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菲菲
摘要:新課程標準改革強調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但是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化學課堂教學多集中于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法,教師很難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進行了解,也不能為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提供機會。在此基礎上,筆者對當前高中生化學學科綜合素養的培養進行了思考,提出運用逆向思維等創造性思維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解題思維。
關鍵詞:創造性思維;解題方法;技巧
新課程標準改革方案的實行更加注重學生性和能力的提升,它不斷強調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與自我學習方式的生成,為學生積極向上、主動熱情的學習態度誕生奠定基礎。在此過程中,學生也會對問題內容進行深入理解,從而達到自我素養提升的目的。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采用創造性思維的應用能夠讓學生體會到一題多變的創新模式,有助于其實事求是學習態度的養成。
一、創造性思維在高中化學中的重要性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周一貫曾說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更能夠刺激學生學習主動性的誕生,有助于其實踐能力的誕生。因此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的基礎上運用創新性的教學思維更具教育意義。首先,該思維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掌握高中化學學習過程中的基本技能,從而進一步對化學學科的基本特點進行了解。其次,創造性思維方法的應用是基于不同類型學生不同發展需求的基礎上的,其更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具有促進作用。總的來說,創造性思維的應用是化學學科進行創新教育的主要路徑,同時也是新教育環境下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應用不僅要考慮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還要找到其與傳統教學模式的銜接點,從而更加有效地進行思維教育。
二、創造性思維在高中化學解題方法和技巧中的應用
1.逆向思維的應用
結合自身已經掌握的化學知識對化學習題的答案進行推理使學生解決高中化學問題的主要方法。因此,學生有必要對題目中的關鍵信息進行提取,找到問題解決的關鍵點并運用逆向思維進行思考。
以高中化學學習過程中常見的物質猜測問題為例,已知五種物質中均含有相同的元素,并且五種物質之間可能出現化學轉化。根據提示信息可得,五種物質中包含一種酸與兩種氧化物,剩余的兩種物質一種為單質,另一種為氣體,問單質究竟是哪種物質種類,A/B/C/D四個選項分別為氯氣、氮氣、硫與硅。此題目為高中化學的基礎練習題,若按照上述思維對該問題進行思考,解題過程的復雜程度相對較高,容易混淆學生的知識記憶點。采用逆向思維的解題方式,將A/B/C/D四種物質代入題目情境中進行逆向推理,學生將很容易得出最終答案。若單質為氯氣,那么其所對應的氧化物將難以實現上述反應,若假設酸為HCL,氧化物將很難得到。若單質為氮氣,其他幾種五只分別為氨氣、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在對氨氣進行催化氧化的條件下可以得到一氧化氮這種物質,但與氯氣進行反應得到氮氣并不符合推理結果。若單質為S,其他物質分別為硫化氫、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該物質之間所發生的反應恰好能夠滿足題目要求。這樣一來,原本內容復雜的題目難度將大大降低,學生僅通過簡單的推理與聯系就能夠得到正確答案,有助于解題效率的提升。
2.直覺思維的應用
直覺思維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需要學生首先具備足夠的知識儲量,通過課外練習等途徑對化學知識進行拓展與掌握;其次,學生的洞察力要十分敏銳。葡萄糖(C6H12O6)發酵可得到乳酸這一無色粘稠的液體,其具有易溶于水的化學性質。為了對乳酸的分子組成、結構進行研究,稱取0.9g的乳酸,在高溫的條件下使其汽化,此時乳酸的密度為H2的45倍。燃燒乳酸并使產物與堿石灰相互反應,發現堿石灰的重量增加了1.42g,且并沒有對硫酸銅的粉末顏色產生影響。繼續通入過量的石灰水,產生白色沉淀,其重量為1.0g。在已經增重的堿石灰中加入適量乳酸,產生448ml的無色氣體(標準狀況下)。通過上述描述對上述乳酸在不同狀態不同條件下所產生的化學現象進行思考,將其中所涉及到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寫出來。
3.著重求同思維的應用
求同思維是將某一材料作為解題的入手點,通過不斷探索對問題答案進行查找的解題方法。該方法的運用會使得學生逐漸深入到化學題目中,有助于一題多變技巧的掌握。例如,教師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可將相似種類的問題進行整理,讓學生在進行解答之前對問題具體內容等進行對比,觀察其所存在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還是以最為基礎的物質計算為例,若某混合物中含有銅和氧化銅兩種物質,總質量為100g,在與氫氣發生反應后,總質量為96g,問混合物中氧化銅的含量。CO與CO2的混合氣體中氧氣的總含量為30ml,在密閉容器中進行燃燒后,氣體總量變為34ml,讓學生對CO的含量進行計算。從內容上看,兩題目之間存有極大地相似性。基于此,教師可首先引導學生對反應物前后的變化關系進行具體思考,并據此與等量法相結合進行計算。
4.發展求異思維的應用
求異思想是擴散性思維的升級,在化學解題過程中不同題目所具備的發三點不同,教師可將各發散點作為解題關鍵點,引導學生對題目中所陳述的基本關系進行梳理。例如,某有機物為含氯的酯(C6H8O4CL2),該物質在稀硫酸存在的環境中容易發生水解反應產生兩種不同的物質A和B。其中B與A物質的量之比為1:2,在有機物D(C2H3OCL)氧化的條件下可得到A(C2H3O2CL,問A的結構簡式。思考方向不同該問題的解題方式也有所不同,比法、代數法等均可得出正確答案。用代數法求解需要學生對醛類、羧酸類的基本性質進行回顧,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對醛類與羧酸類物質之間的具體關系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更能夠體會求異思想的具體應用思路。基于此,學生在后續化學問題的解答過程中會更加善于思考,同樣有助于高中化學解題技巧的掌握。
5.活用轉向思維的應用
轉向思維與等效思維是相等的。很大程度上,該解題方法的應用反映的是學生思維發散的具體過程。該解題方法的應用能夠讓學生對未知的化學知識進行探索,學生能夠逐漸體會到化學學習的魅力,有助于學生化學學習思維的開闊。例如在已知氯化鋇質量的情況下加入密度為1.45g/cm3的硫酸使其恰好完全反應,此時溶液的質量并沒有發生變化,計算硫酸溶液物質的量濃度。剛剛讀完題目,學生往往很難找到改題目的入手點,且很容易將其中的關鍵信息混淆。此時,教師可引用轉向思維。眾所周知,上述兩種物質恰好反應會生成硫酸鋇沉淀。通過題目內容的讀取可以知道氯化鋇溶液與鹽酸溶液之間是等量的,且氯化鋇沉淀與硫酸溶液反應中的硫酸溶液質量與硫酸鋇溶液的質量也為等量關系。在了解上述等量關系之后,學生能夠逐漸找到問題入手點,從而掌握解題技巧。
6.守恒思維的應用
守恒思想是高中化學學習過程及解題過程中常用的解題方法之一,該解題方法運用的思想主要是物質變化過程中特定量并不會發生改變。該解題方法的運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化學解題的計算量,使得解題過程更加簡單。首先,學生需要對題目中的守恒關系進行尋找,并據此對計算式進行羅列。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原子間的中心組和,因此不論發生任何反應,物質平衡狀態都不會被打破。基于此,學生可根據題目的具體內容將生成物與反應物的總量、化合價升降總量等作為入手點進行思考。
結束語
綜上所述,創新思維在高中化學解題方面的應用使得化學習題本身的更加靈活、更加開放,有助于學生結題效率的提升,同時也使得解題過程更加簡單,這對于新課程標準改革要求的實現及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具有毋庸置疑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丹,劉旭虹,杜芳,曹恩強.基于創造性思維培養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創新審思與實踐[J].中小學教師培訓,2020(10):55-59.
[2]葉峰.淺論探析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24):88-89.
[3]楊海艷.高中化學教學創新教育實施初探[J].科幻畫報,2020(06):108.
[4]張敏.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20(06):37-38.
[5喻遠明. 創造性思維在高中化學解題方法和技巧中的應用[J]. 散文百家·國學教育, 2020.
[6]代文. 創新性思維在解題方法和技巧中的應用分析[J]. 高考, 202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