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
摘要: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奠基階段,因此,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也要引起教師重視。不過,由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接觸學習時間不長,他們對抽象的數學知識并沒有表現出太高的興趣,這會影響到正常教學活動的開展。對此,在現代化的課程中,教師可以嘗試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利用多種元素構建不同情境,帶給學生新奇的感受,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本文從多媒體情境,讓數學更立體、游戲化情境,讓數學更有趣、生活化情境,讓數學更真實等三個方面出發,探究情境教學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境教學;多媒體;游戲化;生活化
在其它階段的教學中,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經歷,可以快速調整自己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中,對教師的教學行為也能夠完美配合。但是,在小學低年級教學中,學生接觸學習時間不長,很多學生還不適應學習生活,不少學生對學習的概念都是模糊不清的。對于教師給他們制定的學習任務,他們也不能夠很好完成。特別是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這種情況尤為嚴重。為了改變這種情形,數學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結合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容靈活給學生搭建不同的情境,增加數學課程中的趣味以及對學生的吸引力,面對豐富多樣的教學情境,學生會主動參與到其中,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也可以幫助低年級學生盡快適應學習生活
一、多媒體情境,讓數學更立體
數學教材中的知識以數字和圖形為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學生看來,這些知識都很難理解。而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教師給學生講述知識時,也僅僅是圍繞教材中的知識生硬講解,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入,讓學生產生了畏懼學習數學的心理。對此,教師可以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將抽象的知識形式轉化,以立體的形式呈現出來。在多媒體情境中學習,學生可以對數學知識產生更加立體的感受,也更容易理解知識,有利于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認識圖形(一)》時,教師要利用現代化技術轉化知識形式,搭建多媒體教學情境,帶給學生立體的學習感受。在數學課程中,我利用現代化技術先給學生展示生活中粉筆盒、鞋盒、可樂罐等物體,讓他們觀察這些物體的特征,然后利用現代化技術將這些物體演變成各種立體圖形,使數學知識變得更加立體,也讓學生發現了這些圖形與生活中物體的關系。他們結合自己的實際經歷,很容易就掌握了這部分知識。這樣,通過在課程中利用現代化技術搭建多媒體教學情境,讓學生以立體角度去理解知識,提升了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二、游戲化情境,讓數學更有趣
除了學生難以理解教材中的知識這個問題之外,還存在學生對學習不夠主動的情況。在現代化的數學課程中,教師逐漸放權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究知識。但是,很多學生在沒有教師監管的情況下,就會利用課堂時間做一些學習之外的事情,使數學教學效果不盡人意。鑒于此,教師可以開設游戲化教學情境,通過游戲與教學融合的方式,發揮游戲的優勢增加數學教學樂趣,從而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并且改變學生對數學的態度,這對之后的教學活動開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例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時,教師要在教學中融入游戲元素,搭建游戲化教學情境,增加數學教學樂趣。在教學中,我先給學生講授不同面值人民幣的面額,然后組織他們進行“我是理財小能手”的游戲。學生需要在游戲中使用不同面額的人民幣購買東西,購買某些物品時需要組合不同面額的人民幣,如購買26元的玩具有多種組合方法。學生自由組合購買不同的物品,體驗到了樂趣,構建出了有趣的游戲情境。而隨著游戲進行,學生能夠快速組合購買物品需要的人民幣。這個游戲考驗學生對知識的熟悉程度,也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學生在情境中快樂學習,熟練掌握了這部分知識。這樣,通過在課程中搭建游戲化教學情境,使數學教學變得更加有趣,學生在游戲的引領下,積極參與到其中,反應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并且改變了學生對數學的態度。
三、生活化情境,讓數學更真實
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比起給學生傳授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但是,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是平鋪直敘進行授課。無論是什么樣的知識,都采用同一種方法,這樣學生的思維很難有所發展。考慮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教師可以在現代化的數學教學中引入現實中的物品,以此搭建生活化教學情境,讓學生可以實際“觸摸”到數學知識,讓數學變得更加真實,啟發學生從生活角度去理解和分析數學知識,以此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例如,在教學《20以內的進位加法》時,教師要引入現實物品,搭建生活化教學情境,讓數學變得更加真實。在教學中。我給學生擺放糖果、餅干等生活中常見的食品,搭建出生活化教學情境。我給學生分發不同數量的糖果或者餅干,數量保持在10以內。之后讓他們自由和另一個學生組合,并運用加法進行計算雙方食品的數量。學生在情境中自由組隊,并一起計算食品數量,實際“觸摸”到了數學知識。同時,他們運用學習到的知識進行計算,計算能力也得到鍛煉。學生在實際中體驗,加深了對數學知識的認識。這樣,通過在課程中引入現實物品,使數學教學變得更加真實,學生受到啟發,開始嘗試從熟悉的角度去分析數學知識,也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
總結:
總之,小學低年級是學生學習的奠基階段,這一時期的教學要引起教師關注。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總結之前教學中存在的困境,然后利用現代教育資源優化教學方法,采用情境教學法靈活教學,使學生能夠時刻處于最佳的學習環境中。在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也可以發展他們的能力從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楊春華.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實踐分析[J].中國教師,2020(S2):4.
[2]馬蘭花.試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才智,2020(36):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