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辦學法律模式研究

2022-01-21 15:41:41王楊葉芊汐江沛榆
成長 2022年1期
關鍵詞:合作辦學高等教育

王楊 葉芊汐 江沛榆

摘 要: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實踐中已經出現條例模式、飛地模式、出資模式三種不同的校級機構合作法律模式。其中條例模式是主流,實質是港澳高校與內地高校在內地成立新設獨立學校,港澳學校主導,但受到內地法律規制。飛地模式是通過土地租賃的方式在內地開發校區,該模式下港澳學校擁有完全的管理權,且一般不受內地法律制約。出資模式是港澳基金會投入資金參與內地公立學校建設,并在一定程度上參與治理。三種模式各有特色,可以依據情況進行選擇。

關鍵詞:粵港澳大灣區 高等教育 合作辦學 法律模式

教育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具有重要而特殊的紐帶作用。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出“支持粵港澳高校合作辦學”“創新內地與港澳合作辦學方式”,為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辦學奠定時代基調與發展方向。《綱要》的實施已超過兩年,且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原有深厚的歷史與現實基礎,并在實踐中展示出豐富多樣的合作模式,這些合作的法律模式是何種形態與性質?粵港澳合作辦學主體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如何?各法律模式是否能形成主流?具有哪些特色?存在哪些法律問題?需要如何進行制度回應?這些問題均是探索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辦學之路時亟需考慮的重要問題。

1 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辦學的現狀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辦學主要包括項目合作和組織合作兩種主要類型。項目合作一般涉及特定的方向,包括學位項目和非學位項目,學位項目以清華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在深圳合作舉辦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教育項目為例,學生修畢所有課程且成績合格,即可同時獲得香港中文大學頒發的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證書與內地的寫實性證書。其他項目合作則包括各種訪學、交流項目等,如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于2019年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大學生暑期訪學營交流活動等。

組織合作則是指通過一定法律模式,以共建學校、新建校區的方式,在組織層面開展的全面和深入的合作。本文將主要探討的是這種涉及到主體、外部監管、內部治理、權利救濟等復雜組織法律問題的組織合作方式。此外,實踐中還存在以各種項目、捐贈等形式形成的院級合作,形式也十分多樣。本文暫時不對院級合作進行展開,現階段主要聚焦校級合作形成的法律模式。

通過實踐梳理,可以發現粵港澳大灣區已經擁有了豐富的校級組織合作實踐,可以將其大致歸納為三種合作模式,分別是:

1.中外合作辦學條例模式(以下簡稱“條例模式”),即按照《中外合作辦學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及其實施辦法等相關規定進行合作辦學的法律模式。該模式下,港澳學校與內地學校共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合作辦學主體,并以該主體的名義開展教育活動。典型代表有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以下簡稱“港中深”)、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以下簡稱“UIC”)、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以下簡稱“港科大(廣州)”),以及未來正在籌備中的佛山理工大學(佛山)、香港理工大學(佛山)、中瑞酒店管理職業學院(中山)等。

2.飛地模式,即內地僅提供土地與部分資金支持,其他事項由港澳學校以自身主體的名義自行運作的合作辦學法律模式。運用該模式開展合作辦學的主要有位于珠海橫琴的澳門大學(以下簡稱“澳大”)。

3.出資模式,即港澳基金會通過一定機制出資內地公立高校,并獲得高校內部一定治理權的合作辦學法律模式。運用該模式進行合作辦學的主要有汕頭大學(以下簡稱“汕大”)。

2 條例模式

2.1 法律性質

條例模式下,合作辦學學校的法律性質是港澳學校與內地在內地合作新建的、獨立的、具有內地法人資格的學校,該合作辦學學校受到內地法律的管轄與內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管。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等學校屬于條例模式下的合作辦學學校。從校名、管理、宣傳等角度看,港中深、港科大(廣州)似乎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在內地的分校或校區,屬于它們的分支機構。但實際上,依據《條例》的規定,港中深實質是港中大與深圳大學合作設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學校,港科大(廣州)是港科大與廣州大學合作設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學校。出于宣傳、招生等方面的考慮,上述學校均未在校名上反映出另一合作方,但這并不改變其法律性質。從這一角度而言,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的校名能更準確地反映條例模式的法律性質。

2.2 港澳方在合作辦學中起到實質性主導作用

由于目前符合條例模式的學校中暫時沒有澳方學校參與,下列討論主要以粵港合作為例。該模式名義上是合作辦學,但是實際上從治理結構、培養模式、特色制度引進與對外品牌宣傳的角度看,都是以港方學校為主導,內地學校更多的是在土地等方面提供配合。

從治理結構看,港方學校的主導主要體現在主管人員的治理權。港中深理事會中,來自港中大的成員有七名,僅有徐晨教授和李清泉教授兩人來自深圳大學,剩下的七名成員來自社會各界。該模式下,深圳大學主要負責聯系深圳市政府,落實港中深辦學所需要的場所和相關配套設施。

培養模式也體現出港方學校的主導作用。該模式下的合作辦學更多參考港方學校本身的教育體系。港科大(廣州)的學科由港科大清水灣校區(即校本部)提供,但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該校采用“Hub-Thrust”(樞紐-學域),而非傳統院-系的學術組織架構,重點發展交叉學科,以相互補足。

特色制度引進更是如此。港中深引進特色制度——書院制,不同于以院系為單位的傳統宿舍,所有學生分別隸屬于一所書院,建立各自的書院文化,形成特色教育。

最后,該模式下的合作辦學對外進行品牌宣傳時也會以港方教育品牌宣傳為主,以UIC為例。該校官網顯示,UIC的教育特色為全人教育、四維教育、國際視野與通識教育。其中,全人教育、通識教育與國際視野源自于香港浸會大學“原汁原味”的教學方式。香港浸會大學設有全人教育教與學中心,旨在與校內教職員一起為持續促進香港浸會大學教與學質素而共同努力,且香港浸會大學也十分重視開展通識教育與培養國際視野。

港方全面處于主導地位的主要原因在于,粵港澳三地高等教育發展極不平衡,港澳名校在教育資源與品牌上存在較大優勢,而內地土地等辦學剛需資源豐富。因此這種合作,本質上是內地希望“引入”港澳名校發展本地教育事業,而港澳名校希望利用內地土地資源,同時吸收優秀的內地生源。換言之,這種合作辦學的本質是一種不對稱的合作,雙方互補性較強。

2.3 條例模式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辦學現有主流模式的原因

依據《條例》規定開展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是現有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辦學模式中的主流模式,在此模式下辦學的高校包括UIC、港中深,以及籌建中的港科大(廣州)等。條例模式成為主流,且大量籌建中的高校計劃沿用此種模式,主要基于以下幾點核心原因:

2.3.1 條例模式形成所依據的法律體系構建相對成熟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以及據此制定的《條例》及其實施辦法,共同構建起相對完整的合作辦學法律體系。根據《條例》規定,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辦學亦受到上述法律的制約與保護。相對完整的法律體系既能夠維護參與合作的粵港澳高校的合法權益,又可以規避或懲治合作辦學中存在的違法犯罪行為,為粵港澳高校合作辦學創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

2.3.2 條例模式能夠發揮港澳高校的教育優勢

在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辦學中,港澳高校主要負責治理結構設置、日常管理、教學科研、招聘教師、課程審批與監管、特色制度引進與對外品牌宣傳等,并參照港澳學校的辦學理念和運作模式,使合作辦學水平與校本部一致,保證教學質量;而內地高校則負責聯系當地政府并落實辦學場所和相關配套設施等,為合作辦學提供后勤保障。換言之,港澳高校在合作辦學中始終保持辦學主導性,并利用內地高校和政府提供的土地資源和基礎設施延伸發展。

2.3.3 條例模式下的學歷認證與學分轉化等體制機制相對完善

長期以來,學歷認證與學分轉化等具體機制問題是開展合作辦學的主要障礙,而條例模式下相對完善的學歷認證與學分轉化體制推動了粵港澳三地合作辦學的進程。2019年6月25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與廣東省教育廳簽署了《粵港資歷框架合作意向書》,為建立大灣區學分互認機制提供了政策保障。另外,UIC和港中深的官網中明確指出不同學歷與專業對應授予的學位證書,并得到教育部的官方認證;同時,對于內地學校與港澳學校學科課程交流的學分轉化問題亦有明確規定,能夠保障就讀學生的合法權益,減少糾紛,進而為本校吸引更多優質生源,掃除合作辦學中存在的障礙。

綜上所述,相對完善的法律體系為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辦學提供了法律保障;港澳高校辦學主導性得到保障的同時,也更大程度地帶動了廣東省教育的發展,使粵港澳三地優勢互補,提高了合作辦學的積極性;完善的學歷認證與學分轉化體系則暢通了合作辦學之路。多方因素的推動使依據《條例》開展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辦學的模式成為主流并長遠發展。

2.4 條例模式自身特點:具有豐富的政策支持但仍缺乏法律規范

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辦學的發展具有豐富的政策支持但缺乏法律規范,是合作辦學過程中存在的普遍特點,但這一特點在主流的條例模式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即使條例模式所依據的法律體系較為完善與成熟,也依然難以適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特殊情況。

為了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合作,自港澳回歸祖國以來,國家和地方相繼簽署或出臺了如《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框架協議》《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等全局性指導政策,為推進粵港澳教育合作提供發展方向和原則性指導。但從法律規范的角度而言,目前只有《條例》及其實施辦法作為粵港澳教育合作的主要法律依據,缺乏與之配套的、可操作性強的具體法律法規與實施細則,導致仍然出現了主管機關和辦學機構法律地位不明確、職權不明晰,合作辦學監管標準不統一,相關主體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不明確,權利救濟途徑不確定且難以選擇等問題。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辦學實踐的深入發展,法律單一性與現實多樣性的矛盾日益顯現,政策調整的權限和穩定性存在明顯不足,故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的特色制定符合辦學實際的配套法律法規十分必要。有學者就建議在《條例》基礎上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合作辦學條例》,針對特殊區域采取特殊辦法。

3 飛地模式

3.1 法律性質

飛地模式下,港澳學校通過土地租賃的方式,以自身為主體,在內地開發建設新校園。其特殊之處在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中表現為中央授權特別行政區政府在新校區內實施其原來的法律和行政體系。采用該模式的合作辦學高校屬于港澳法人并受到港澳法律的管轄。內地僅為土地供應者,不參與到高校的管理之中,對相關高校的內部治理無權干預。內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于此模式下的學校一般也不具有監管權。

3.2 澳方在合作辦學中起實質性主導作用

飛地模式下,在辦學上起主體作用的主要是港澳方,僅提供基本建設用地的內地方基本上沒有直接參與學校的辦學建設,辦學主體即港澳方在辦學中起完全管理的作用。具體表現在該模式下辦學的規則適用、行政管理與位于港澳本地的高校幾乎相同,并不因為“飛地”而有異。以位于珠海橫琴的澳門大學為典型,其校區視為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域之內,一律適用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法律體系。無論澳門大學位于何處,其在法律適用上的法律地位不變,即同時受《澳門大學法律制度》《澳門大學章程》《澳門大學人員通則》以及澳門大學各類內部條例規章的制約。換言之,現在的澳門大學雖然在地理上位于珠海橫琴島,但其作出的具體行為無論是組織形式上,還是規則適用上、行政管理上,都無異于澳門大學在澳門本地辦學時作出的具體行為。

3.3 飛地模式無法成為主流模式的原因

目前,飛地模式未被廣泛、深刻認知,為剔除障礙促其發展,深入探究其未能成熟發展的原因具有深刻理論與實踐意義。總體上,阻礙飛地模式成為主流合作辦學模式的原因有二:憲法授權程序復雜與地理區位特殊。

一方面,飛地模式在合作辦學實踐中,尚無成文法對其規制。以澳門大學的合作辦學建設為例,該模式的適用需經中央、地方政府及澳門政府等多方主體進行協調,達到多方利益平衡的狀態后,仍需進一步得到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特別授權,而該特別授權耗時較長且存在諸多困難。另一方面,飛地模式的適用在于僅以土地租賃的方式解決土地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在澳門大學的合作辦學實踐中,澳門土地資源緊缺,澳門大學的擴張受到了極大限制,如擴建實驗室、重建舊建筑等建設需求均無法進一步實現,澳門大學的發展不得不瞄向鄰近地區發展新校區,一河之隔的珠海橫琴便成為了最佳選擇。上述澳門大學合作辦學的實踐經驗充分體現了其應用與推廣的限制與難點。一般情況下,辦學主體只有在面對土地供需不平衡的矛盾的特殊情況下,才會考慮適用飛地模式。因此,受復雜的憲法授權程序與特殊的地理區位的影響,飛地模式難以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高等合作辦學的主流模式。

3.4 飛地模式自身特點:合作關系涉及憲法層面議題

飛地模式直接關聯港澳地區法律在內地土地上的管轄,極具創新,也頗有突破,屬于一個憲法性問題,與現有的一般組織法規定不一致,需要得到全國人大的特別授權。200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對設在橫琴島的澳門大學新校區實施管轄的決定》,其中明確規定“一、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自橫琴島澳門大學新校區啟用之日起,在本決定第三條規定的期限內對該校區依照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實施管轄。橫琴島澳門大學新校區與橫琴島的其他區域隔開管理,具體方式由國務院規定。”由此將澳門大學在珠海橫琴設立的法律依據以特別決定的形式確定下來。

目前,這種飛地模式的法律框架仍然處于活躍發展期,許多制度細節尚不明確。考慮到此問題關系到大量憲法層面的法律議題,同時又需要通過地方實踐創新予以探索,建議可以繼續采用“全國人大概括授權+地方探索具體規則”的方式向前推進。

4 出資模式

4.1 法律性質

出資模式下的合作辦學本質上仍然是由國家進行籌建與管理的公立學校,港澳方只是提供資金支持,其本質上仍然是內地法人,依然受到內地法律的管轄,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對內地學校的管理機制進行管理。

4.2 內地在合作辦學中起到實質性主導作用

出資模式的典例目前只有汕頭大學。內地方從校園建設所用的土地到校園管理,在每一個辦學環節上都體現了實質性主導作用。治理架構方面,內地方的行政人員占絕大多數甚至是全部,且汕頭大學本質上仍然是內地法人。學生培養機制方面,汕頭大學以內地大學的培養體系為參考模板,融合港澳方的特色教育,如小班制教學等,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科研管理體系方面,內地提供大量設備、資金和科研工作人員予以輔助,并與國家相關科技工作部門聯動,開展相關科研項目。

4.3 出資模式無法成為主流模式的原因

港澳出資方在一定程度上介入管理可以帶來先進經驗和特色。以汕頭大學為例,李嘉誠基金會的參與,為汕大帶來了許多先進的經驗與特色。學校開展小班制教學,實施國際化精細化辦學。充足的資金為學生提供更多開展國際交流的機會,如海上學府計劃、麥基爾大學交流項目等。海上學府計劃讓學生在環球航行與世界各國的大學精英共同學習,中國僅有兩個名額。在基金會的影響下,學校還引進具有西方特色的住宿學院制等先進制度。出資方帶來的先進經驗和特色有利于促進汕頭大學高質量辦學。

但是作為一個公立學校,港澳出資方深度介入管理也可能在法律規范等問題上帶來一定爭議。治理架構方面,李嘉誠基金會相關人員在校董事會、校理事會中的任職不明確。根據報道,2019年的汕頭大學校董會有二十四名成員,其中四人為李嘉誠基金會代表,分別為李澤楷、羅敏潔醫生、區小燕及羅慧芳博士,但從2019年以后再也找不到汕頭大學校董會內李嘉誠基金會代表的具體名單。由于汕頭大學不屬于條例模式,不是《條例》管理范圍內的粵港澳大灣區合作辦學高校,規范化管理上也會存在一定的難度。學生培養機制方面,從港澳方引進的文科類教材不一定匹配內地的教育需求,相關機構仍需制定法律法規,以填補課程教材篩選方面的法律空白。科研管理體系方面,李嘉誠基金會對于科研項目投入的資金信息并不明晰,國家與基金會的出資比例亦不明確。上述原因導致出資模式難以在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辦學實踐中成為主流。

4.4 出資模式自身特點:鄉情紐帶突出

大灣區出資合作和一般的慈善教育捐贈相比,有一個突出特點,那便是體現了港澳同胞對于祖籍地的鄉情紐帶。出資人擁有濃厚的鄉情,在帶動家鄉發展的同時為其集團吸納人才。仍以汕頭大學為例,作為一名廣東潮汕人,李嘉誠一直致力于家鄉的建設與發展。根據汕頭大學官網信息,李嘉誠基金會對汕頭大學的支持款至今已超過120億港元。2012年,李嘉誠基金會還投資1.3億美元,支持以色列理工學院與汕頭大學共同合作的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同時,李嘉誠基金會大力推動汕頭大學教育改革,在2019年首推本科生學費全額獎勵,激勵更多優秀人才前往汕頭大學學習。每年長江實業集團還會在汕頭大學舉辦專場招聘會,為汕頭大學畢業生進入集團工作優先提供機會。

5 模式選擇與立法完善

5.1 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選擇模式

條例模式較于飛地模式和出資模式的優勢在于其具有相對完善的成文法加以規制。目前《條例》及其實施辦法已對中外雙方的權力分配、人才資質等問題作出規定,采用這一模式可以減少大量協商成本,更為公平合理地分配雙方權利義務,在保障內地政府對合作辦學機構監管的同時引入港澳先進技術和教育資源。美中不足的是,《條例》并未對港澳與內地的合作辦學活動作特殊規定,而是將港澳教育機構類比為外國教育機構,參照適用《條例》內的規定。在粵港澳大灣區日趨融合的背景下,港澳高校在內地的合作辦學活動只有得到比外國高校更大、更靈活的行動空間,才能進一步激發港澳高校在內地開展合作辦學的意愿。此外,《條例》要求港澳學校必須通過與內地學校共建獨立法人的方式展開合作,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某些合作方式產生了限制。

飛地模式的優勢在于可以最大程度保留港澳高校的教育和管理體系,發揮港澳高校的國際交流優勢,深化港澳高校與內地在各領域的交往。位于珠海橫琴的澳門大學已經成為了澳門和內地在教育科研、城市發展規劃、社會服務和制度管理等方面進行緊密聯系合作的新例子。但另一方面,飛地模式實際上是特區法律和教育權力在內地的延伸,還涉及土地等資源的使用,在尚無成文法對這一模式作出規定的現實背景下,想要采用這一模式需經過中央、廣東省和港澳特區的反復磋商,平衡各方利益,最后還需得到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特別授權,耗時較長且存在諸多困難。此外,飛地模式下的高校區域與內地其他區域實行隔開管理,僅能通過特區一側的專用通道進出校園,內地人員仍需通過常規的港澳通行程序,從內地經由特區進入高校區域。這種封閉性、獨立性較強的辦學模式能否對內地經濟和教育資源產生足夠帶動能力,也尚值得探討。

出資模式可充分借助港澳同胞對祖籍地的鄉情熱愛及其雄厚的經濟實力,為內地高校發展提供先進理念和充足資金,且相較于飛地模式和條例模式更能讓內地政府把握對高校的管理權和發展權。但目前關于此模式的法律規定還相當不足,境外基金會在其所資助高校內的權力范圍往往取決于雙方的約定。在某些情況下,內地政府或高校還會為獲取更多資金支持而選擇妥協,向資助方讓渡一部分高校管理權,增大了監管風險和雙方發生矛盾的概率。

整體而言,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協作的三種主要模式各具特色、各有優勢,政府和高校可根據自身的不同利益訴求,在合辦高校時靈活選擇辦學模式。對于那些地理位置上毗鄰港澳特區,具有區位優勢的地區,可采用飛地模式,專門劃定土地供港澳高校開設新校區;對于那些港澳僑胞豐富的知名僑鄉,可在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基礎上積極采用出資模式;而若希望與港澳高校進行更具普適性與可推廣性的合作辦學,則可采用條例模式。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選擇辦學模式,可更好平衡雙方權益,推動合作辦學活動的深入發展。

5.2 把握關于高等教育合作的整體立法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模式多樣,典型的條例模式、飛地模式及出資模式各有其獨特的發展特征,但在發展過程中暴露出各自的法律問題。為進一步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辦學模式的良性發展,發揮大灣區地理優勢,應當結合大灣區區域經濟、社會文化、教育體制等方面的實際發展狀況,從整體立法層面回應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辦學的制度需求。

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辦學正處于形態縱橫發展的黃金時期,發展形態與發展特點在一定時期具有相對的不穩定性,通過特定政策來調整合作辦學的具體問題,在制度選擇上有其合理性。但是政策的靈活性也會帶來行為可預期性的損害,不利于相關主體安心、長期地投入合作辦學事業。因此,對于一些已經較為成熟和重要的事項,宜加強立法,通過法律規范的形式明確規定。

在法律規范方面也應當兼具原則性與靈活性。對于重要事項和底線問題需要明確規定,而對于具體問題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授權各校根據自己的情況具體確定。同時立法上也需要注意系統性、整體性問題。現有《條例》無法涵蓋高等教育合作的所有情況,建議應該關注到不同模式的發展,至少對其他合作模式進行原則性規定。

5.3 針對性規范高等合作辦學模式下的具體行為

在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中,除了兼顧原則性與靈活性地把握整體立法之外,結合辦學模式的具體法律問題或現實需求設立具體規范,對辦學主體規范其內部辦學行為、落實合作辦學與大灣區發展同步走具有深刻意義。

條例模式具有普適性,對合作辦學多方主體的權利義務進行了法定化規范,但因其固定性,尚未考慮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辦學在合作辦學上的特殊性,尤其是港澳高校在內地的合作辦學活動具有比外國高校更大、更靈活的行動空間需求,港澳高校在內地開展合作辦學方向更廣、方式更多。通過實證調研可知,條例模式下的高校學生對目前實施的學分認定與科研合作制度有更實際的需求,而學生對目前學分認證制度與科研合作制度的滿意度有待提高。從具體制度上反映學生在學分認證、科研參與方面的需求,以具體制度確認粵港澳大灣區學分認定的基本標準,明確學生參與科研合作的機制,有利于促進合作辦學真切惠及學生發展與成長。

飛地模式主要以內地飛地、港澳全面管轄為特征,該模式的適用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得到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特別授權,耗時較長且存在諸多困難。如何讓該制度便利適用于需要 “飛地”或其他單一而明確的合作要素的辦學主體,需要相關制度設置進行回應,進而解決申請審批、前置程序等問題。目前,飛地模式下的高校區域與內地其他區域實行隔開管理,僅能通過特區一側的專用通道進出校園,應在合理范圍內加強高校區域于“飛地”以外區域的交流,通過相關規范設立相關條件與界限,促進區域交流與文化進步。

出資模式以血緣鄉情為紐帶,具有實力性的資金與人脈支持,因此合作辦學與社會企業、社會服務的聯系更為緊密,產學研一體化程度更高。實證調研顯示,出資模式下學校的科研成果多側重于實踐應用的轉化,具有較高的社會服務效能。應通過制度規范出資模式下資金等資源在學校辦學、教學科研的投入,以保障科研成果轉化、人才輸出對提高社會服務效益的作用。

6 結語

條例模式、飛地模式、出資模式均是現有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辦學法律模式的主要體現。由于粵港澳三地擁有各自獨特的法律體系與法律管轄權,相關模式在兩大法系、三種不同的法律制度的相互影響下,呈現出獨具特色的法律性質,并主導著不同模式在合作辦學的實際作用。三種模式并無絕對的優缺之分,因此,在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辦學實踐的模式選擇上應該遵循“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原則,并結合整體立法的完善來回應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辦學的實踐需求。

參考文獻:

[1] 特此感謝華南師范大學特聘副研究員馬顏昕老師對本文的指導.此外華南師范大學李賞、鄭文量等學生對本文的資料收集等工作亦有貢獻.

[2] 劉盾,魏東初.要義求索、現狀剖析、未來建構: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合作辦學新探[J].江蘇高教,2020,(02):55-60.

[3] 董皞.“特區租管地”:一種區域合作法律制度創新模式[J].中國法學,2015,(01):152-168.

[4] 吳楠,陳健,梁貞紅.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1994.

[5] 張梟翔,畢維尹.中國式基金會辦大學[J].中國慈善家,2014,(03):56-66.

[6] 張銳華.“我們是一家人”——記2008年長江實業集團汕大專場招聘會[N].汕頭大學報,2008-12-19(268.269).

[7] 教育部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合作發展、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工作備忘(2019-2020年)[EB/OL],廣東省人民政府官網http://www.gd.gov.cn/,2020年2月25日發布.

[8] 清華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舉辦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教育項目[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工作信息平臺官網,http://www.crs.jsj.edu.cn/aproval/detail/483,2020年11月22日訪問.

[9]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工作信息平臺官網, http://www.crs.jsj.edu.cn/aproval/detail/1114,2020年11月21日訪問.

[10] 活動預告[EB/OL].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官網https://www.cuhk.edu.cn/event/2706,2020年11月21日訪問.

[11]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背景[EB/OL].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官網https://gz.ust.hk/zh-hans/about/background,2020年11月21日訪問.

[12] 首頁-學術概況-樞紐與學域[EB/OL].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官網https://gz.ust.hk/academics/four-hubs,2020年11月17日訪問.

[13] 首頁-書院-我們的書院[EB/OL].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官網https://www.cuhk.edu.cn/page/78,2020年11月17日訪問.

[14] 首頁-關于我們-教育特色[EB/OL].UIC官網https://www.uic.edu.hk/cn/about-us/educational-philosophy,2020年11月18日訪問.

[15] 通識教育[EB/OL].參見香港浸會大學官網http://ge.hkbu.edu.hk/,2020年11月24日訪問.

[16] 國際視野[EB/OL].香港浸會大學官網https://www.hkbu.edu.hk/sch/global/campus.jsp,2020年11月24日訪問.

[17] 本科學術課程[EB/OL].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官網 https://registry.cuhk.edu.cn/zh-hans/academic_courses,2020年11月22日訪問.

[18] 建立橫跨太平洋的橋梁 李嘉誠(加拿大)基金會捐助663萬加元加強麥基爾大學及汕頭大學交流機會[EB/OL] .汕頭大學官網https://www.lksf.org/building-bridges-across-the-pacific-a-c6-6-million-gift-from-the-li-ka-shing-canada-foundation-creates-new-student-and-faculty-exchanges-between-mcgill-and-shantou-university-in-china/?lang=zh,2020年9月13日訪問.

[19] 汕頭大學澄清李澤楷仍是校董[EB/OL].李嘉誠基金會官網bastillepost.com,2020年7月3日訪問.

[20] 廣東以色列理工揭牌 響號呼喚對未來的期許[EB/OL].汕頭大學官網https://www.lksf.org/gtiit-inauguration-is-a-call-to-the-future/?lang=zh,2020年7月14日訪問.

[21] 李嘉誠基金會助力汕大教育改革 首推本科生學費全額獎勵創舉[EB/OL].汕頭大學官網https://www.lksf.org/li-ka-shing-foundation-supports-education-reforms-at-shantou-university-full-tuition-waived-for-incoming-undergraduates/?lang=zh,2020年8月13日訪問.

猜你喜歡
合作辦學高等教育
基于合作辦學的民航高職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模式探討
卷宗(2016年10期)2017-01-21 02:45:42
探究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合作辦學模式
高校合作辦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思考
東方教育(2016年3期)2016-12-14 15:03:27
中俄合作辦學模式下大學俄語教學改革的思考
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師德建設的對策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2:22:25
大數據對高等教育發展的推動研究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7:51:57
關于應用型計算機專業培養方案的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4:33:08
基于Flash+XML技術的護理技能虛擬教學平臺設計與實現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7:53:44
高等教育教學中的重與輕分析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7:43: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草热视频在线| 99精品福利视频|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青青青国产视频| www.精品视频|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波多野衣结在线精品二区| 欧美第二区| 91极品美女高潮叫床在线观看| 久久9966精品国产免费|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福利在线一区| 日韩最新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在线看| 国产精品美女自慰喷水| 日韩无码精品人妻| 在线观看热码亚洲av每日更新| 99热这里只有精品5| 日本午夜网站| 99热亚洲精品6码|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五月婷婷伊人网|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亚洲一区二区成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国产精品微拍| 韩日无码在线不卡|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九色免费视频|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 欧美高清三区|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你懂的| 黄色免费在线网址| 9cao视频精品| 亚洲天堂自拍|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 国产第四页|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国产真实二区一区在线亚洲| 成人小视频网|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性欧美精品xxxx| 免费毛片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视频播放9000| 亚洲最新地址| 日本三区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欧美另类图片视频无弹跳第一页|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观看网址|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国产精品微拍| 日韩在线播放欧美字幕| 超碰免费91| 成人在线亚洲|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999福利激情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欧美精品在线看| 亚洲欧美另类视频| 亚洲第一在线播放| 国产白浆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91成人精品视频|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在线播放网站|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 国产在线八区| 久久福利片| 国产精品高清国产三级囯产AV| 日本人又色又爽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