多樣化的時代。這樣的環境無疑會對中職學生的成長帶來各種影響,當然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如何在中職英語課堂實施過程中,基于語言教學的特點,適時恰當地融合思政素材,對學生加以積極的指引,就是中職英語教師要思考的問題。本文主要論述了德育教育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引導學生思想及其情感價值,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能夠積極地成長, 加深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提升文化自信,激發愛國之情。
關鍵詞:中職英語;德育教育;積極成長
中職英語教學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盡量實施更有效的教學。其中包括能讓同學們盡可能多地積極參與到英語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培養其在國際化社會中獲得信息、理解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和思想品德素質,形成有用的技能能力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因而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德育教育也尤為重要。作為中職英語教師,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把中國的傳統文化有效地融入到英語課堂教學中,適時進行德育教育,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培養中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英語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英語課程,還要分析與教材有關的傳統文化資源,結合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重點講述。
一、英語教師應把握好英語語言本身的德育功能
語言作為文化的一種載體,本身就蘊含著德育功能。英語語言學習的過程,也是間接學習一種文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中西方兩種文化方面的沖突。在不斷解決沖突的過程中,學生也在逐漸了解和學習,形成一定的思維方式。教師在教學英語語言文化時,必須要明辨是非、把握方向,把英語語言本身蘊含的德育功能運用好,發揮出它的應有功效。
比如:在高等教育出版社《英語1基礎模塊》第一單元Personal and Family Life中,通過閱讀文章的學習,學生們在提取了文中有關個人與家庭生活的關鍵信息并進行對比、分析、判斷后,了解到中西方兩個家庭的共同之處是家庭成員之間相互尊重、相互關愛、尊老愛幼。不同之處在于中國家庭更注重親情關系、喜歡就近居住,而西方家庭更注重個人生活、喜歡獨立生活。中國文化習慣從整體上看問題,強調集體的價值和大家的團結;英美文化則強調以個人為中心。這時候,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在認識到文化多樣性的同時要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并在重陽節這一教學知識點上,教育學生要尊老、愛老,培養學生愛的情感,愛父母、愛長輩、愛家庭、愛周圍的人和的事。同一單元還涉及到了介紹個人信息的詞匯與句型。這時,教師要幫助學生分析中英兩種語言表達上的差異之處。例如,在姓名、地址上表達方式的不同。中國文化從大到小,從整體到局部,而西方文化則正好相反,這也是思維方式差異導致的,我們要從分析差異中找到我們要堅持和發揚的可取之處。
同時,英語教材中有不少介紹重大人物及事件(People and Events)和長城(the Great Wall)等的文章,通過學習the history of paper in China、Cai Lun、Zhan Tianyou等相關知識,可進行熱愛科學教育和開放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通過介紹外國社會習俗、人文風貌、生態平衡等課文,比如,“Earning Three Dollars Honestly”一課,可進行誠實守信、道德審美等的思想品格素質教育;另外,在學習過程中,可引導學生注意在對方稱贊你時,中西方的不同回答。應答時西方人常用“Thank you”,而我們通常會說“不,不,不,過獎了,我還不行”等謙虛的語句來表達,讓學生體會兩種文化的差異,進而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強烈的求知欲,從而提高其語言的辨別與鑒賞能力。
此外,英語教師要注意利用英語教材中出現的一些中國化英語詞匯,例如:太極TaiChi、功夫Kungfu等。這些詞匯如今已經被許多西方國家接納和使用,這也將大大提高學生們的文化自信。
二、英語教師應加強以德育人的教學理念
現在各學科更重視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課堂教學環節之中,讓學生在學習學科知識的同時,學習到政治、文化、道德等相關知識,從而提高自己的政治覺悟、思想水平、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因而,英語教師要重視中國傳統文化對英語教學的滲透,在熟練掌握中職英語課程的基礎上,查找與教材有關的傳統文化資源,在教學中對中西方文化進行比較教育,使學生加深對中西方文化的理解,領悟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英語教師更要積極將以德育人的教學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從細節入手,在教學設計階段,注意結合時代特點,緊跟時代步伐,摘錄一些新聞熱點話題或時事政治,讓學生英譯漢或漢譯英。把握建黨一百周年這一契機,找一些相關的知識點進行思政方面的教育。比如在講授拓展模塊Unit 4 Colors and Mood閱讀文章時,對于red這一單詞,可加以引申,引出red footprints--紅色足跡,Red Boat Spirit—紅船精神,從這一點就可繼續延伸,讓學生了解黨的光輝歷程,激發學生愛黨、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英語教師應提高自身人文素質修養
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學生的榜樣。好的榜樣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和良好的學習態度。老師應該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做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因此,作為教師,不能只注重個人專業知識的積累,自身人文素質修養的提升也很重要。教師在日常教學和管理活動中對學生的尊重和關心;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教師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之間,這些方面無一不在體現著教師的人文素質修養。教師應為學生樹立一個鮮活的,近距離的榜樣。教師得體的衣著,高雅的氣質,儒雅的談吐就是自己治學態度、專業知識、品德修養的最佳展示。同時,英語教師要養成良好的閱讀和學習習慣,以不斷完善英語學科方面的文學修養和能力結構。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去上好每一堂課,這樣也才能引導學生去積極地面對學習和生活。
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既要精通專業知識,更要懂得育人。我們英語教師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地更新知識,提高各方面素質,引導中職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陪伴他們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