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萍萍 肖成寶
摘要:運算是小學數學學習中最關鍵的環節,運算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它不僅是一種基礎技能,更是一種核心素養,是小學數學學習的基石。運算能力是指運算方式的選擇、運算法則的使用以及運算思路的調整等。本文通過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探究,來闡述運算能力在數學學習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的運算;教學方法
引言
小學數學教師對于“數的運算”教學內容非常熟悉,但一些教師對“數的運算”教學并不是特別重視,在日常的教學中,想當然認為只要學生能夠學會、掌握、正確地運用計算方法就可以了。介于“數的運用”在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中所占的地位非常的重要,因此,不僅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數的運算”進行正確的理解,還應該熟練地掌握運算的技巧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進行簡便運算。基于新課改對數學的教學目標進行了修訂,因此,良好的數學教學方法對于學生提高數學的學習效果和提升學生的綜合發展能力,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對于有效的教學策略的研究意義重大。
一、影響學生數學運算能力因素分析
(一)主觀因素
學生缺乏對數學運算的興趣是影響學生運算能力的因素之一,數學運算對小學生的數學邏輯提出了較高要求,對于活潑好動的小學生而言,數學運算題目顯得太枯燥了,所以,相當一部分小學生對數學運算缺乏興趣,導致在學習中對數學運算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在教學中筆者發現,雖然教師與家長都反復強調了“打草稿”的重要性,而且大部分學生也都有數學草稿本,但仍有部分學生在分析與解答數學問題時過于自信,較少甚至幾乎不使用草稿本,直接進行計算;另外一部分學生在解答數學問題時一味追求“效率”,隨意打草稿,字跡潦草,有時自己也無法辨認字跡,導致學生難以及時發現運算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也未能及時進行糾正,造成學生運算正確率不高。
(二)客觀因素
影響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客觀因素主要有教師、數學學習工具以及家庭等多個方面的因素。在教學中,一部分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仍習慣使用傳統教學方法,學生在課堂上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有的教師在教低年級學生“四則運算”時,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及便于學生記憶,讓學生背口訣,在數學運算過程中也只是讓學生套口訣、套公式。這種教學方法雖然可以讓學生快速解決眼前的數學問題,但學生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對學生后續的數學學習是不利的,使部分學生到高年級使用更為復雜的運算方法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時總會出錯。在課堂上,數學教師向學生灌輸課本知識、講解后,再讓學生進行課堂練習,部分題目基本與課本上的題目一致,只是換了個別數字,但一部分學生還是會出錯,這就是教師的教學方式出了問題,未能從根本上讓學生理解數學運算蘊含的原理,而只是機械地背誦了口訣,但不能將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所以一旦換了出題方式,仍會頻頻出錯。
二、小學數學“數的運算”教學策略
(一)培養良好的運算習慣
培根曾提出:“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痹诂F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在學習中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付出了很多的財力和精力,因為一個良好習慣的形成對成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一個良好的計算習慣對于一個學生的計算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而良好的計算習慣又包含書寫的習慣、讀題、審題的習慣、驗算的習慣等。良好的書寫習慣可以讓學生避免計算的失誤;良好的審題習慣則可以讓學生快速解題,并提升解題的正確率;良好的驗算習慣則是計算結果正確的保障。因此,教師在數的運算教學中,應該在教授課堂知識的同時,重視對于學生在運算習慣方面的培養,目的是為以后的數學更高層次的學習夯實基礎。
(二)啟動情境教學模式
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情境教學的模式受到學校教師的推崇與喜愛,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利用情境教學的模式,在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基礎上,提高了教學的效果,進而達到培養學生深度學習的能力。在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勇于提出問題,在提出問題的基礎上,教會學生正確解決問題的策略。所以,教師要在尊重學生身心特點的基礎上,創設符合該階段學生思維發展的情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繼而留下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供學生提問和解決問題,給學生提供一個獨立思考的環境和空間,進而促進學生不斷地探索相關的知識。通過讓學生抓住提問的機會,使學生能夠將自己的看法表達出來,將自己在學習中的疑惑提出來,進而在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循環小數一節的教學中,當教師提出1.4÷0.14商為多少時,學生提筆就會算,也會很快得出答案,但當教師提出100÷3商為多少時,學生計算后,怎么也得不出答案,學生就會有“到底該如何計算才能得出正確答案”的疑問,當學生陷入這樣的困惑時,教師適時地為學生解答疑惑,從而順理成章地提出循環小數的教學內容,如此,學生則會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這部分的教學內容。
結束語
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要求學生掌握課本知識的層面上,而是需要重視對小學生思維能力與綜合素質的培養。運算能力作為數學學習的基本能力之一,需要引起小學數學教師的高度重視,注意根據知識的學習難度、小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各自學習特點,因勢利導、因材施教,確保每一名孩子都能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生自身的興趣、教師的教學方法以及家庭環境都會影響學生運算能力的養成,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創新教學手段,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積極尋求與家長合作開展家校共育,助力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提高與成長發展。
參考文獻:
[1]顧志偉.小學數學“數的運算”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與評價,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