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倩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也迎來了更高的挑戰,在此情形下,優化、完善閱讀教學成為現階段廣大教學工作者重點探究的課題。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已經開始接觸閱讀了,這個時候的學生可以通過聽說讀寫這幾方面來掌握一門語言,閱讀是學生獲得外界知識和信息的主要來源,也是語文教學的基本模式,是開始接觸詞匯量的關鍵期,也可以通過閱讀來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在閱讀中去學習文人雅士的專業用詞,從而增強文學知識。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上,存在著嚴重的“灌輸式”教學現象,導致教學課堂生硬、無趣,不僅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打擊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甚至引發學生的厭倦心理,不利于閱讀教學的有序實施。這時,教師就有必要以新理念為引領,積極優化課堂教學的手段和方法,以符合學生身心特點和實際需要的方式實施教學,讓更多的學生自主融入其中,并在親身實踐中獲得全方位發展。基于此,文章對如何在小學語文高年級中開展閱讀教學進行探究,以期提高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水平。
一、加強方法指導,培養閱讀能力
閱讀看似簡單,實則不然。要想保證閱讀的有效性,就要注重方式、方法,而不是盲目地閱讀。當學生對閱讀方法、技巧有一個充分把握后,就好像黑暗的道路中突然出現一盞明燈,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閱讀是有技巧的,教師在傳授閱讀方法時,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入手,如此才可以實現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的高質量閱讀創造良好條件。例如,在教學《四季之美》一課時,教師要著重指導閱讀方法。可以確定的是,本節課教學的是一篇寫景類文章,針對這類文章,在閱讀時要注重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通讀文章,緊扣不同季節景物的特點,作者在景物描寫中通常會涉及景物的姿態、色彩等,讀者應在大腦中構建一個大概的框架。其次,明確描寫景物的順序。縱觀寫景類文章,可以發現一個規律,即作者通常采用時間順序和空間順序進行景物的描寫。當學生明確作者描寫景物的順序后,就能對文章的脈絡形成更清晰的認識。通過對文章的解讀,可以發現作者采用了觀察的先后順序,先為讀者進行景物的介紹,隨后就不同季節的景色進行了描寫,為讀者展示了幾個空間。最后,感受作者傳遞的思想和情感,將語言、文字作為著手點,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如贊美或批判、正面或消極等。在具體閱讀中,只要學生緊扣上述要點,就算是有效閱讀。
二、開展讀寫結合,強化綜合素養
閱讀和寫作息息相關、相輔相成,“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清晰地揭示了二者的內在關聯。具體來說,當學生具備充足的閱讀量后,那么在寫作中就會更得心應手、游刃有余。教師要積極革新教學思路,將閱讀和寫作進行有機融合,以讀寫結合的方式實施教學,為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發展助力。例如,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學生組織起來,由此實施讀寫結合教學,讓學生獲得更深刻的學習感受。為了更好地啟迪學生的思維,教師設計了如下疑問,即“圓明園的毀滅發生在什么時期?”“在學習完本篇課文后,你有什么想法?”等,讓學生圍繞上述問題進行交流、探討,接著將心中的答案寫在紙上。這樣一來,既實現了良好的寫作訓練,又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感悟,一舉多得。
三、巧用信息技術,開闊閱讀視野
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各個領域都能發現信息技術的“蹤跡”,對教育教學領域來說,這點同樣如此。和以往的口述、板書教學不同的是,它集音頻、圖像以及視頻為一體,可以更生動、形象地呈現文本內容,為學生帶來多種感官的刺激。在開展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已有資源的作用,通過信息技術展開教學。例如,在教學《為人民服務》一課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已有資源的優勢,通過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毛澤東在中央警備團追悼張思德會上的演講片段,發現學生被毛澤東的講話深深觸動著,不禁熱淚盈眶。另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展示毛澤東主席年少時中國的面貌,讓學生對文本背景有一個更全面的把握,從而更好地感受毛澤東主席為國家和人民服務終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這樣的方式實施教學,學生的閱讀視野自然會更加寬廣,知識面也會在不斷積累中得到拓寬。
四、開展有效閱讀,提高自主閱讀能力
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現代的一些閱讀觀念認為,學生們通過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發展邏輯思維能力、獲得審美能力的主要途徑。因此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因此有效的課外閱讀是至關重要的,在開展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每個年級的學生的發展水平,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針對每個年級的學生有不同的讀物,讓學生可以自由的選擇,并且提供給學生自主閱讀的機會,做到讓學生主動去讀喜歡去讀,從而提高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為我們的高質量教學的完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學校提供讀物,支持學生閱讀
部分學校很容易忽視學生在閱讀方面的提升,認為只有學習成績是最重要的,閱讀沒有必要。對于出現的這種情況,首先,學校要有一個正確的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局限于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要關注學生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其次,學校要給學生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給學生閱讀的機會讓學生可以靜心閱讀。最后,學校也要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可以提供給學生一些心理方面的圖書,讓學生按需所取。
總而言之,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非常關鍵的一點,在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方面上離不開學校、教師、學生以及家長共同的努力,閱讀這項學習活動不僅僅在教學過程中占據著很重要的一環,而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所以教師要以新理念為引領,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入手,采取與學生身心特點和發展需要相符的方式實施教學,提高學生閱讀的主動性,要讓閱讀變成學生真正感興趣的一項活動。。
參考文獻:
[1]秦燕. 淺談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J]. 新課程,2020(26):77.
[2]陳仁.培養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名師在線,2020(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