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楚璇
摘要:義務教育的普及,兒童受到教育的機會也逐漸增加,學生出現厭學心理的情況也隨之出現。如今,很多小學生并不喜歡上學,對待學習沒有興趣和動力,甚至有的學生厭惡學校和教師,不愿意進入學校。本文將以社會、學校、家庭為方向,來探討學生出現厭學心理的原因,以期幫助學生消除厭學心理,陽光成長。
關鍵詞:小學;厭學心理;策略研究
引言:
小學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初始階段,也是學生成長進程的必經之路。小學的適應與否,對學生后續的學習和發展有著深遠影響。但是如今,出現厭學問題的小學生越來越多,這些學生對學習有很強烈的抗拒情緒。要想幫助小學生消除這種消極的情緒,我們就應該從小學生的角度出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實現身心健康。
1小學生厭學問題的心理分析
1.1社會信息量復雜,影響學生學習認知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電子設備也逐漸在普通家庭中普及。但是小學生自控能力不強,過早的接觸這類電子產品,容易沉迷其中,從而無心學習,導致學習成績低下。再者,網絡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復雜,小學生的心智還在發育階段,并不能對其中的信息進行甄別,這就容易導致學生被其中不良信息誘惑,從而出現攀比、自大等不健康的心理。另一方面,由于小學階段的孩子本來就玩心重,再加上如今社會有些人鼓吹“讀書無用”,兩者疊加之下,小學生對學習新知識的欲望就會急劇降低。另一方面,逐漸對學習產生抵抗情緒,出現厭學心理。
1.2教師在課堂管理過程中忽視學生感受
由于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在對小學生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文化課成績而忽視學生的主觀感受。有些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機制過時,還停留在文化分數看優劣的階段,動輒對于成績不好的學生冷眼相待。小學的年齡階段正是需要關注的時候,在教師不當的管理方式下,容易使學生心理不平衡,從而失去對教師授課內容的學習興趣,把學習當成束縛自己的枷鎖。教師在管理學生中對學生不能一視同仁,長期發展下去,不僅容易使學生產生心理問題,也容易導致學生的成績滑坡,從而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
1.3家長大量報輔導班促使學生學習
有些父母對孩子期望值很高,希望孩子的學習成績能夠名列前茅,所以會占用孩子的休息時間,給孩子報大量的課外輔導。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能力有限,并且孩子天性活潑好動,家長不顧及孩子感受,占用孩子的休息時間,雖然孩子成績有可能提升,但是這種行為也加深了學生的負累,使學生出現厭煩心理。學生在學校中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周末時間也不能放松,在家長的期待之下只能不停學習,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容易不堪重負。這樣的情況持續下去,容易使學生出現壓抑情緒,從而產生厭學心理,導致學習效率下降,不利于學生長遠發展。
2小學生厭學問題的解決策略
2.1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營造良好的社會學習氛圍
社會應該加強正確價值觀的導向,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幫助學生轉變厭學思維。雖然現在的生活中電子設備無法避免,但是相關部門也應該加強對網絡的整頓,對網絡有害內容及時進行清理,加強對圖文、影視等方面內容的審核,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使網絡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社會相關人員也應該充分利用文化資源,經常開展文化活動,比如組織藝術展、博物館體育館等文化場地的參觀,促進學生審美、人文知識和體育素質方面的提高。改善社會風氣,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學習的價值,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認知,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狀態。
2.2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更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思想,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對于成績不好的學生,教師也應該保持平常心,一視同仁,在輔導學生知識的同時,發掘學生的閃光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再者,教師也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及時和學生進行溝通,解決學生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教師應該及時更新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方式,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多用舉例和問答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課堂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成績提高,從而消除學生的厭學心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3改變家庭教育方式
父母應該放下好高騖遠的教育方式,制定符合孩子現階段的學習目標,幫助孩子查缺補漏,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小學階段,家庭教育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父母應該注重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孩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認知。例如在平時,家長可以和孩子進行一些互動游戲,注重拓展孩子的多角度思維,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從而實現孩子的全方面發展。
結語
小學生產生厭學心理是由于多方面所造成,一時之間難以消除。因此,家長也應控制學生電子設備的使用,幫助學生形成更好的生活習慣。學校應該擴展關于心理健康的課外活動,充實學生的課余生活,給學生適當的休息時間。另一方面,在小學生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應針對學生特點制定教學計劃,教學過程中共對學生的心理情況多加關注,消除學生的厭學心理,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慧紅.小學生厭學心理現象分析及策略研究[J].魅力中國,2020(22):154.
[2]賈絮博.小學教學中學生厭學情緒的分析與調控[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1(13):71-73.
[3]孫秀林.小學生厭學心理現象分析及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