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淑利
摘要: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期間,要求教師要結合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將學生的生活與數學知識充分融合在一起,幫助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以期能夠有效提高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水平。本文就小學一年級數學趣味性教學開展研究,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一年級;趣味性;教學策略
為了提升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質量,教師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重視情景化教學方式等的運用,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保證其能夠掌握更多解題技巧,保證小學數學教學能夠達到預期效果。
1小學一年級數學趣味性教學方式應用的重要性
1.1能夠激發學生思維
趣味教學方式的應用,可以有效發散學生的思維,為學生提供多種 解題思路,基于此,實際進行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時,教師要發揮自身的積極作用,引導學生運用開放性的思維解答數學問題,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狀況創設教學情境,使其深刻了解數學理論的內涵,主動學習相關數學知識。除此之外,趣味性教學方式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掌握一年級數學課程內容,鍛煉學生的思維、推理等能力。
1.2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期間,趣味性教學方式的運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保證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能夠達到預期目標。除此之外,趣味性教學還能轉變學生在數學課程教學中的地位,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動性,增加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保障學生能夠掌握更多數學知識。
2小學一年級數學趣味性教學對策
趣味性教學對策的運用,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效率,還能縮短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時間,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環境。基于此,教師要合理設置教學情境,充分利用一年級學生本身愛玩的天性,將游戲與一年級數學知識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參與到游戲中,便于其快速掌握數學公式、形成數學思維。另外,趣味性教學時,教師還要給予學生鼓勵,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理論知識的信心,便于后續教學工作開展奠定基礎。
2.1創設趣味性教學情境
教師開展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期間,要結合學生基礎素養、年齡等創設趣味性教學情境,將素質教育理念運用其中,加快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速度。同時,實際創設教學情境時,教師還要充分發揮自身帶頭作用,給予學生正確地引導,保證其能夠形成自己的數學學習思維。
比如:進行小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1-5的認識和加減法》這一課程教學時,教師要求同學們模擬購物情境。給每一個同學都發放小紅花,每個同學5個小紅花,并在講臺上擺放鉛筆、小刀、本子等物品,其中鉛筆需要1個小紅花、小刀需要2個小紅花、本子需要4個小紅花......,教師會先說出需要購買的物品,同學們需要按照座位次序到講臺上購物,每個同學僅有一次購物機會,教師:“現在購買課本,請同學依次到講臺上購物,注意課本需要4個小紅花,同學們都要計算好自己的小紅花,千萬不要弄錯。”一輪購物完成之后,發現大部分學生都存在小紅花計算錯誤情況,少部分同學購買錯物品,教師:“購買正確并且沒有算錯的小朋友會獲得獎勵,獎品就是所購買的本子,下面開始進行下一輪購物。”……沒有購買正確的同學都非常沮喪,但是,經過幾輪購物之后,大部分同學對1-5都有著深刻的認識,并且能夠熟練地使用1-5的加減法,學生的解題能力、思維能力均得到培養。
2.2運用游戲方式進行數學教學
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要合理設置游戲,運用多種游戲形式,便于學生掌握更多數學知識。同時,教師要利用一年級好動的天性,盡量選擇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游戲,這樣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玩游戲的要求,還能幫助其學習更多數學理論知識。
比如:開展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認識鐘表》這一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到“寶寶睡覺”這一游戲中,教師:“寶寶每天都按時睡覺,游戲規則為老師在黑板上畫鐘表,到那個寶寶的睡覺時間,他就要馬上趴在桌子上,游戲采用淘汰制度,做錯的寶寶會被淘汰,最終勝利的寶寶會獲得獎勵。”教師給每一個同學都發一張紙,上面寫著每個同學的睡覺時間,游戲開始之后,同學們都積極踴躍地參與活動,最終甲同學獲得了勝利,老師獎勵了這位同學一個洋娃娃。通過上述由此,學生對鐘表有著更深刻的認知,能夠快速辨認鐘表所代表的時間,其的思維能力和數學知識水平均得到了提升。
結束語:
小學數學教學期間,教師要充分利用游戲在教學中的作用,利用學生愛玩、好動的特點制定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以期能夠提升其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重視趣味生活素材的運用,以達到豐富數學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韋詠.淺議關于提升小學一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研究[J].讀天下:綜合,2021(6):1.
[2]康樂樂[1].如何提升小學一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J].當代家庭教育,2019,000(008):P.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