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春渝
摘要:初一是學生們升入初中的第一個階段,這一學段相對于小學來說會接觸到很多新的學科,而生物就是其中之一。生物在初一階段,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們認識地球上的各種生物和非生物,以及它們的本質和特點,幫助學生樹立熱愛自然,保護生命的意識。這一學科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在教學上老師們應注意教學方式,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
關鍵詞:初一;生物課堂;創設情境;行動探究
前 言:
新課標要求現在的教學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課堂中學生的參與度、活躍度,這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之前的“填鴨式”教育,要求老師們改革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一生物,是一個來源于生活,并以生活經驗為基礎的學科,所以在新課改的要求下,生物老師們應該由之前的教學主體變成教學主導,提升課堂的互動性和有效性。在課堂教學方式的不斷探索中,不少生物老師發現創設情境是生物教學中的一種有效方式,因此本文將就初一生物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這一教學模式進行探究。
一、初一生物課創設情境的概念和原則
在教學中,創設情境指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創造出利于學生學習的環境,在這種教學方式下,老師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引起學生思想和感情共鳴,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
在初一生物的教學中,創設情境需要遵循以下幾種原則,來實現生物教學的課程要求:
1.情境創設要具有指導性
創設情境的目的在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夠讓學生真正地融入課堂氛圍中,所以生物課上情境的創設要具有指導性。指導性指的就是老師設置的環節或者問題要對學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使學生能夠在內驅力的驅使下主動參與學習。
2.情境創設要具有真實性
生物這一學科所學到的內容本身就是我們生活中真實存在的,所以,生物課程的情境創設要盡可能的是真實的。如在學習細胞的結構這一內容時,老師們可以通過實驗讓學生親自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這一“眼見為實”的學習過程既提升了學生自己動手探究的能力,也加深了對知識的印象,是提高教學成果的有效手段之一。
3.情境創設要具有邏輯性
初一學生的教學理念應該是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的教學過程。所以在情境的創設上也要講究邏輯性。尤其在問題情境創設時,老師們如果上來就拋出晦澀難懂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們思考的積極性,所以老師們一定要注重創設情境的層次性,保障學生的學習能夠循序漸進,穩扎穩打。
二、初一生物課創設情境常見的方法
1.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學習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缺乏對知識的探究,只是被動地接受老師灌輸的知識,這樣的學習方式是危險的。學生在學習中,要通過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一過程強化學習動機。所以初一的生物老師們可以設置問題情境,由一連串的具有層次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
如在講“植物體的結構層次”這一內容時,老師們可以貼近學生的生活進行設問,以人為參照,設問我們人體具有什么樣的結構層次?然后推及到植物上,設想植物是不是和人類一樣具有細胞、組織、器官等這樣的構造呢?這樣由熟悉的內容設問導入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既可以鞏固之前的知識,也加深了對新知識的了解。
2.通過實驗操作,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能力
生物這一學科,是包含大量實驗探究的學科。所以初一老師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重視實驗的重要性,不能因為學生剛剛進入中學階段擔心其動手能力而放棄實驗教學。學生們只有通過實驗自己動手探究,才能發現學習內容的本質和特點。所以老師應該注重實驗情境的創設,課本中要求或者可以通過實驗操作的內容老師們便可以帶領學生去實驗室進行教學。在實驗過程中,老師注意加強學生的指導,做好示范工作,減少學生失敗的概率,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升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從而彰顯初中生物課的新奇和學科魅力。
3.創設生活情境,縮短學生與知識的距離
我們的生活中其實處處都有生物,生物這一學科和我們的生活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并且能夠讓學生們在生活實際中接觸生物遠比直接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實用得多。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們可以利用生物的這一學科特點創新教學方式。所以老師們在講生活中常見的物體知識時,可以創設生活情境,將生活中實際的東西拿到生物課堂上進行展示和觀察。如在講種子的結構時,老師們可以讓學生從家里帶菜豆種子,等到生物課的時候讓學生自己觀察種子,通過課本內容對比種子的結構。這樣生活化的教學能夠拉進學生和生物這一學科的距離,使學生感覺到生物其實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這樣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生物知識時便可以很好的利用和遷移,一定程度上也利于學生也不斷鞏固所學知識。
三、初一生物課創設教學情境的意義
1.有利于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
不管是哪種情境教學,都擺脫了傳統教學方式的局限性,使課堂更富有趣味。創設情境教學,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能夠融入課堂氛圍,并且能夠時刻緊跟老師的授課步伐,使知識掌握的更加牢固。
2.有利于學生知識的運用和遷移
初一生物通過創設教學情境能夠很好的展現課本前后內容的聯系,學生們可以通過對比發現內容與內容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并且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學生們可以明確問題解決的條件,這樣以問促答的形式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在情境創設中,學生們可以通過問題的思考,知識的對比來進行知識的應用和遷移,從而促進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3.情境創設可以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情境創設一定程度上可以將冷冰冰的知識變成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這種情境的創設可以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獲取知識,并且體驗生物的特點。在體驗的基礎上,學生可以產生情感共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結 語:
教學的過程包括各個環節,它并不是單一的,所以老師們應該巧妙地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初一生物作為一個貼近生活的學科,老師們更是應該從學科特點出發,在教學中創設不同的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師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周梅.生物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問題意識芻議[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8(12).
[2]高麗.生物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J].基礎教育研究,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