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蓉芳

摘 ?要:初中作為小學與初中之間的過渡階段,正值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促進思維發展的重要時期,特別是對于數學學科來說,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學生學習效果的優劣,對初中階段甚至將來的學習產生著直接的影響,數學教學在初中階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教師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時,一定要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讓學生在疑問的驅使下,積極投身于知識的探索中。本文從初中數學教學視角出發,對如何有效地設趣激疑的教學策略進行了研究,希望能夠為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初中階段;數學教學;設趣激疑
引言
縱觀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發現,依舊有諸多問題存在,如課堂教學缺乏趣味性、忽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等,由于這些因素的存在,數學教學效果受到一定的影響,還對學生全面發展造成一定阻礙。為了更好地迎合新課改的要求,教師要學會轉變自身角色,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為課堂教學注入更多趣味元素,激發學生質疑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更加輕松、高效地獲取知識,為學生濃厚學習興趣的形成做好鋪墊,同時也可以不斷提高教師的施教能力。
一、合理設置課堂提問,轉化學生思維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時,必須要想方設法將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出來,立足于課程教學內容,巧妙地設置一些合適的課堂提問,為學生探索與學習提供方向性引導。通過設置課堂提問,不只是引導學生連貫性地認識知識的內容邏輯,也是為了能夠為學生高效率地展開課后學習提供幫助。在設置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遵循科學性原則,充分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預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由地進行自主探索,使學生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延伸。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的內容時,主要教學任務是讓學生對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性質進行深入理解,能夠選擇正確的方法證明與計算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并運用所學知識有效解決存在的實際問題。針對此,教師可以設置問題串,對學生好奇心進行激發,如①利用兩個全等三角形,可以拼出什么樣的四邊形?請親自動手嘗試。②分析與探究拼出的四邊形有何特征,對邊存在著什么樣的位置關系?通過這兩個問題,同時讓學生進行實踐,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拓展學生的思維,并自然而然地引入新課題的學習。然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回想身邊的事物,并列舉出平行四邊形的例子。通過舉例的方式,能夠為學生拓展更多的思考空間,充分激發出學生的求知欲,為學生形象思維的形成與發展奠定基礎。
二、構建特定生活情境,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數學家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并對其進行抽象與概括,歸納成相關的數學概念與定理,數學知識最終也要服務于生活。基于此,數學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善于創設生活化情境,利用較短的時間將學生注意力吸引過來,使其專心致志地聽教師講解。通過構建生活情境,有助于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重要價值,還能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使學生更加容易形成強烈的代入感,通過有效地解決問題,從精神層面獲得更大的滿足感,收獲更多的知識與技能,對于學生興趣的提升十分有益。對于難度較高的問題,通過為學生設置生活情境,將所學知識巧妙地聯系起來,促使學生完成知識的構建。
三、開展探究式學習,培養學生推理能力
基于新課改背景下,對初中數學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其中就包括鼓勵學生探究式學習。因此,教師要結合新課改要求,為學生探究式學習提供一定的空間與時間,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對于初中生來說,通過有效的探究式學習,展開積極主動地質疑、思考與探究,進而逐漸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真切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基于探究式學習理念的指導,課堂教學不再是枯燥的知識傳遞,也不再是乏味的題海戰術,能夠為高效率課堂教學的構建奠定基礎。因此,數學教師一定要意識到探究式學習的重要性,摒棄傳統教學方式,進一步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探究意識的增強,確保每位學生都能有所進步與發展。
例如,在教學“平均數的意義”時,開始授課之后,教師可以設計探究式學習環節,為學生出示一張表格(如表1),同時提出需要學生探究的問題,如①現已知A、B兩組六名學生的具體身高,怎樣正確計算出每組學生的平均身高?②要想了解這兩個小組內學生的個體特征,能不能通過平均身高進行衡量?經過學生對第二個問題的思考,會初步得出兩種結論,即“能”與“不能”,教師可以根據結論將學生分成兩個小組,并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問題進行激烈的研討,推動學生展開自主探究與思考,讓學生對知識進行自我發現。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刻地掌握平均數的概念,并培養了學生對現實問題的處理能力,從而提高了學生對課本知識點的掌握程度。
四、結語
綜合而言,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為了能夠不斷提高教學的效果,教師要不斷嘗試與探索,積累更多的有效教學策略,從而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從巧設課堂提問、構建生活情境、開展探究式學習等方面入手,讓學生對數學知識形成更加濃厚的興趣,從而在課堂教學中始終保持著積極態度,為教學質量和效益的提高夯實基礎,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方伯剛.興趣·能力·素養——初中數學教學“三步走”策略實施分析[J].考試周刊,2021(72):70-72.
[2]房崇芬.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習興趣——淺談初中數學教學有效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17):30-31.
(作者單位:長治市實驗中學,山西 ?長治 ? 04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