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小娟
摘要:在教學不斷改革背景下,語文這門學科應重視學生閱讀能力培養,使其具備學習的關鍵技能,并可提升小學生綜合能力。因此,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采取多樣的有效方法,讓小學生能充滿興趣,并自主展開深入閱讀,促使小學生可在探究、剖析與思考下完全掌握知識,從而提高閱讀能力。讓小學生學習質量有所保障,得以實現教師高效教學。本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提出幾點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閱讀能力作為學生學習必備的一項技能,可幫助他們獲取知識與信息,教師應從小學階段開始,對學生閱讀能力加以培養,為其日后更好的學習與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因此,在教學開展中,教師應了解小學生的愛好與實際需求,采用豐富且吸引人的高效方法,將小學生興趣激發,使其主動、積極的展開深入閱讀,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提高閱讀能力,同時促進小學生思維發展,確保學習質量及語文學科教學效率得以實現明顯提升。
一、借助問題引導深入剖析,強化閱讀理解
閱讀能力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必須具備的技能,應從小學階段開始培養,為其學習與長遠發展奠定基礎。然而在語文學科中,由于知識相對枯燥,小學生很難主動去閱讀,致使他們在學習上受到很大影響,這就說明小學生還需引導,才能在學習中更主動。因此,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根據課程內容,借助問題引導小學生深入剖析。一方面可將其求知與好奇心理激發,使其有足夠動力,另一方面可讓小學生主動閱讀,在剖析過程中強化理解,更好的掌握語文知識。同時小學生思維會得到發展,可使其從被動接受變為主動獲取知識,得以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與學習質量。
例如,在講解《梅蘭芳蓄須》一課,課文講述梅先生在祖國受侵略的幾年里,寧愿賣房、裝病,也堅決不給侵略者唱戲,表達了梅先生的氣節與愛國情操。在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可根據課文內容,提出有效問題。比如:課文中主要寫了梅蘭芳的哪幾件事?“斬釘截鐵”這一詞說明了什么?課文中哪件事描寫的特別詳細?蓄須對梅蘭芳意味著什么?此時他的心情怎么樣?梅蘭芳唱戲與胡須有什么關系?他是如何裝病的?課文主要想表達什么?以上問題能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可將小學生求知欲望激發,使其主動對課文進行深入閱讀、探究與剖析,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將知識掌握扎實,并可強化小學生閱讀與理解能力。同時促使其深刻領悟課文內涵,得以提高小學生學習質量及語文學科教學效率。
二、運用好多媒體技術輔助,加強閱讀體驗
在小學語文學科中,讓學生具備良好閱讀能力是學習質量是否有所提升的關鍵,教師應對這一點有正確認知,并加強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在實際課堂中,教材中的內容由于相對繁瑣,但小學生必須掌握所有知識,并有深刻體驗,才能真正領悟內涵。因此,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教材內容,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借此將小學生興趣激發,使其主動融入課堂,積極開展高效閱讀與學習。而多媒體的運用能加強小學生閱讀體驗,使其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促使小學生能在扎實掌握知識的同時有更深層次領悟,顯著提高其閱讀能力,為小學生學習與發展打好基礎。
例如,在講解《海底世界》一課,這是一篇包含科普知識的課文,作者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詳細介紹了海底奇異景色與豐富物產,啟發人們熱愛與探索自然奧秘。內容相對枯燥,對于生活閱歷匱乏的小學生而言,很難做到完全理解。因此,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搜集到的與海底世界相關視頻或圖片展示出來,讓課文內容以另一種更加生動、立體的形式呈現,可借此給予小學生視覺、聽覺與心靈上強烈沖擊。使其能被視頻中海底世界的神秘、美麗所吸引,主動對課文展開深入閱讀,并與視頻進行對比,可加強小學生閱讀體驗。如此一來,小學生就能對課文內涵與作者創作意境有深刻領悟,將語文知識完全掌握,得以明顯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與學習質量,進一步實現語文學科高效課堂的構建。
三、積極鼓勵拓展延伸閱讀,增加知識儲備
小學語文學科教學重點不僅是傳授知識,更要對學生閱讀能力加以培養,為其高效學習提供保障。但若想依靠教材中有限的資源還遠遠不夠,教師應積極鼓勵小學生進行拓展延伸閱讀??闪⒆憬滩幕A,為小學生挑選更多適合他們年齡階段,通俗易懂且有意義的書籍,并要滿足小學生的愛好與需求。只有如此才能使其更感興趣,將小學生熱情調動起來,促使他們主動進行拓展閱讀。既可增加小學生知識儲備,開闊其視野,還能為寫作積累素材,確保小學生閱讀與理解能力可得到明顯提升,從而達到有效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講解過《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精衛填海》等課文后,教師會發現小學生對此類神話故事興趣較高,為了培養其閱讀能力,可立足教材內容,向外拓展延伸,為小學生推薦更多神話或童話故事。比如:《中國神話傳說》、《山海經》、《神話故事新編》、《中外神話故事》等,既符合小學生年齡階段,也能滿足他們的愛好,可讓小學生產生極大的閱讀興趣與動力。教師也應該定期開展閱讀交流活動,讓小學生互相分享心得與感受,并指導他們在閱讀過程中積累大量素材,為寫作提供保障。如此一來,小學生閱讀能力就能得到有效培養,從而實現明顯提升,同時可開闊小學生知識視野,增長其見聞,得以提高小學生文學素養與各項能力,讓教師教學效果更顯著。
總結:
在小學階段,語文學科教學內容不僅是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對其閱讀能力加大培養力度,幫助小學生打好基礎,有利于他們后續的學習與發展。因此,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從問題、拓展閱讀及多媒體技術等多方面著手,借此滿足小學生心理特點與愛好,增加其閱讀興趣,讓小學生能積極展開閱讀、分析與思考,使其在掌握好知識的同時加強閱讀理解與體驗,確保小學生可提高閱讀能力,得以突顯語文學科優質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雷艷秋.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11):81-82.
[2]陳小娟.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新課程,2021(4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