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正菊
摘要:對于機械工程專業學生而言,想要具備良好的專業能力就要不斷提升“機械制圖”課程學習效果。實際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以及學校管理者需要對機械制圖課程進行創新,通過這種方式提升專業課教學效率。文章以分析機械制圖課程特點為切入點,圍繞如何對機械制圖課程進行創新的問題進行簡要探究。
關鍵詞:創新教育;機械制圖課程;教學實踐
引言:
機械制圖課程具有很強的理論性與實踐性,通過實際觀察發現,一些中職學校在開展機械制圖課程的過程中暴露出一些問題。例如授課模式單一、教學內容僵化等問題,導致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效率長期得不到提升。這種背景下,如何提升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效率,已經成為教師以及學校管理者需要著重面對的一個問題。
一、機械制圖的課程特點
學會閱讀圖紙以及繪制圖紙是機械工程專業學生需要掌握的基礎技能,與其他課程相比,機械制圖課程具有很強的理論性與實踐性。一方面,學生們要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能夠對手中的圖紙進行精準解讀,高效提取機械圖紙中的關鍵信息。另一方面,學生還要具備很強的實踐能力,能夠依照設計要求繪制圖紙。這種背景下,既要注重課程學習效果還要重視實踐,需要將課程教學與實踐活動進行緊密結合。
二、當前機械制圖課程教學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些中職學校在開展機械制圖課程過程中,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暴露出一些問題。從類型上看,問題主要分為兩類:①教學模式單一。一些教師為了確保課程進度,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盡管這種教學模式能夠確保課程進度,但是這種授課模式會壓制學生對于本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學生失去教學主體地位,只能被動接受知識,不僅影響教學效率的提升,還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學習壓力。②教學內容枯燥。由于機械制圖課程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因此課本當中存在大量抽象化的理論知識內容。對于剛接觸機械制圖知識的學生而言會感覺到很大壓力。部分教師沒有對理論知識進行補充,導致理論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之間無法建立關聯。
三、創新教育在機械制圖課程教學中的具體實踐
(一)創設新型師生關系
部分學生基礎能力較弱,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意識以及正確的學習習慣。這種背景下,部分學生學習機械制圖課程的時候,還是習慣在老師的監督與引導下開展學習活動。針對這一問題,教師需要嘗試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并對機械制圖課程進行積極創新。一方面,要借助各種新銳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于機械繪圖課程的興趣,例如采用“翻轉教學法”或者“合作探究法”,將教學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讓學生獨立學習機械制圖理論知識,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在新教學模式框架下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另一方面,在不斷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教師還要對教學內容進行不斷優化,加入一些學生感興趣且能夠與機械制圖課程內容相關的知識[1]。例如可以嘗試將機械制圖知識與計算機制圖軟件知識進行結合,利用計算機軟件帶領學生們從3D視角觀察機械圖紙。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能夠對機械圖紙進行直觀分析,更好地理解有關機械制圖方面的理論知識,在提升學生閱讀機械圖紙能力的基礎上,讓其熟悉CAD軟件,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機械制圖課程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如果僅學習書本上的內容,會讓學生陷入較為狹窄的思維認知框架當中。針對這一情況,教學需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引導學生形成創新意識。實際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需要將創新教育元素與機械制圖課程進行緊密結合,通過“課題討論”等方式讓學生對書本中的內容從多個維度進行思考,鼓勵學生對課文知識點提出合理的質疑,并大膽說出心中的想法,無論學生的觀點是否正確,教師都要對學生這種勇于質疑課本的行為給予鼓勵,逐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布置課堂討論題的時候,需要對討論題的難度以及討論范圍進行把控,不能脫離課本進行漫無目的的討論,同時還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靈活調整問題難度,避免由于難度過高或者難度過低影響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
(三)建立全新評價體系
很多學校在開展教育教學創新活動過程中,將大部分注意力投入到如何優化教學模式或者豐富教學內容方面,而對于教學評價體系的創新缺乏足夠關注。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學校管理者就要以學校實際情況為基礎,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從多個維度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綜合素養進行評定。主要從筆試成績、制圖能力以及實踐活動表現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客觀評價,通過這種方式讓評價體系能夠發揮出應有的效用[2]。
四、結束語
想要培養高素質的機械工程專業人才,就要對機械制圖課程進行創新,通過創設新型師生關系、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以及建立全新評價體系等方式,全面提升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周文俊.探討在中職機械制圖課程中開展一體化教學的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3):41-42.
[2]邵加麗.在機械制圖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的探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