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麗綿
摘要:管理溝通技巧是小學班主任的核心工作技巧,班主任在教授小學生知識的同時,對小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管理也是工作內容。小學生通過與班主任的適時溝通不僅可以增加學習興趣,也可以增加對學科的學習信心。學生在良好的溝通環境中能夠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對于不懂的問題也會大膽向班主任提問。基于此,對小學班主任有效班級管理的策略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者與負責人,承擔著極其重要的教育職責與引導責任。作為班主任,應當積極思考與探索,尋求高效可行的班級管理途徑與方式方法,以助力學生更好地成長。身為一名小學班主任,在管理實踐中便立足于所教小學生的實際特點,用對方法,精準管理,取得了較為客觀的教育效果。
一、公平對待班級學生
現代教育理念與傳統教育理念有本質上的區別。在傳統的教育環境中,成績似乎是教師評價學生優秀與否的唯一標準。成績好的孩子會被視為優秀學生;成績差的孩子會被視為不良學生,甚至有很多教師會根據成績,來決定自己面對孩子的態度,在教育工作中也會一味地把重心放在如何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方面。但現代教育不同,現代教育更側重學生的能力發展與身心健康發展。所以,處于新時代的小學班主任就需要積極主動地創新自己的教育方式與管理方式,在班級教育中貫徹公平原則,推動學生的健康成長。首先,班主任需要平衡好德育教育、能力教育、素質教育與學分教育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在學校中不僅要關注自己的學習,也要關注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成長,可以找到自己的興趣與優勢,逐步提高自身的自信與綜合實力。其次,班主任需要平衡好班級學生之間的關系。俗話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對于小學生來說更是如此。每一個小學生都會有自己的優點特長,但同樣也會有一些短板缺點。班主任需要輔助學生平衡好這些優缺點之間的聯系,并且不能單純地因為某一項情況而討厭班級中的某些學生。例如班級有些學生可能比較調皮活潑,但是在生活中卻樂于助人。面對這樣的學生,班主任需要看到他們的優點,盡量改正他們的缺點,以此增強學生之間的關系。
二、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打造新穎的管理環境
由于目前很多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的管理模式,導致課堂教學效率大大降低,傳統的教育模式不僅使課堂氛圍愈發枯燥乏味,而且也會造成學生對于班級管理制度的抵抗心理,尤其是小學生本身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弱,教師的批評和體罰只會讓學生對于教師以及課堂的學習環境感到害怕,增加學生的心理壓力,甚至過于懲戒學生,更會讓學生叛逆班主任的管理,對于教師的管理置之不理,而長期的批評同時也會導致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受到影響,使得學生不喜歡教師所講的課程,因此,教師應該全力創造新穎的教育管理模式,讓學生在這種模式中能夠感受到教師的關心與疼愛。例如,改變教師的傳統教育觀念和管理方法,為學生創造出一套新穎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讓班級的管理制度能夠變得更好,對于每一個學生,教師都要平等對待,不是誰學習好教師就特別關注誰,久而久之學生的品行道德也會受到影響。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更應該對學困生進行管理,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
三、運用民主化管理策略
學校有整體的管理制度和策略,而每個班級也需要制訂班級管理制度,通過一定的管理機制,確保班級管理工作有序進行。首先,班干部團體選舉體現在每個新學期開始階段,班主任需要鼓勵互相競爭,通過自己的努力競爭班級中的職位。在學生競爭成功之后,給學生一定試用時間,然后根據該名學生的實際表現情況,在試用時間結束之后,班集體投票決定班干部的任免,要讓班級管理工作有序進行科學的監督工作是非常關鍵的。通過監督,可以了解班干部工作是否有效。監督班級的衛生紀律學習,鼓勵學生之間互相監督,培養學生自主管理意識,并構建班級民主決策體系。例如,組織班級活動時,需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通過民主決策的方式,最終決定活動形式活動時間和地點等,從而加強學生的主體意識。
四、班主任要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教師作為學生的領導者和班級的管理者,一定要以身作則,做好學生的學習榜樣,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玩性大,這就意味著教師對學生的管理會存在很大難度,因此,教師在管理的過程中不僅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更應該時刻和學生進行交流,多了解學生,這不僅能夠增加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而且也能夠促進教師對于學生更好地進行管理,讓學生能夠以教師為榜樣,積極地去進行學習,通過進一步的了解來慢慢地感化學生,保障班級管理水平。此外,教師還要有一個好的管理技巧,促進教師更好地進行管理,讓班級的管理制度得到進一步的優化,從而得到有效發展。以學生為主體地位,讓學生在管理的環境當中充分突顯學生的主體性,既能夠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又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教師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輪流當一次班級的管理者,調動學生管理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對于管理好的學生給予一定的鼓勵,對于管理出現問題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建議,讓學生能夠不斷地進步,讓班級形成良好的優良作風。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班主任在學校管理和教學工作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班主任需要對全體學生負責,構建和諧班集體。在班級管理和教學過程中,要緊隨時代發展需求,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創新管理策略,不斷提高教師管理能力和水平,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謝初元.關于小學班級管理的有效策略的探討[J].南國博覽,2019(08):291.
[2]陳斌豪.小學班級管理的策略創新[J].教育,2019(32):60.
[3]蘇維紅.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溝通藝術探究[J].新課程(上),2019(08):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