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章 裴凡靜
[摘? ? 要]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微信群,展開家校協同教育,促使學生更健康地成長。在使用微信群的時候要注意設立相關規定,并進行動態管理,在交流的時候要注意言辭,理性回復家長的提問,并結合教育主題定期給家長推送相關信息。這樣才能更好地建設微信群,促進家庭和學校之間的溝通。
[關鍵詞]微信群;家校協同;初中班主任
家校協同教育指的是家庭和學校密切互動,發揮整體教育的作用,促使學生健康成長。然而在家校協同教育中也存在一定問題,如交流缺乏連續性,流于形式,內容過于片面,缺乏系統性等,要解決這個問題,教師還要充分發揮新媒介的作用,利用微信隨時隨地可以互動交流的特點,科學設立家校微信交流群,這樣能更及時有效地展開互動,從而提升家校協同教育的效果。
一、建立群規,有序運行
在建立家校微信溝通群之后,教師要注意確立群規,促使微信群能有序運行。教師要避免學生家長出現刷屏、亂發廣告等現象,設立好群公告,從而確保微信群能更有序溝通。教師可以在設立微信群的時候就和家長約法三章,并傾聽家長的意見,大家共同規劃群規,進而構筑良好的微信群交流氛圍。
在管理農村班級的時候,很多家長喜歡利用微信群“嘮嗑”,這樣很容易造成信息爆炸,導致重要的信息被“淹沒”,因此,班主任要在設立班級微信群的時候就和家長進行溝通交流,讓他們意識到如何更好地開展溝通。教師和家長進行討論后,設立了“五要五不要”作為群規,促使微信群能更高效地運行。“五要五不要”指的是:“一要做好自我調節,相信孩子的適應能力,也相信教師的管理能力,不要盲目地發表批評意見;二要良性溝通,不要在群中群發各種無關的信息;三要適度曬娃,不要將微信群當成自己孩子的展示平臺;四要理性對待群中的信息,不要盲目點贊;五要注意聊天時間,不要在深夜占用其他人的休息時間。”在設立了“五要五不要”后,家長則要按照相關的規定,合理進行溝通交流,避免出現違規的行為。教師也積極監督,如出現違規行為則及時阻止,讓家長養成良好的溝通習慣。
若有家長出現違反群規的問題,教師要及時向其提出,并阻止其違規行為。此外還要及時告誡其他的家長,讓他們能引以為戒,避免出現違反微信群規定的情況。
二、動態管理,規范行為
教師在建立微信群之后,還要進行及時規范管理。由于教師的日常教育工作比較繁忙,很難時時刻刻管理微信群,所以此時可以發揮家長的作用,讓他們選出代表當管理員,進行自我管理。這樣就能更好地監督群里的動態,并及時和教師進行溝通。
農村家庭基本從事農耕或養殖業的工作,他們的空閑時間各不一樣,如有的家長在農閑期間有空關心微信的內容,但是在農忙時間則沒有空閑。針對此問題,教師要進行動態管理工作,嘗試充分利用家長協助管理。教師了解了各個家長的忙碌時間,然后進行調整,讓每一個家長都能在有空的時候參與到微信群的管理工作中。這樣就實現了微信群的動態管理,能讓家長在協助管理中逐漸端正自己的行為。如有的家長平常喜歡曬自己孩子創作的書畫作品,希望得到老師和其他家長的關注、點贊,在擔任管理工作后,他發現這樣的行為有時候會阻礙其他家長了解重要的班級通知,所以他不僅強化了對這種行為的監督和管理,而且自己以后也避免出現類似的問題,減少發布無關信息。此外,教師也及時注意微信群中的動態,如有的家長出現了相互攀比甚至爭吵等問題,那么教師就要及時處理這件事情,避免他們妨礙其他家長的正常交流。
如果有條件的話,教師可以建議學生家長輪流當群管理員,一方面,能讓更多家長感覺到自己被重視,從而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群管理的工作中。另一方面,這樣的活動也讓家長能深刻認識到教師工作的辛苦,從而更加支持教師的工作。
三、走心交流,注意措辭
微信讓人們之間的交流更加便利,教師要注意傾注自己的一片真心,設身處地為家長考慮,在交流的過程中也要注意措辭,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溝通交流,從而提升交流效率。教師首先要注意合理選擇溝通時間,可以選擇傍晚等雙方都有空閑的時間進行溝通,此外還要多一點耐心,避免雙方造成誤會。
不少農村家長在城市打工,平常很少關心孩子的學習,但是卻很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是否提高。有一次某家長發現孩子的成績退步,便在微信群中無端地指責教師沒有做好工作,將自己孩子“教傻了”。針對這樣的無理取鬧,教師首先要克制好自己的情緒,其次要設身處地考慮家長的內心感受,然后思考如何合理地和家長溝通此事。教師選擇和該家長進行私聊,并將自己了解到的學生學習情況說出來,和家長溝通。讓家長認識到除了學校教育以外,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也是十分重要的。該學生在學校還能認真學習,但是在家中因為缺少家長監督,所以常常打游戲到深夜,因此影響了第二天的學習。在溝通后,家長也冷靜了下來,認識到自己也有問題,于是家長和教師開始冷靜地討論如何提升孩子的成績。家長決定利用微信每天和孩子溝通,讓孩子了解家長關心自己,同時也監督孩子及時完成作業。這樣便很好地解決了問題,幫助該學生改善了學習態度。
教師要本著真誠互信、相互尊重的態度和家長進行溝通,避免用居高臨下的語氣和家長對話,注意說話的用詞、語氣、語調等,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教師要充分考慮家長的文化背景、社會閱歷等,解決交流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障礙。
四、理性回復,避免“爆炸”
在遇到各種班級突發事件的時候,教師要做到理性回復,避免引起家長的反感,避免出現信息爆炸的問題。一旦出現信息“爆炸”,教師要及時發聲,盡可能地將真實情況告訴學生家長,并阻止個別家長傳播謠言,這樣才能提升班級管理的效果。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時期,在微信群中也很容易產生相關的流言,并容易引起信息“爆炸”。如某天其他班的學生因病回家修養,但是傳到家長的耳朵里卻被理解成是感染了“新冠病毒肺炎”,于是微信群“炸開了鍋”,家長紛紛提問是否要停課,并試圖追究責任。此時教師首先采取了全員禁言,讓家長冷靜下來,然后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原原本本地告訴家長。原來其他班級的確有學生因病回家,但是并不是因為新冠病毒肺炎,而是因為急性腸胃炎發作。此外,教師還給家長介紹了學校的防疫措施,如每天進校的時候都要檢查體溫,家長每周上傳家庭成員的健康碼,學生分批吃飯,確保相對安全的距離等。在一番解釋后,家長徹底冷靜下來,也放下心來,此時教師再解除“禁言”,家長也能進行理性溝通,不會再出現信息“爆炸”等問題,微信群的溝通氣氛也變得更好了。由于教師選擇了理性回復,所以不僅更好地傳遞信息,也能讓家長徹底放心。
信息“爆炸”指的是信息的數量非常多,但是并不是所有信息都對家長和老師是有用的,可能導致大家忽略掉重要的信息,所以會造成一定的矛盾。教師在遇到信息“爆炸”的時候要及時反應,可以采取禁言等方式讓家長冷靜下來,再將有效信息傳遞給家長。
五、專題推送,提升素養
由于家長的知識水平、教育能力等有所不同,所以有的家長不了解該如何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針對此問題,教師可以設立一些專題推送活動,給家長傳遞一些和教育子女有關的專題信息,促使他們自主閱讀,選擇感興趣的內容加以學習,進而提升自己的整體素養。
由于不少農村家長自身的文化水平不太好,所以常常不知道該如何和孩子進行溝通,如何輔導孩子學習。因此,教師就利用微信給家長推送了一系列的相關課件,讓家長了解如何和孩子溝通。如“陪伴是最好的幫助”這個課件主要針對文化程度不太高的家長,他們雖然缺乏輔導孩子功課的能力,但是卻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學習,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他們可以在旁邊安靜地看書,這樣就能對孩子起到暗示的作用,讓他們進入良好的親子氛圍中,從而更積極主動地學習。此外,在系列課件中還包括了“如何和孩子親子閱讀”的內容,教師給家長推薦了一些適合學生閱讀作品,如《安徒生童話》《西游記》等,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并交流閱讀感受,讓孩子展開讀寫綜合活動。在專題信息推送的過程中,家長了解了如何和孩子溝通,他們自身的素養也得到了提升。
教師可以圍繞“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如何解決親子代溝”“如何選擇合適的親子活動”等主題推送信息。若能做好信息分類和推送規劃,則能讓家長獲得更多消息,同時也能讓家長的親子溝通水平得到提升。
利用微信展開家校協同教育,能豐富學校的宣傳渠道,促使家長了解學校的活動,從而對學校、教師增加認同感和信任感,家校之間的互動性能得到提升。教師要積極建立班級微信群,讓其成為記錄學生發展和成長的平臺,更好地助力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印錦松.家校協同視角下班級微信群的正確打開方式[J].中小學班主任,2021(1).
[2]丁嬋娟.微信群在中學家校協同中的應用現狀調查研究[D].鄭州大學,2020.
(責任編輯: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