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標指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四個方面,思維品質是其中一方面的內容。思維品質指的是人在思維時所表現的能力與特點,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思維品質。思維品質的特點在于具邏輯性與批判性。對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來說,英語閱讀課程的設置可以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鍛煉,同時,閱讀的過程中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也對其邏輯能力的加強具有積極作用,因而,英語閱讀課程與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的融合具有很大的優勢。本文立足于英語教學對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促進,來總結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思維品質的思路,希望對初中英語的教學研究工作產生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思維品質;閱讀教學;核心素養;培養;語言能力
【作者簡介】徐麗莉,安徽省蕪湖薈萃中學。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重視思維品質六個方面特質,即深入性、批判性、嚴密性、發散性、獨立性、創造性的培養。這六方面特質的培養成效直接影響了思維品質的培養效果,思維品質的培養進而會影響初中英語閱讀的教學效果。學生的思維品質在教學的過程中得到提高會正向促進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
思維對于人來說十分重要,思維的存在使得人能夠認識事物、感知事物。思維是以直觀感受到的事物為基礎,通過與大腦搭建的聯系,對事物進行歸納、分析與概括,尋找事物普遍聯系的過程。而語言則是思維的一種外化,一種表示方式。正如斯大林所說,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思維是語言的內核,思維與語言密不可分。
一、 新課標對思維品質的要求
對于思維品質,新課標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英語課程的任務不僅在于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也在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不僅是人與人交流的橋梁,更是思維的工具。同時,《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明確提到了英語教育同時承擔著育人的作用,其對學生價值觀人生觀的樹立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總結這兩份文件我們可以得出: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是英語教學的核心素養。其中,思維品質指的是人在思維時所表現的能力與特點,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思維品質。思維的特點在于邏輯性與批判性以及創造性,具體來說,邏輯性是指事物發展的規律性。人類的生存活動以及世界的發展變化都存在著一定的規律,而思維作為因人類思考的方式,“作為語言的內核”,也是具有一定的規律的,也就是具有邏輯性。批判性是指對于事物的發展規律要積極探索,不人云亦云,對于已知的事情要學會質疑,并努力尋求真理。而創造性指的就是創新。
二、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因為其涉及的內容豐富性以及語言自身的魅力體現了英文學習的實用性與意義,對同學的思維品質塑造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許多英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意到同學的技巧與單詞的積累,強調同學們對于語法的理解,卻忘了對于核心意義的把握,導致同學們沒有關注到問題的本質,思維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思維品質也愈發局限。教師應根據文本內容進行具體編排,開展思維發展的相關活動,進一步激發同學們的思維創作靈感,不斷優化學生的思維結構,促進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最終起到提高思維品質的作用。
譯林版《牛津初中英語》的編排是按照不同的話題進行劃分的,單元主題內容圍繞著相關話題展開,為學生進行相關的思維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教學之前進行認真準備,吸引同學們在課堂上不斷深入思考,進一步體會文本蘊含的真正意義,在一段時間的積累之后,學生的思維品質能夠得到很大提升。
1.發現文本內涵,鍛煉深入性思考。思維深度化發展意味著思考方式的深度性與廣泛性,通過問題發現事情的本質意義與相互平衡。在進行英文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現有的英文水平為基礎,進一步引導學生思維方式的深入思考。
譯林版《牛津初中英語》9B Unit4 的閱讀文本講的是Daniel通過書籍和互聯搜索,獲知更多未來人類在火星生活的情況。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對比分析今天地球上的生活與將來火星生活的不同之處,比如環境、交通、重力、教育、食物等方面,讓學生在對比中深入思考不同星球上生活的優點和缺點。
2.挑戰固有思維,鍛煉批判性思考。批判思維就是對現有問題提出一定的問題。批判思維意味著學生不局限于課本知識的學習,更是對現有事實的挑戰。課本中存在著大量的知識,但是教材文本的更新速度較慢,為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提供了基礎。對現有課本知識的質疑,跳出固有的思維模式,以存在的文本內容為基礎,切身實地考慮信息的真實性與意義所在,培養同學們獨立的思考能力與思維模式。
譯林版《牛津初中英語》9B Unit 3 閱讀部分提供文本信息講述的是Mr Jiang和他的機器人在一起生活的情形,文本設計的原意是闡述機器人的優點和缺點、強調科技給人類生活帶來的變化。但是,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迅速發展,做飯、打掃衛生等多種工作更多的是由專業的機器人,比如掃地機器人、炒菜機器人等來完成,不一定非要由閱讀文本中所給的一個會移動的機器人集成完成。因此,學生們在理解本單元的閱讀文本及小組交流機器人的優缺點時,教師鼓勵學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文中所給的信息,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來討論機器人給人類的生活帶來的便利及潛在的風險。在鍛煉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3.根據已學話題, 鍛煉發散性思考。發散性思維意味著當同學們進行問題思考時,大腦以現有積累的經驗與知識進行發散型思考,根據相關觀念進行大膽的推斷與預測。發散性思維意味著多維度、多方向、多點思考,具有一定的空間性與發散性。《牛津初中英語》里包括的話題多種多樣,且話題之間具有一定的聯系,這些話題之間的關聯性有利于培養同學們的發散思維。例如,9BUnit1 Asia的閱讀文本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著名的文化旅游勝地——北京。北京這個話題在牛津教材里反復出現,7年級時有介紹交通工具變遷中的北京,8年級有去故宮參觀的內容,9年級展示的是北京的文化之旅。所有在以上內容中學到的知識點、句型等均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的學生的發散思考中復習到,將知識串聯起來,在學生進行“我最想去的旅游城市”這個話題討論時得到鍛煉。
4.開展課堂實踐,鍛煉嚴謹性思考。嚴謹意味著學習的全面性。擁有嚴密的思維模式是保證英文學習的基礎,相關語法的學習需以嚴謹思維為基礎。嚴密性思維是保證英文句式完整性與正常率的基礎。
課堂教學貫徹以學生為中心,設計出符合學生能力水平的課堂活動。學生在參與課堂活動中得到更多的鍛煉思維的活動。例如,在譯林版《牛津初中英語》9B Unit1 Asia的閱讀課上設計以下課堂活動,幫助學生在參與中操練嚴密的思維。
Make an interview
Some American students are interviewing Millie about Beijing and Guilin. Work in groups of four to ask and answer.
(1) Where can you see the clothes and furniture of the Chinese emperors?
(2) What do people like to do on Tian'anmen Square?
(3) How can you travel along Lijiang River?
5.優化課堂結構,鍛煉獨立性思考。獨立意味著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進行課程學習。獨立思考方式的培養以個體發展為基礎。給予同學們獨立思考的時間,教師們嘗試將“翻轉課堂”融入教育教學中,巧妙安排課前預習與思考習題。提前布置學習課前微課,對本節課所學內容有所了解,將更多課堂上的時間交給學生獨立思考,以此來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對同學們的獨立思維模式加以鍛煉,堅信同學們的獨立性會更強,在將來的實際生活中,學生能夠學會獨立自主的思考問題。在以合作為主題的教學過程中也應當強調獨立思維的重要意義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
6.拓寬思維模式,鍛煉創造性思考。創造性思維意味著同學們在活動中能夠充分發揮其創造性思維,打破固有的思考方式,對已有的知識積累再次進行重新組合,進一步提出新方法或者解決模式,并培養出全新的思維模式。創造性思維方法意味著在固有思維方式的基礎上不斷發展,是思維品質的終極發展目標。英文課堂學習過程中,利用開展不同的英文學習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例如,在8B Unit 3“ Online travelling”中,在完成閱讀文本的信息輸入之后,教師準備了包括多個國家主要信息的卡片。之后Divide students into groups of four, and each group choose a topic. Help students to write an introduction to a country according to the given chart,長期的拓展訓練,能夠促進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更好地提升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對于英語閱讀的教學,教師不應簡單地停留在對于知識的簡單記憶,更應該注意鍛煉同學們的思維廣闊性、創新性與邏輯性,倡導同學們形成良好的人生態度。總而言之,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同學們對知識進行深刻挖掘,情景演繹,主題思想,知識結構的建立,注重同學們內在的提升與創新性培養,進一步提升同學們的思維品質。
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同學們思維品質的培養,提升同學們對于語言學習的主動性,思考不同知識蘊含的不同意義,對英文學習進行總結與歸納,辨別語言環境,對英文閱讀中蘊含的作者態度、理念、包含的感情作以區分。無論是課堂學習還是在實踐活動中,教師都要注重引導同學們對知識進行辨別、判斷、總結、批判以及創造,增強其在英文學習中的邏輯思維能力、批判性能力以及創造性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教學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褚宏啟.國民核心素養清單與重點[J].中小學管理,2016(6):57.
[4]龔姚東.從思維品質到品質思維——芻議英文教學中的思維品質培養[J].英語學習,2015(12):4-7.
[5]陳祥凱.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教學策略[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0(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