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葉
(膠州市李哥莊鎮李哥莊小學 山東青島 266300)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德育教育工作逐漸被人們所重視。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各學科的教育教學中要滲透德育教育,并將德育教育作為各學科教學中的核心內容,從而讓德育教育的工作效果影響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班主任作為和學生接觸時間最久最了解學生的老師,要在德育教育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職能,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班主任要通過提升德育效能發揮德育教育的能量,鼓勵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進而促進心理和身體的健康成長。
小學班主任工作對小學生學習生涯至關重要,尤其在德育效能方面更能體現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價值所在。因此,小學班主任要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充分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德育效能的內涵,找準自身定位,狠抓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能。
小學班主任要對自己的工作有一個清晰的定位,要在素質理念教育的指導下,在拓寬自己的工作范圍,積極組織教學活動、調節教學節奏的同時還要主動關愛學生,這不僅可以加強教師與學生溝通,還能加強對班級正常教學秩序的管理[1]。教師要通過組織科學、現代、多元的德育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
教師效能的定義指的是,通過教師的引導可以超預期完成對學生的教育目標。教育效能內涵從這一定義引申而來,指的是教師通過德育教育的活動幫助學生得到德育教育水平的提升。眾所周知,小學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是對全班學生進行教育。因此,本文研究的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德育效能指的是小學班主任通過多元的教學活動幫助小學生在思想品質和道德行為兩個方面得到提升。
小學生在學校生活和學習時與班主任接觸的時間最長,因此,小學班主任可以在和學生接觸的過程中注意留心小學生的性格特點,愛好特長。然后依照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表現出來的個性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例如,在開展內向性格的小學生的德育教育活動時,可以對其進行合作式教育活動,鼓勵內向的小學生和其他小學生交流、合作,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情緒,從而助力于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的成長。班主任要從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設計適合小學生發展的德育教育活動,充分調動小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整個活動過程要注意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將正確的思想觀念傳遞給小學生。這樣既保證了德育教育的效果,也鍛煉了學生思考能力。
小學生的生活環境除了家庭環境就是學校環境,他們主要的時間都應用在學校里學習。班主任是接觸小學生時間最長的人,因此,在開展德育教育時,教師可以第一時間發現小學生在思想和行為方面存在的問題。一旦發現問題,教師可以及時地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改正錯誤的思想和錯誤的行為。從而實現德育教育的目標,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小學階段的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是,他們愛好學習,擅長對他人進行模仿,他們常常通模仿滿足自己認知和學習的要求。他們在學校里和班主任的接觸最多,所以會不由自主地模仿班主任的言行舉止。因此,教師要做到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通過自己的正確的思想和行為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德育氛圍。幫助他們通過模仿正確地認識自己,認識世界。
德育工作和其他工作最明顯的區別是,德育工作不是專門的課程。需要每個學科的老師將德育工作進行滲透。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德育工作是各個學科教育的靈魂所在。從過往的經驗來看,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的效果要明顯高于其他學科的老師。這是因為班主任在與學生接觸時可以擺脫學科的限制使用更加靈活的德育方式,靈活的教育方式更能為小學生所接受,從而教育的效果更突出。
從小學班主任開展工作的德育效能實現的情況分析,大部分的班主任擔當班主任的主觀意愿比較強烈,在和學生的相處過程中,他們愿意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還會將自己的大部分時間投入到教學和規范學生的思想行為方面。會積極主動地為小學生學習營造良好的環境,并且通過班級活動和社會活動來加強對小學生的了解。因此,在德育效能方面,教師完全有能力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活動[2]。隨著教師德育教育的深入,學生會加大對教師的信任程度,所以在指導學生思想品質和道德行為時會更加有效。總的來看,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中得到了良好的反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從精細化的角度來說,還有一定的不足之處,下文我們將對這些不足之處進行重點分析。
從過往的經驗來看,班主任的工作壓力都比較大,因為他們工作的任務繁重,工作的內容多且雜。所以,他們一般將工作重點放在學生的學習和管理中,這些工作就占據了班主任工作的較多時間。因此,他們沒有足夠的精力再對學生進行細致的觀察和分析,這就導致他們無法及時掌握學生不良的思想和行為,因此,只能對學生進行統一的德育教育。久而久之,統一的德育教育模式會影響德育效能的教育效果。
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存在形式化的問題,他們往往忽視學生學習的主體的地位,直接對學生灌輸正確的德育思想。這樣導致學生很難理解和消化德育教育的內容,不能有效地發揮德育教育的效果。所以要求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要立足于教育的有效性,及時反思自己在教育中的不足,并且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
只有主動和學生溝通,拉近彼此距離,才能更好地了解學生、感染學生,從而實現德育教育的目標。但是在實際的德育教育的工作中,他們繁多的工作內容導致和學生溝通交流的比較少,所以,不能制定相應的教育方法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幫助。這種溝通上的障礙嚴重地影響了德育教育的效果,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了負面作用。
部分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德育內容嚴重的滯后。不能根據網絡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及時地調整教育的內容[3]。傳統的教育內容不能幫助學生擺脫現在的不良的思想和行為。所以班主任要在德育教育時主動引用當下的實例,增加教育的時效性和豐富教育的內容。
教育部頒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做好班主任選聘工作是強化班主任工作的基礎。因此,要建立健全班主任聘任機制,以促進他們德育素養和德育能力的提高。班主任聘任機制可以幫助學校落實德育政策,而且,聘任機制的水平直接決定了德育教育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在選聘班主任時,要選擇認同班主任工作,并且思想道德、專業技能突出的教師。與此同時,還要保證教師擁有較高的修養和積極的工作態度。之所以要選擇專業認同度高的教師,是因為小學班主任的工作內容繁雜,如果不能認同班主任的工作,就不能很好地發揮出德育工作的效果。值得關注的是,在選聘班主任時,要在雙向選擇的原則下,選擇堅定熱愛班主任工作的老師,只有這樣的老師才能克服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困難,積極地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指導學生健康的成長。
要加大對班主任的培訓力度,拓寬班主任的工作視野,幫助班主任科學、規范地開展德育工作,進而提升德育效能。學校要組織班主任參加自主性、靈活性較高,且經濟實惠的校本培訓,幫助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變得更加專業和系統。要從常規的德育理論與實踐培訓、小學生身心發展與成長規律的培訓做起,與此同時,學校有必要結合班主任的工作需要逐漸強化理論指導和培訓力度,要針對班主任工作的薄弱環節,設計系統的培訓計劃。要選擇靈活度高且層次分明的培訓手段,還要有針對性地對不同班級不同風格的班主任進行培訓。例如,做好崗前培訓以后可以開展師徒一對一幫扶培訓,針對具有工作經驗的班主任要專門請校內外的專家學者進行骨干培訓。要不斷的豐富培訓的形式,比如聯誼會、主題研討課等。通過培訓加強教師的德育素養和德育能力[4]。
德育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基礎,也是教育的關鍵所在。因此,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自我反思,通過自己存在的不足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設計適合學生的德育策略,從而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如果學生表現出在德育教育時無法集中注意力,對德育教育不耐煩的現象,教師要及時地進行自我反思,仔細思考學生對德育教育不感興趣的原因,并且為其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想辦法解決學生不感興趣的問題。在反思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自主進行也可以和其他班主任進行交流和溝通。班主任要明白自身的力量是有限的,必要時可以借助外部的力量。自身的問題自己難以發現,要虛心請教經驗豐富的班主任,三人行必有我師,要不恥下問,這樣才會實現教育能力的提升。改善德育策略時,要注意和學生的學習特點有機結合。要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學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對其進行德育教育。值得一提的是,班主任的教育反思工作要貫穿在教學生涯的始終,只有這樣教師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不斷地優化和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
假設在德育教育中對同一批學生反復的應用同樣的德育內容,不僅會使學生減少學習和思考的興趣,嚴重的還會讓學生厭煩。所以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主動豐富德育的內容就顯得很有必要。班主任可以在實際的教育中,加入和學生有關的事件,利用網絡的熱點事情指導學生擁有正確的思想與行為。并且以此為切入點,積極開展德育教育,這不僅可以豐富教育的內容,還能提高教育的實效性。例如,網絡有一個女孩因為學習壓力過大,選擇跳河結束自己的生命。這種非偶然事件,班主任要引起重視,及時的疏導學生,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學習的意義、生命的意義。幫助學生逐漸走出誤區,從而變得積極向上。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在舉例子時,要盡量選擇具有積極的,充滿正能量的例子。讓學生在積極的社會氛圍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社會負面的例子也不要刻意避免,而是要注重教育的方法。
如何讓學生更加信任自己,構建更好的師生關系,是值得教師深思的事情。只有學生信任自己才愿意將自己的困難和自己交流,教師才能更好的了解學生,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因此,班主任在進行管理班級的時候,要主動關愛學生,幫助他們答疑解惑的同時也要幫助學生解決生活的難題。要對學生耐心,不恐嚇學生,不體罰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這樣學生才能信任自己,愿意和自己分享自己的困惑。這樣教師就可以通過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正向的思考,從而改善學生的思想和行為。與此同時,教師要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加強和家長的溝通,通過和家長積極交流了解學生的困惑。分享給家長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德育心得。從學校環境和家庭環境兩方面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雙方共同開展德育教育活動,不僅會增加活動實施的效果,發揮1+1>2的作用,還會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5]。
新課改的背景下,積極地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班主任對學生的思想品質與道德行為具有導向、激勵和規范作用。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還能影響學生的人格塑造。因此,班主任要加大對德育工作的重視力度。本文從學校和班主任自身兩個角度出發分別對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效能提出了有效的措施。在學校層面,要建立班主任聘任機制、加大對班主任的培訓力度。在班主任自身方面,要通過自我反思改變德育策略、通過豐富德育內容增加教育實效性、關懷學生和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一方面,帶給相同領域的研究者思考和啟發。另一方面,充分的發揮德育教育的作用,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