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山
摘要:在汽車普及率快速提升的背景之下,汽車運用與維修方面的人才需求大幅增加,規范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建設,完善專業課程體系,創新教學方法,提升畢業生的崗位勝任力,是中職院校面臨的重要挑戰。本文圍繞中職院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建設現狀展開討論,重點分析專業教學過程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就如何創新教學方法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中職院校;汽車運用與維修;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得益于汽車行業快速發展等利好條件提供的支持,汽車維修企業取得了重要發展成果,企業規模逐步擴大,從業人數與行業總產值迅速提升。與此同時,行業整體暴露出的若干問題引起了相關從業人員的關注,如汽車維修企業的覆蓋范圍廣但分布散亂,維修網點的面積較小,行業集中度整體較差等。在此狀況下,一部分采用傳統“一廠一店”傳統經營模式的維修企業的生存環境受到威脅,汽修廠設備簡陋,缺乏專業的設備與專業的技術人員,維修網點的整體服務水平較低,諸如此類的問題給汽車維修企業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培養汽修專業的高質量人才,為汽車維修行業輸送專業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是現階段中職院校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1 中職院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現存問題
1.1 生源問題
生源是維持專業發展的重要基礎,生源的質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職業成長狀況。從近年來中職院校的招生情況看,為了保證生源的穩定,部分學校會采取適當降低學生招收標準等方式,生源缺乏有效的控制,學生在專業課程的學習過程中缺乏足夠的興趣,專業學習氛圍不濃厚,此類問題不僅影響了課程的教學質量,還給專業的建設與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制約作用[1]。為此,在創新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有意識地根據生源情況確定教學的重難點,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規避學生興趣不濃厚等造成的負面影響。
1.2 師資問題
在專業建設過程中,教師的執教水平會對學生職業技能的習得以及職業道德的培養等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目前,中職院校設立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時間相對較短,缺乏專業從事汽修人才培養工作的高素質教師,專業型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專業課程的教學質量勢必會受到不利影響。此外,汽修專業人才的培養對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較高,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尤其是在實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專業性與職業素養,可能會對學生的職業成長造成深遠影響。
1.3 基礎設施問題
實踐能力的習得是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人才培養的重點,同時也是教學實踐過程的難點。從既往的教學實踐不難看出,學生在畢業之后難以勝任相應行業的工作,崗位勝任力不足是導致本專業就業率過低的重要原因。進一步分析學生難以從事本專業工作的影響因素,實訓課程的教學質量參差不齊,中職院校配備的實訓設備不完善等均可能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產生影響,而一部分教學資源過于緊張、基礎設施尚不完善的中職院校,實訓課程的安排可能會受到限制。基于此,在創新教學方法的同時,如何健全實訓課程相關的基礎設施,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與教學條件,也應當納入考慮的范疇[2]。
2 中職院校創新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學方法的主要路徑
2.1 師生關系的學徒化
考慮到生源層面因素的影響,教師在創新教學方法時需要慎重考慮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既往汽修人才的培養策略來看,一部分汽車維修企業會采取學徒制方式對新人進行專業培訓,培訓過程的內容則由師傅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此種教學方式雖然受到規模以及培訓條件的限制,但其對新人的職業成長仍然具有不容忽視的積極作用[3]。對此,中職院校可考慮借鑒學徒制模式的有益經驗,通過妥善處理師生之間的關系,來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興趣不濃厚、專注度不高等問題。在學徒化師生關系的背景之下,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環境可能發生一定的變化,而為師生提供通常的交流渠道,學生自身的能力也將獲得良好的發展。不僅如此,師生關系的轉換,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以及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等也有顯著的作用。因此,在創新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關注師生關系轉變帶來的變化,明確師生關系合理定位在專業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2.2 教學內容的模塊化
教學內容是影響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回顧既往技術型人才的培養進展,教學內容過于偏向理論知識的講授,實訓課程缺乏規范的安排,會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不僅如此,在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之下,部分教師組織、設計專業課時可能會陷入“照本宣科”的困境,嚴格按照教材的編寫順序來安排教學進度,長期采取此種教學策略,學生很容易出現枯燥、乏味等感受,繼而影響到其學習興趣。對此,中職院校可考慮推行模塊化教學策略,根據現階段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建設狀況以及專業課程體系,將教學內容合理地劃分為日常養護、故障檢修等不同模塊,并對各個模塊的理論教學、實訓教學課程進行合理安排,以模塊化的思想解決師資力量不足給教學質量帶來的問題[4]。需要注意的是,模塊化教學不僅要關注模塊劃分的合理性,還應當通過教學策略的調整,避免學生出現對教學內容感到枯燥、乏味等情緒。
2.3 教學過程的項目化
實踐動手能力不足會對畢業生的就業產生一定的影響。從近年來有關汽修人才培養的文獻中不難看出,部分教學工作者對專業人才培養中實訓課程的重要性進行了多個層次的分析,并對如何提高專業課程教學質量以及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等問題進行了討論。其中,項目化教學是備受關注的一種教學策略,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項目化教學將具體的教學目標納入與汽修行業工作環境相適應的項目之中,并以項目流程的形式代替傳統的教學活動組織,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將在教師的帶領下完成特定的項目,而教師則僅僅發揮任務發布人、指引者作用,項目實施的主體部分由學生獨立完成。在完成項目后,由教師對項目執行情況以及結果進行總結。教學過程的項目化能夠讓學生提前感受汽修行業的工作環境,并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效銜接。確保學生完成相應理論知識的學習,在具備參與實訓項目的理論基礎之后,組織參與相應的實訓項目,一方面,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讓學生自覺地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另一方面,也能夠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加深對汽修相關基礎理論、專業技能的理解與認識。而在組織實訓項目的過程中,教師仍然需要注意實訓項目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根據實訓項目的具體要求,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與教學條件,為學生全員參與實訓項目提供基礎性條件。
3 結語
在汽車維修行業穩步發展的背景之下,中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壓力大幅增加,而生源、師資力量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存在的限制性因素,嚴重影響了汽修相關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針對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率偏低這一問題,中職院校有必要從師生關系的轉換、教學內容的選擇以及教學過程的質量管理等角度出發,制定可靠的人才培養方案,切實提升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為汽車維修行業穩定輸送技術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文波. 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項目教學法”的實踐研究[J]. 文理導航, 2017(6):1.
[2] 藺周強, 張琴. 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如何創新教法的探究[J]. 新疆職業教育研究, 2015, 6(3):3.
[3] 李小南. 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如何創新教法的探究[J]. 汽車與駕駛維修(維修版), 2017, 10(451):111.
[4] 周大繞. 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如何創新教法的研究[J]. 山海經:教育前沿, 2020, (00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