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金熔
摘要: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是每位教師終身培養的藝術。作為英語教師,首先要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通過教學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產生內在動機,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本文將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與城市小學英語教學進行對比分析,探討如何提高農村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農村小學;城市小學;英語教學;對比分析;教學質量
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是每位教師終身培養的藝術。課堂作為教師傳授知識的主要語境,是學生接受新知識最快、最多的場所。特別是對于農村學生來說,他們課后不接觸英語,沒有英語語言環境。此外,家長不能給予指導,只能在課堂上消化知識。因此,如何在短短40分鐘內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盡可能快、盡可能多地接受新知識,成為農村教師首先要考慮的問題。筆者在幾年的教學實踐、探索和反思中,積累了以下經驗,僅供參考。
一、農村、城市小學英語教育的不同之處
(一)受教育年齡不同
秉著“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原則及學校三年級才開英語課程的原因,大多數城市家庭在孩子還很小時就將孩子送到英語培訓班進行學習。城市里的孩子接觸英語比較早,因而在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習英語時就已經掌握了很多英語知識,教師也幾乎不用費多大力氣就能完成英語課程的教學。而農村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相對落后,幾乎沒有農村家庭在孩子很小時就將孩子送到英語培訓班進行學習,因此大多數學生在三年級之前的英語水平為零。在農村小學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付出比城市教師更多的精力與時間。
(二)教學條件的差異
農村小學的英語教育教學條件相對于城市小學而言較為落后。在城市小學,小學英語教學方式除了普通的教育教學方式之外,還會有外教課、Pad課堂教學、語音教室教學等各種教學方式。城市小學的公開課與教育集體探討活動較多,教師可以通過聽公開課和參加教研活動提高自身的英語教學水平。然而農村小學英語教學沒有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條件,英語教師的學習機會也沒有城市的小學老師多。
二、提高農村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
(一)打造有效課堂
要縮短農村小學英語教育與城市小學英語教育之間的差距,提高農村小學英語教學質量,關鍵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使得課堂教學發揮最大的效率,這是我們每一個農村英語老師努力的方向。因此,我提出構建有效課堂。有效課堂的構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首先,要愛學生,培養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民主和諧的英語課堂氛圍。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她,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可見愛的力量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多么重要。作為老師,我們不僅僅扮演著課堂上的那個用心上課的角色,下課后,我們要像父母一樣關心孩子,努力做到愛學生,用真心換孩子的真心。其次,課堂上,我們要注意培養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課堂教學時間有限。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集中和突出教學重點。在英語教學中,語言訓練是多方面的,包括聽說訓練、讀寫訓練。小學英語注重聽、說、讀的訓練和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因此,教師必須研究教材,找出每節課新的語言點,圍繞這些語言點緊密設計教學過程,組織課堂教學。
(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農村里的孩子初次接觸英語,會感到有一些陌生,有一些向往,教師要注重培養引導學生,使得學生從對于英語的陌生中走出來,對于新的一門學科充滿著期待與向往。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賴于興趣。”教學的實踐也證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不竭的學習動力。首先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主動去了解學生的興趣與愛好。這樣,在上課時候,教師就可以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導入新一課學習的內容。同時在課堂上也可以穿插入孩子們所喜愛的游戲方式學習和鞏固教授的知識。其次,可以改變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從而運用各種不同的教育教學模式,例如,用課本劇、游戲、兒歌的方式進行教學等等,小學生活潑愛動,善于表演,熱愛游戲,他們在這些教學方式的學習中毫不費力,而且學習特別賣力,可以充分地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把枯燥無味的教學內容改變成為chant,使得孩子們的興趣得到進一步的激發。
(三)完善作業設計
大多數農村孩子由于缺少父母的督促,缺少自制力,經常不會去完成老師布置的朗讀作業,而課后的朗讀作業對于英語作業而言是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我提出曬錄音朗讀的作業方式。班內每周例行舉行一堂朗讀欣賞課。以隨機抽取學號的方式播放孩子們在家朗讀的課文,讓大家一起欣賞,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選出“班級最佳播音員”。教師還可以打破傳統的作業布置觀念,把作業布置的自主權交給學生,我認為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孩子們英語學習的興趣,而且可以充分地體現孩子們英語學習的主體性地位。
(四)明確學習目標
在教學活動中制定明確的目標就顯得尤為重要。課堂上有了明確、具體、可操作的目標,教師才能“導”在關鍵處,學生才能“學”在點子上。“施教之法,貴在啟導,妙在開竅。”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設計者,主導著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充分發揮教師“導”的作用是促進學生“學”的關鍵。所以,教師首先必須因課而異,因人而異,設計既科學合理又靈活有效、針對性強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樂學、易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要多用肯定性的評價鼓勵、引導學生,充分調動學生脫口說英語的積極性。這樣,就使學生產生一種成就感,不再認為講英語是高不可攀,使學生覺得上英語課是一種精神享受,一種創造性活動,從而達到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三、結語
總之,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賴于農村英語教師的不斷研究,而研究存在于英語教學的各個環節。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尤其是在課堂上,學生學得好不好,不在于上課鈴響后耽誤幾分鐘,也不在于晚上整理成堆的作業,做成堆的試卷和練習。只要老師能充分利用課堂上的40分鐘,我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取得滿意的成績。
參考文獻:
[1]李仕敏.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專業能力發展危機與發展路徑——基于對廣東Z市的調查[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0(06).
[2]李娜,王玉秋.我國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中的困境及解決路徑探析[J].教師教育論壇.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