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娟
摘要:新課改后,教育部門要求學校教育必須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社會應用能力的提升,即教師要從素質教育出發,完善語文課堂環境,在教授語文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綜合素養。因此如何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已成為許多教師熱議的問題,筆者根據現有研究及小學課堂教學實踐,提出突出學生為課堂主體、開展拓展性教學、使用多媒體技術三方面小學語文教學上的建議以供教師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有效教學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后(以下簡稱“新課改”),教育部門要求學校及教師要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獨立思考的意識。然而,目前許多小學語文教師仍難以擺脫“填鴨式”教學的影響——只教授書本知識,沒有思想上的激發和情感上的體驗,學生缺乏學習興趣,難以集中注意力,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及課后習作的有效度,更不利于學生未來的全面發展。因此,筆者根據過往研究及課堂實踐,提出以下三方面的建議,幫助教師在新課改時代下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
一、教師適度參與,引導學生成為課堂主體
傳統語文教學環境中,教師占據著一節課堂的主要時間,是課堂真正的“主體”,而學生往往成為了機械式吸收的角色,仿佛只是簡單的“聽眾”,這也使得課堂學習有效性一直處于較低水平。因此,新課改后,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教授知識時以提出問題,引導思考和總結為主,讓學生真正升為課堂的“主體”,主動探索學習,掌握知識并解決問題。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善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游戲等教學手段,鼓勵學生主動思考,探索學習,解決問題,而教師則轉為引導學習,把控課堂節奏和秩序的輔助性角色。
比如,教師在進行四年級下冊《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課文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將班級學生分為一個個探究性學習小組,并提出“課文中出現了哪些你們熟悉的生活用品?”、“你在平時的新聞、動漫與閱讀中聽過納米技術嗎”等問題,要求學生自主思考閱讀后在小組內先進行討論,接著,教師再選派代表總結組內的回答,最后,教師還可在總結課文知識后引導學生重讀課文,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啟發。在“學生為主體,教師打輔助”的課堂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并達成情感體驗,提高綜合素養,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二、注重課外閱讀,開展拓展性教學
目前,在許多小學語文課堂上,許多教師仍只注重課文知識,對課外閱讀關注度不足,導致學生自身對閱讀重要性認知不足,亦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長期以往便會影響到語文學習的有效性。因此,教師要結合課本內容,開展拓展性教學,借助課本內可用的延伸點和資源,為學生設置課前閱讀與信息搜集,課后拓展閱讀與素材積累等課外教學任務。教師可在課堂開始前,安排學生自主收集作者生平、寫作背景等信息為個性化理解文章內容奠定基礎;也可基于教材選擇課外閱讀任務,安排學生進行整本書的經典閱讀;最后教師還可結合課文情節,讓學生依據某情節點進行相關文章閱讀或發揮想象力,進行情節續寫。同時,教師也要關注到不同年級小學生的學習特征,針對低年級學生,教師應選擇繪本、童話等課外讀物安排閱讀任務;針對中年級學生,則注重閱讀習慣的培養,幫助學生進行閱讀摘抄,學習文章結構及語言表達;針對高年級學生,教師可以引導其自主制定閱讀計劃,并注重對閱讀內容整體的理解和情感賞析,以及寫作技巧的學習。如教師在進行三年級下冊《守株待兔》課文的教學時,教師可在課后安排其他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的課外閱讀,如《刻舟求劍》、《葉公好龍》等,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提高其綜合素養。
三、善用多媒體技術,優化課堂教學氛圍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及應用,短視頻、音樂等多媒體內容越發豐富,小學生仍屬于較喜愛玩耍的階段,且生活經驗不足,對世界的認知有限,相比于語言和文字,這些花樣繁多的多媒體內容對學生有著天然的吸引力。因此,教師可以結合課堂教學主題,善用多媒體內容,調動課堂氛圍,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同時,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教學內容,能夠化抽象課程內容為具象的畫面,再加上教師適當的語言引導,就能使學生更輕松地理解課文中生澀難懂的語言和較為抽象的文章意象。因此,教師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多媒體工具。比如,教師在教授五年級下冊課文《威尼斯小艇》時,即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意大利威尼斯的風景圖片及威尼斯小艇實際行駛的視頻,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中“窄”、“行動輕快靈活”等形容詞句的視覺形象,同時也通過直觀的方式展現威尼斯“船夫”、“做禱告”、“青年婦女”等名詞和動詞的含義,幫助東方文化背景下小學年齡階段的學生更有效的學習這一極具西方文化氣息的課文。
結束語:
新課改要求學校及教師將重點轉變到素質教育,社會綜合能力的培養上去,小學語文教師即要及時響應政策要求,對傳統語文課堂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通過突出學生主體性、開展拓展性教學、使用多媒體技術等方式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度,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素養,培養綜合能力,全面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趙世鋒. 試論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A]. 四川省科教創客研究會.2021年科教創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四期)[C].四川省科教創客研究會:2021:3.
[2]薛志偉. 關于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探討[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8):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