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盛沅
摘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提高小學語文趣味性變得越來越重要,同時也成為了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可以為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鑒賞能力奠定基礎,還可以為學生其他科目的學習創造有利條件。基于此,教師應當對趣味教學課堂的構建予以重視,并且善于從課堂氛圍的營造、多媒體教學模式的運用、小組合作教學的開展等方向入手,增強小學語文課堂上的趣味性,促進學生學習有效性的切實提升。
關鍵詞:小組合作;趣味課堂;代入感;視聽結合;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5-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喜歡趣味性的教學內容,這同時也對小學語文趣味課堂的構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中,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往往采用一種照本宣科式的方式開展教學實踐,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得到充分的激發,學習效率與質量也得不到提高。有鑒于此,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創新,注重良好教學氛圍的營造,通過增強學生的學習代入感、參與感、獲得感等,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
一、營造生活化課堂氛圍,提高學生代入感
小學語文趣味教學課堂的有效構建,有賴于生活化課堂氛圍的營造,在此基礎上有利于學生代入感的提升,同時也有利于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在情感上的共鳴。小學語文有其固有的特點,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具有密切相關性就是其中之一,這為生活化課堂氛圍的營造創造了有利條件。有鑒于此,教師應當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元素,在小學語文課堂與學生實際生活之間搭建一座溝通的橋梁,與此同時促進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提升,將學習語文知識、運用語文知識的理念落到實處。
例如,在學習《秋天的雨》時,這篇課文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之間有著密切相關性,有利于生活化教學方式的運用。本著“營造生活化課堂氛圍,提高學生代入感”的教學理念,我首先為學生做了語言式的課前導入,即“常言道:‘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那么你們對秋天的雨都有什么印象呢?會給人帶來怎樣的感受呢?聯系實際生活,學習這篇課文吧。”受此影響,學生聯想實際生活對課文內容產生了強烈的學習興趣。而后我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了深入的閱讀、理解、分析,學生產生了很強的畫面感,趣味學習得到了進一步的實踐。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模式,構建視聽結合課堂
小學語文趣味教學課堂的有效構建,還有賴于多媒體教學模式的切實運用,在此基礎上有利于視聽結合課堂的打造,讓學生通過視頻、音頻、圖片內容更好的學習相關的語文知識,感受語文課堂的樂趣。在現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多媒體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運用變得更加普遍,教師不僅可以將靜態的語文知識通過動態化的方式呈現出來,還可以利用圖文結合、視聽結合、情景交融的優勢,增強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
例如,在學習《大自然的聲音》時,這篇課文涉及到大自然的各種聲音,便于采用音頻和視頻的方式開展教學實踐。本著“運用多媒體教學模式,構建視聽結合課堂”的教學理念,我首先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了一段視頻,其中有大自然的春風、閃電、鳥鳴等,學生在視聽結合的環境中真切的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氣息,并且也產生了很強的學習興趣。在趣味的多媒體課堂上,深化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了多元化課堂的魅力。
三、開展小組合作教學,增強學生學習體驗感
小學語文趣味教學課堂的有效構建,同樣離不開小組合作教學的實質性開展,在此基礎上有利于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主學習能力與合作能力,使學生產生更為強烈的參與感。小組合作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有效運用,關鍵在于合理劃分學習小組、科學設置合作任務、交流討論的有效開展,進而促進學生學習參與感的增強,并且在結合互動式教學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在積極熱烈的討論中互學互鑒,增強教學趣味性,促進“語文學習共同體”的構建。
例如,在學習《不懂就要問》時,這篇課文有著很強的教育意義,對學生積極開展交流討論十分有利。本著“開展小組合作教學,增強學生學習體驗感”的教學理念,我首先根據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與主觀意愿,引導學生組成了若干個語文知識學習小組,對課文中主人公所表達的主旨思想進行交流討論。在此基礎上,學生在閱讀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對于“不懂就要問”開展了深入的討論與交流,這不僅深化了學生的思想認知,還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調動了自主學習能力與合作學習能力,實現了學習效率與質量的飛躍,也將趣味教學的理念落到了實處。
總而言之,增強小學語文教學趣味性不僅是落實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培養提升語文學習效率和質量的需要。基于此,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對趣味課堂的構建予以重視,善于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積極性的調動、有效性的提高,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學習語文知識的快樂,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徐巧.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高效自主課堂的策略[J].小學時代,2020(02)
[2]周美芳.趣味閱讀讓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豐富多彩[J].學苑教育,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