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明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落實,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已成為社會所關注的熱點。物理作為一門應用很強的自然學科,其在提高學生各種綜合素質及能力方面也不容小覷,高中物理教師也在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在傳授學生物理知識的同時,也要著重培養高中生的核心素養,以提升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社會責任意識、科學態度及科學思維等,為學生全面發展保駕護航。
關鍵詞:學生核心素養;高中物理;培養策略
前言:
物理學科核心素養指學生在自主學習物理知識、應用物理知識來決實際問題過程中,逐步形成適應自我發展的素質能力。在教師給高中生講授物理知識時,需要順應新課改的教育發展趨勢,立足于教學目標及學生實際學情,在課堂中及時優化及完善教學手段,為學生打下基礎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學生終身發展提供重要保障,以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綜合素質復合型人才。
一、注重教學過程,提高核心素養
在以往物理學科教學中,只是總是單純為學生講授解題技巧,讓學生機械的記住物理知識,而對這些物理知識的來源及形成過程認識不夠,從而忽略學生基本思維意識的培養,以及學生在實際操作中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方式雖能短時間內提升學生學習成績,但卻不利于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學習高中物理時,學生只有明白概念及規律的本質,才能形成牢固記憶,并對知識進行拓展和延伸,并將其內化為實踐能力。
例如,在學習《探究平拋運動的特點》時,教師可首先利用多媒體出示幾張日常生活種平拋運動的圖片,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這幾個物體的運動各有什么特點呢?拋出后的物體受力情況是如何的?這就引出了本堂的課題。然后教師再讓學生自己總結拋體運動和平拋運動的定義,在讓學生理解平拋運動的條件時,教師可以將實驗步驟讓學生自己來設計,讓學生自己用頻閃照相法或描跡法來研究平拋運動特點,并引導他們多次記錄實驗數據,看有什么樣不同的變化。這樣教師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在學習時讓學生學自主探究平拋運動,這樣學生就深刻理解物體運動的本質問題,并牢記當堂課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物理核心素養。
二、借助合作學習,培養核心素養
核心能力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核心能力是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如果教師僅憑口頭講述并不能很好的培養學生形成物理核心能力,這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真正樹立自主探究意識,讓學生在探究中增強自身物理核心素養。教師可以將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劃分為若干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合作學習溝通中發揮主體地位,教師作為組織者和引導者,要培養學是觀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導體電阻率的測量》這節內容時,教師先要讓學生學會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的結構和用法,此時就要用到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讓學生分組進行這兩種儀器的探究活動,將它們的作用原理、讀數方法以及在之后實驗當中的應用掌握明白,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供學生思考:你們還有其他好方法能測量金屬絲的直徑嗎?這就讓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起來,也讓學生在接下去的實驗中更游刃有余。然后在金屬絲電阻率的測量中,教師依然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分組合作準備所需器材,這樣可以極大鍛煉學生們的動手實踐及思維能力,讓他們在合作意識不斷增強下培養核心素養。
三、重視教學實踐,強化核心素養
物理是十分注重實踐教學的學科,所以教師就要著重組織學生參與物理實踐操作中。充分啟發他們的思維意識及創新精神,使學生正確意識到物理的重要價值,只有具有研究價值的實驗內容才能激發學生思維。學生可以通過實際操作來發現自身優缺點,并及時改進,進而調整探究活動的操作細節問題,進而深刻自主探究物理知識的積極性,感受物理變化的實質性規律。
例如,在教師講授《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時,就要重視教學實踐能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在學生已掌握知識基礎上,充分讓學討論實驗還是否可以用其他的方式研究出加速度與質量間的關系。先讓學生闡述實驗依據遠比開始就進行實踐環節有效的多。然后再讓學生在實驗加速度與質量之間的關系時配合默契,并在實驗中做好記錄,培養其好的實驗習慣,讓學生自行分析圖表,最終得出實驗結論。這樣教師重視教學實踐過程,除了強化學生核心素養外,還讓學生的思維及表達能力有所發展。
結論:
總之,在高中階段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項長期、系統、復雜的工程,應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形成和掌握是通過認知、接受和運用的思維過程,而此過程與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不謀而合的。這需要教師充分發掘教學資源,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探究,重視物理的實踐過程,在強化教學效果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實現培養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吳細珍.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培養[J].文理導航(中旬),2021(08):40-41.
[2]田家寶.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培養路徑[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0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