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靜
摘要:在減負增效背景下,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為學生布置相關作業時,要適當地減輕學生做作業的負擔,增加學生可支配的自由時間,讓學生實現快樂學習。教師需要對以往作業布置方法和理念進行有效的改進和創新,以減少學生學習壓力為主來為學生進行作業的布置,從而能夠激發學生對小學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保證學生靈活地運用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基于此,對“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如何減負增效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減負提質
引言
“雙減”政策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有效揭示素質教育的內涵及本質。教師則需要結合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關注學生的學習基礎,著眼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訴求主動改革教學模式,優化教學內容。學生的作業完成時間控制最為關鍵,教師需要靈活利用多種現代化的教學策略,分析學生的學習能動性,靈活利用喜聞樂見的教學策略來引導學生,鼓勵學生,讓整個課堂變得趣味十足,這一點對“雙減”政策的落實以及小學數學教學改革都有非常關鍵的影響。
一、革新教學理念,加強專業培訓
教學理念決定一個教師是否能掌握最新的教學方法,設計科學的教學過程。所以,教師一定要加強自身的學習,領會新課改的指導精神,如今的新課改要求是要為學生減負和提質,那么教師就要鉆研這其中所涉及的相關理論實踐,才能深刻了解相應的概念內涵,做到為小學數學教學減負與提質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教師要認識到教學的首要目標是讓學生能有更好地成長,是德、智、體、美、勞的全面提升,而不是只為了培養出一個又一個的做題機器、流水線上的“數學人才”,因為這完全違背了當前的教育宗旨——以學生為主體,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因此,教師一定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以學生的自主積極性為核心,思考以更好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才是對新階段教學理念的正確認知,同時,教師還要認知學習新課改的具體內容,才能從中認識到減負提質的重要性,以及研究相關方法的可行性,去創新和實踐自己的新教學方式,才能理解減負提質的內涵需求,更好把握學生應有的學習方向,讓他們輕裝簡行,無壓上陣,而這一切,需要教師鞏固理論認知,提升專業實踐能力,才能有效實行。
二、增強作業的趣味性
在減負增效背景下,教師要增強數學作業的趣味性,要認識到作業的形式不僅僅是練習題這一種形式,還需要開展多樣性的課后活動,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進行良好的鍛煉和培育。比如,在為學生講解了有關平行四邊形不穩定性的知識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四根木棒擺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并且考慮如何增加一根木棒起到一個良好的穩定效果,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能夠進行創新性的學習。又如,在為學生布置有關“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這部分作業時,教師可以增加一些動手操作的課后作業:(1)要求學生回家之后尋找家中長方體和正方體形狀的物品并記錄它們的特征;(2)要求學生用尺子測量家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長寬高,并且做好記錄;(3)要求學生選擇家中的物品作為原材料,在家長的幫助下切割出一個標準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總結兩者的異同。教師在向學生布置完這些任務之后,要鼓勵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深入體會所學知識,加深對相關知識內容的印象。這有助于豐富學生的學習情感,也有助于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
三、創新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的創新十分考驗教師,教師則需要在總結經驗教訓的過程中加強與同行之間的合作,注重對創造性教學方法的合理利用以及有效拓展。其中小組合作教學取得效果較為明顯,對學生的知識學習、技能提升以及合作意識的培養有重要影響,數學教師需要融入更多的游戲化元素,關注學生的學習天性,通過玩游戲的形式來幫助學生自主吸收知識,保障不同教學方法都能夠實現有效創新。很多學生學習能動性高漲,能夠對所學習的數學知識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教師則需要利用這一有效契機,適當拔高教學難度,讓學生跳一跳就摸著,這一點對體現學生的主體價值,實現多種創造性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及利用有重要影響,教師還可以開展游戲比賽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參與的過程中不斷發揮個人的特長及優勢,真正掌握適合自己的數學學習策略,主動為小組任務的實現做出不斷努力、堅持不懈。很多學生能夠全程參與,個人的核心素養也得到了提升。
四、優化教學平臺,打造智慧課堂
很多學生對于多媒體課堂都不陌生,有的學生回家還能接觸到電腦和手機等等,能夠在釘釘群里看到釘釘課堂。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領會數學知識學會舉一反三,可以利用教學平臺達成教師和學生智慧的溝通。這是一種新的教學創新形式,也是一種智慧課堂,良性打造的方式能夠實現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多學生都特別喜歡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學習,認為非常有趣,在各個教學環節之內都能選舉和組建個性化的教學資源。比如,在課前教師可以利用微視頻或者圖片進行課前預習,利用多媒體展示小學數學的預習內容完成課前預習還可以打卡,檢驗學生的預習過程。而在上課的時候,教師也可以利用豐富多彩的多媒體或者PPT課件,借助探究工具實現動態的知識展示,幫助學生總結知識探究的規律,并且能夠實現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使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達到一個更高的高度。最終教師還可以進行總結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總結各個小組的探究結果,實現網絡中闖關小游戲的實踐應用,利用APP進行一些知識的考驗。這種方式比平常的照本宣科更加有意義,能夠形成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教師也可以自主編輯試題,上傳到學習平臺,學生通過APP搶答,在競爭精神的引領之下檢測了個人學習成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師應考慮是否為學生減輕數學課堂中的學習負擔和心理負擔,通過創新教學的方法來提升數學教學和學習的質量,才能為學生鋪開一條康莊大道,讓他們在數學教學中愜意遨游,以輕松、愉快的心態來面對數學知識,并主動、積極地獲取數學知識,迅速提升自己的數學核心素養,這才是減負提質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楊勇.小學數學如何減負增效[J].試題與研究,2020(12):12.
[2]郭超.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做到減負增效[J].文理導航(下旬),2020(03):36+39.
[3]萬哲紅.小學數學教學的“減負增效”[J].數學大世界(下旬),2020(0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