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
摘要:目的:提高生殖醫學科護理質量,同時論證人文關懷對患者焦慮抑郁心理的干預效果。方法:48例病例樣本均來自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生殖醫學科收治的患者,通過Excel抽樣功能,將24例患者納入對照組,行科室常規護理;剩余24例則納入研究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強化人文關懷,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焦慮抑郁心理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組患者不良情緒改善更佳,且護理滿意度更高(P<0.05)。結論:人文關懷對患者負性情緒疏導有一定效果,同時還能改善護患關系,值得推廣。
關鍵詞:生殖醫學科;人文關懷;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1--01
生殖醫學科收治的患者大多是需要借助輔助手段完成妊娠或生育的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這類患者于其他科室患者相比所面臨的心理壓力較大,若不加以疏導極易誘發生理變化。此外,生殖醫學科多涉及患者隱私、倫理等方面,患者對護理要求更高。人文關懷作為護理的重要內容,不僅可以幫助患者舒緩壓力,還能增進護患之間的信任與了解。近年來,我院針對生殖醫學科患者大力推行人文關懷,取得不錯成效,現作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48例病例樣本均來自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生殖醫學科收治不孕不育患者,此次納入實驗的患者均為女性。其中對照組最大38歲,最小25歲,年齡中位數(31.24±2.33)歲;研究組最大37歲,最小24歲,年齡中位數(30.43±1.9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存在明顯的同質性,P>0.05,臨床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科室常規護理干預,包括:①基礎護理。遵循“以患為本”的服務理念,密切關注患者需求,保持良好的溝通交流,提供優質、高效的護理服務。②健康宣教。通過發放宣傳手冊、組織專題講座、一對一講解等方式,向患者宣傳不孕不育相關知識,講解具體的治療方案與步驟,在提高患者對疾病了解的同時,消除患者內心顧慮。③心理疏導。不孕不育患者面臨著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的壓力,一些患者不懂得如何排遣與宣泄,可能會出現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反而不利于治療。護理人員應從患者角度出發,剖析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時引導患者宣泄情緒,耐心傾聽患者的述求,并給予專業化的建議。④環境護理。做好診室清潔衛生,定期開窗通風,調節室內溫度,保持良好的就診環境,提高患者在就診時的舒適度。
研究組患者在實施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強化人文關懷,具體包括:①保持良好的服務態度。在護理工作中認真負責,關心患者健康情況,對患者及家屬在意的事情保持高度重視;保持微笑服務,態度熱情親切,讓患者及家屬感覺親切,且有耐心,即使患者所咨詢的問題與病情無關,也會耐心解釋。在工作中表現出較強的主動性,能夠及時發現患者的需求和情緒變化,并給予幫助和支持;②開展共情性溝通。共情是人文護理的具體表現形式,在開展護理工作時,不僅要關注患者的健康,同時也要關心家屬的心情,能夠站在家屬的角度去考慮問題[1]。如優化檢查流程,幫助患者家屬預約送檢,以此來減輕家屬負擔。③延續性護理。在出院前核對患者信息,并叮囑患者按時回院復查。結束治療1周后進行電話隨訪,了解患者的病情現狀,解答患者及家屬的疑問。
1.3觀察指標
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護理前后抑郁、焦慮情緒進行評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不良情緒越嚴重。同時采用科室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評估患者在治療期間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48例患者資料全部錄入到SPSS20.0統計學軟件中,以均數差(x±s)表示抑郁焦慮評分,以率(%)表示護理滿意度。若P<0.05則表示數據不存在同質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DS、SAS評分
護理干預前,對照組患者SDS評分為(54.31±9.57),SAS評分為(56.51±12.51);研究組患者SDS評分為(53.61±9.34),SAS評分為(55.38±11.72)。干預后,對照組患者SDS評分為(47.18±4.16),SAS評分為(49.15±5.71);研究組患者SDS評分為(38.12±3.08),SAS評分為(38.18±4.28)。從數據可以看出,在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SAS、SDS評分差異不大,P>0.05;經過護理干預后,患者情緒評分有所下降,這表明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緒,通過對比數值可以發現,研究組患者評分更低,這提示人文關懷干預效果更佳,值得大力推廣。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對照組患者對護理工作非常滿意11例,滿意9例,不滿意4例,護理滿意度為83.33%;研究組患者對護理工作非常滿意14例,滿意9例,不滿意1例,護理滿意度為95.83%,P<0.05。
3討論
在生殖醫學科中,常規護理包括用藥指導、健康宣教、心理護理等,以此來提高患者生殖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而人文關懷護理體現出了多學科融合,涉及心理學、倫理學、語言學等學科知識,同時也是一個連續、動態、反饋的整體,不僅可以改善患者情緒,還能提高護理滿意度[2]。本研究中,研究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強化人文關懷,患者SDS、SAS評分較對照組均有明顯下降,這表明患者抑郁、焦慮情緒得到了很好地緩解。同時,患者護理滿意度也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人文關懷對患者負性情緒疏導有一定效果,同時還能改善護患關系,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張苑.人文關懷護理干預模式在高齡婦女實施輔助生殖技術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臨床醫刊,2019:36-37.
[2]龐國敏.人文關懷理念在輔助生殖中心不孕癥患者護理中的開展價值[J].醫藥界,2020(5):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