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雯
摘要:高中政治主要以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為根本目標,在正確政治方向的指導下發展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教師需要了解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具體要求,提升學生的政治認同感,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保障學生能夠在科學精神的指導下自主探索。案例分析以及簡單設問取得的效果比較明顯,教師需要組織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公共參與素養,確保高中政治教學能夠取得新的突破及成效。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引言
為了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學校開始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為核心目標,采取創造性的教學策略,圍繞時代發展的進程逐步提升學生的社會競爭力以及適應力。在落實核心素養教育工作時我國積累了一定的教育經驗,但是學生的主體差異性比較明顯,存在許多個性化的訴求。教師需要圍繞社會發展進程以及學生的終身發展需要,以學生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的培養為基礎,著眼于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具體要求促進教學活動的不斷創新。
一、高中政治核心素養
高中政治核心素養中所包含的要素比較復雜,每一個要素之間存在密切聯系,其中政治認同素養、科學精神、法治意識以及公共參與最為關鍵。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政治認同素養,確保學生能夠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積極接受優秀的中華文化,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下順利實現個人的社會化。公民科學精神的培養要求教師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基礎,了解國家、社會以及個人發展之間的相關性,保障學生能夠堅持正確的行為準則和價值判斷。在全面推進高中政治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學生法治意識的培養被反復提起,教師需要鼓勵學生主動學習法律知識,真正做到守法懂法知法用法,為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設作出綿薄貢獻,主動參與各種社會公共事務,逐步提升個人的核心素養。
二、高中政治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價值
目前高中政治教學改革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對于教師來說,一方面需要了解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要求,另一方面需要明確核心素養培養的核心任務及目標。首先,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有助于更好地回歸教學本質,體現教書育人的真諦及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價值觀以及道德品質。教師會根據學科教學的具體特點加強對社會問題的深入分析及研究,提升學生的政治認同,保障學生產生更多的思想共鳴。其次,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時學生的能動性較高,能夠實現全面成長及發展。教師只需要抓住關鍵階段,以創造性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為指導,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盡量避免教育教學的功利性,發展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最后,有助于全面提升師資力量,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教師會主動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在創新教學方法、總結教學經驗、改進教學理念的過程中實現與時俱進。
三、高中政治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1.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素養,教師需要主動引導學生大膽質疑,精心創設質疑氛圍,設置難度系數適中的教學任務,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及提升離不開個人的自主疑問,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鼓勵學生自主分析對比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優缺點,將與學科相關的問題融入課堂教學環節。以學生的理性思考和正確判斷以及科學解釋為依據,在合理選擇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及獨立思考意識,確保科學探究活動的有效落實。
2.精心創設探究情境
作為核心素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政治認同素養非常關鍵,教師可以主動創設適合學生自主探究的情境,了解學生的政治認同意識,明確政治教學的重要任務及目標。學生認知水平以及學習能力的綜合分析非常關鍵,這一點是開展探究性活動的前提所在。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一單元公民的政治生活》時,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探討情況以及溝通能力促進學生政治認同的不斷強化,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恰當引導。通過簡單的案例分析以及情境創設來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及認知,幫助學生自主探索,讓學生在政治認同素養的指導下自由發散。獨立精神的培養非常關鍵,教師可以引用不同的典型案例,深化學生對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的理解,在傳承文化、培養政治意識的過程中發展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
3.組織開展實踐活動
學生公共參與素養是基礎,教師需要了解這一工作的時實踐性以及理論性,圍繞學生的公共參與素養培養現狀促進教學實踐活動的有效落實,主動抓住公共參與的重要機會,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水平。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市場配置資源時,信息技術手段的整合利用最為關鍵,這一點能夠讓學生獲得更多參與公共活動的機會,教師需要設置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部進行自主探討,深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及認知,提升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讓學生在自主參與的過程中主動自覺地說出個人的不同想法。為了避免學生出現思維斷層,教師還需要實現及時反饋,掌握多種創造性的教學策略,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與學生進行溝通,保障學生產生更多的思想共鳴,這一點對學生公共參與意識的培養及素養提升有重要作用。
4.注重案例分析及研究
教師需要以學生法治意識素養的發展為基礎,進一步分析各種案例,了解高中政治教學的重點及核心。有的高中生缺乏一定的法治意識,對當前法治社會建設工作的理解和認知不夠充分,無法真正實現守法懂法知法用法。教師需要采取多種教學策略,結合學生在法治意識上存在的各種不足以及缺陷,通過相關案例的深入分析以及研究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知,避免學生消極應對。
結語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非常關鍵,教師需要意識到自身的重要責任,了解學生的法治意識、科學精神、政治認同以及公共參與,保障學生能夠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義核心素養的指導下真正樹立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論自信和道路自信,堅持正確的人生三觀。
參考文獻:
[1]張芬芳.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探索與分析[J]. 高考, 2020(18):2.
[2]徐國松. 試述高中思想政治課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基本策略[J]. 2021(2016-6):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