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花
摘要:教師在推進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關注雙減政策,并且嘗試發揮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能夠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實現對于知識的把握。同時,教師也可以基于對于學生個人情況的了解,調整作業內容,在為學生進行減負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文圍繞落實雙減政策,提高核心素養——雙減政策下如何培養初中生英語核心素養展開論述,希望對初中一線英語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雙減政策;核心素養;初中英語;落實;提高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在雙減政策下,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予以學生一定的時間,讓他們根據個人的基本情況,通過把握課堂時間,針對性解決學習問題的方式,以減輕學生的課后學習負擔。因此,借助該種教學方式,教師可以構建高效英語課堂,在減輕學生學業壓力的同時,使得學生的英語能力得到提高,以幫助學生獲得更為學習體驗,這對提高學生英語核心素養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一、以問題情境推進課程
在雙減政策下,為了更好地輔助學生明確本課時學習的主要目標,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對話題內容進行合理的設計,并將課時作業融入其中,將其作為課堂提問的內容。教師在教學講解后,可針對學生實際知識掌握情況對學生進行提出,使得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對課時學習問題進行解決,這將不僅能夠減輕學生的課后作業壓力,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問題探究能力,因而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有一定的幫助。為了豐富提問的形式,教師可以對信息技術進行應用,以增強課時教學的趣味性,幫助學生在理解學習中,加強對于課時內容的把握,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有著重要的幫助。
例如,在教學仁愛英語七年級Unit4 Topic2 Section B Would you like to cook with us?時,教師可以基于對課時教學內容的理解,選擇并播放同主題契合的視頻材料如:Peppa Pig一家去野炊,并呈現兩個問題Question1: What would Peppa’s family like to do? Question2:What would they take for the picnic? 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視頻,有利于把握課堂的主動權。由于視頻教學形式的生動性,學生能夠在視頻觀看的過程中,實現對于本課時內容的快速把握。在視頻內容播放完畢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需要完成的課后作業和學生觀看的視頻內容,將其改編為課堂提問的形式,并且向學生進行提出,使得學生能夠有一定的機會,參與到課堂互動之中。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為學生的課時學習明確學習的方向,并且能夠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等進行培養。當然,教師也可以借助該種教學方式,減輕學生的課后學習壓力,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有著重要的幫助。當然,對于在課堂學習中沒有解決的問題,學生可以充分地利用課余時間,在搜查相關答案時,應用信息整理能力和思維能力,完成對于本課時內容的把握。而教師可以借助該種教學形式,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
二、應用游戲情境推進課程
在雙減政策下,教師可以在推進初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對游戲的形式進行應用,讓學生能夠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不僅高效完成英語記憶任務,還能夠在學習時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這對于豐富課時教學的內容有一定的幫助。而在應用游戲推進教學任務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自己對于學生基本情況的分析,和對于游戲效果的分析,對游戲的形式進行不斷地創新,并且可以嘗試將作業內容進行滲透,使得學生能夠投入到游戲的過程中,對作業任務進行完成,這對于減輕學生的學業壓力有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仁愛英語七年級Unit4 Topic2 Section B Would you like to cook with us?時,教師可以設置一個大轉盤游戲,在轉盤上標注本課時的重點詞匯sing some songs, get some water, have a picnic, fly a kite等 ,利用轉盤的隨機轉動抽取單詞,要求學生造句,練習重點句子。如 Would you like to fly a kite with me ? What about singing some songs? Why not have a picnic? 隨著轉盤游戲的推進,學生事先憋足的學習勁頭得到有效釋放,在游戲的推動下,學生自然能夠高效地完成對本課時的重點內容的把握。因此,教師可以借助這種教學方式,減輕學生的課后記憶詞匯的壓力,也能夠使得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實現對于教學內容的記憶,這有助于學生增強對本課時教學內容的把握。
三、以課堂討論學習的形式推進課程
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困難,也為了減輕學生的學業壓力,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討論,促使學生能夠把握課堂時間,使得學生在同他人進行溝通和交流時,對個性化問題進行解決,因而能夠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幫助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同時,他們還可以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對彼此的思維進行啟發,因而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借助小組討論交流的平臺,以更為多維的角度,對課堂學習的內容進行深入了解,并且就自己在能力上的不足,進行針對性地解決。
例如在教學仁愛英語七年級Unit4 Topic2 Section B Would you like to cook with us?時,通過創設Peppa Pig一家邀請同學們去野炊,鼓勵學生開展討論并制定野餐計劃(人物、所帶食物與物品、娛樂活動),并選擇一人進行匯報,豐富課時教學的內容,輔助學生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將本課零散的知識點進行串聯,方便學生在進行初中英語學習時,從整體上把握本課時英語學習的主要內容。而教師可以借助該種教學方式,增強學生在小組討論學習上的有效性,讓學生通過自主交流與討論完成學習任務,以增強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教師可以借助該種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業壓力進行減輕,也能夠對每一位學生的合作意識進行培養,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有著重要的幫助。
總結:
總而言之,教師在開展初中英語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根據作業題,英語問題進行設置,并且在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時,加強學生對于課時內容的把握,以減輕學生的學業壓力;可以以游戲的形式推進課堂教學,使得學生能夠感受英語學習的趣味性;可以引導學生開展課堂討論,促使他們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把握課堂時間,也能夠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這將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并且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趙海軍.落實“雙減”、提高教學效率 培養學科核心素養——以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為例[J].基礎教育論壇,2021(35):27-28.
[2]王華.淺析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如何落實學科核心素養[J].英語教師,2019,19(22):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