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璞
摘要: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想和行為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這一階段對他們的言行進行良性引導,有助于完善學生的人格,引導學生養成正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此,本文也將以初中生的成長為切入點,從雙減政策出發,分析在雙減政策引導下,初中體育課程改革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夠給相關教學工作者帶來一定的參考和幫助,僅做拋磚引玉之用。
關鍵詞:雙減政策;初中體育;課堂拓展;方法分析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5-
引言
在素質化教育和新型課程改革深入發展的大背景下,當下國家在宏觀上對學校課堂的要求相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顯的調整和轉變,不再以簡單的理論知識背誦為本位,而是更加強調能力的延伸和拓展,這種變化也給教師的創新提供了更加鮮明的思路。體育作為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磨練學生心理品格和意志的重要基礎,在這種情況下也應當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視和關注,特別是就初中生來講,要尤為強調課堂教學的有效拓展,進一步豐富實踐的內涵與意義。
一、分析雙減政策的基本內涵與價值
早在之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就針對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作業設計做出了全新的探討和論述,而且也針對學生的減負出臺了全新的意見,文件的頒發也充分顯現出了國家對學生身心健康的關注,為雙減政策的落實提供了有效的參考和幫助。這里所說的雙減政策,主要指的是對課后服務的完善以及對校外培訓機構的限制,目的是要讓學生真正回歸校園,保留學生法定節假日休息日的活動空間和余地。除此之外,雙減政策也針對學科類和非學科類的培訓做出了說明,這也就意味著,藝術和體育這些非學科類的發展,需要在素質化教育的課堂中占有一席之地,由此來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發展學生的身心健康,讓學生可以靈活的開發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個人潛力。總的來說,雙減政策的落實,能夠為學生體育課堂的設計注入更多的生機與活力,為學校的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初中學校都沒有真正認識到體育實踐的重要性,只是盲目的讓學生訓練一些基本的動作,然后再檢查他們的體測成績,這種按部就班的方法不能真正切合學生的身體規律。同時,很多教師把自己當做課堂的掌控者和支配者,他們完全憑借主觀臆斷和歷史經驗來設計課堂內容,忽略了學生的個人意愿和思想,這也導致學生產生了審美疲勞,滋生出了抵觸和厭惡的情緒。在新的歷史時期,雙減政策的落實能夠幫助教師更新自己的理念和思維,真正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意義,對原有的課堂作出再次的創造與延伸,激發出學生的內在驅動力。
二、分析初中體育課堂拓展的方法和措施
(一)做好課前的延伸性準備
在雙減政策的引導下,學生的課余時間變得更加豐富,所以他們可以花費更多的時間在體育項目上,而學校提供的課后服務,也讓學生的活動空間變得更加自由,他們可以充分利用節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來參與不同的體育鍛煉,積極的發展自身的體育技能。因此,體育課堂的改革也必須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和腳步,必須要做好課前的延伸,讓學生可以感受到學科的活力與蓬勃生機。例如,在學習與乒乓球有關知識的時候,很多學生已經在課后參加了乒乓球社團,或者是參與了校外乒乓球培訓,他們的訓練水平已經超過了課堂學習的范圍,然而部分學生在之前卻完全沒有接觸過這項運動。因此在實踐的過程中,已經學會的同學會失去興趣,沒有接觸過的同學又會產生自卑心理,滋生出抵抗的情緒。因此,教師在正式開始授課之前,就要先做好延伸和準備工作,必須要統計班內參與體育項目訓練的學生人數,研討不同項目的單元教學計劃,對不同學生主體的課時發展方案做出分類,這樣可以凸顯出學生之間的差異,引導他們不斷靠近自己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可以全面的吸收知識和技能,加深對重難點的印象和理解。
(二)做好課堂手段的拓展
教師不能只是把自己當做掌控者和支配者,要從講解示范,機械練習的模式中脫離出來,從小組合作,任務交流,互助學習等多個角度出發,進一步拓展課堂的手段,讓學生可以獲得更加充足的情感認知,教師只需要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問題即可,剩下的就是要讓學生燃起解答問題的興趣和熱情。例如,在訓練體操肩肘倒立的時候,教師在課前就要引導學生通過書本或者是互聯網的途徑查詢資料,然后在課堂上重點講解肩肘倒立的概念以及肩肘倒立的技能[1]。并把班內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引導小組成員進行討論和練習,集中智慧去解決共性的挑戰,教師可以適當給予幫助和點撥,但最終目的還是要發揮出團隊的力量。當小組成員的探究告一段落時,學生已經大致了解了肩肘倒立的概念,而且也認識到這一動作包含的基本姿勢。在正式展開演練的時候,學生要保證兩個手臂壓撐地面,兩腿筆直向上,兩手撐于腰背的兩側,肘關節向內夾緊,由于學生對這些基本的知識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認知,所以他們在練習的時候也會破除更多的困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育規則意識
體育項目的教學大多都與比賽存在密切的聯系,既然是比賽,就蘊含著競技性的元素,必然會牽涉到各式各樣的規則[2]。所以教師需要讓學生形成規則意識和紀律意識,進一步保證運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維護學生的身心健康。例如,在籃球教學的時候,學生如果不掌握基本的比賽規則和技巧,他們的訓練場就會變得十分混亂,失去球的掌控權。如果在短跑練習的時候,學生沒有系統的學習規則,那么他們就很有可能因為搶跑而失去比賽的能力,會因為跑出跑道而被取消比賽成績。所以,教師需要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認真解讀比賽的規則,掌握好比賽的技巧,這樣才可以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取得更加優異的名次。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持續性推動初中體育課堂的拓展和延伸是合理且必要的舉動,這是提高學生思辨能力的應有之策,也是培養學生韌性和意志品格的有效措施。本文通過課前的延伸性準備,課中的合作探究,規則意識的培養這幾個角度,論述了初中體育課堂延伸的主要方法,充分結合了雙減政策的基本內容,尊重了學生的話語權和主動權,具有理論上的合理性與實踐上的可行性,能夠作為教師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 趙建生.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體育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 灌籃, 2021(11):2.
[2] 王洪發. 開展陽光體育,打造高效課堂——小學體育教學初探[J]. 課堂內外:教師版(中等教育), 20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