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琪
摘要:數學學習活動本質上是數學思維活動,數學語言是數學思維的工具,因此掌握數學語言是有效開展數學學習活動的重要基礎之一。要把數學語言的學習和學生的數學知識緊密結合起來,將其作為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更好地鍛煉了學生思維的組織性、邏輯性和正確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語言;培養
前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新形勢,廣大教師能把握大方向,重視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學習,培養學生的信息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的能力,貫徹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但是,對學生數學語言訓練重視不夠,導致學生講數學、表達數學的能力較差。為何要重視數學語言的培養?由于語言和思維的發展緊密相連,愛因斯坦曾說過:“一個人智力的發展和其形成觀念的形成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語言。”交流與理解數學活動實質上是數學思維的活動,而數學思維的表現必須通過數學語言來實現,所以不能忽視學生數學語言文化。
一、學習數學閱讀和數學語言
要真正理解這一點,必須學習有關的數學術語和符號,根據數學原理分析邏輯關系。同時,數學也有它的準確性。每一個概念、符號和數學術語都有其確切的含義。所以,閱讀數學需要仔細地閱讀,并認真思考。假如真想好好學習數學,達到數學素質教育的目標,讓數學不再覺得很難學,我想應該著重強調數學閱讀。實際上,這是一個很簡單的事。閱讀大量書籍的人也會這么說,相對于閱讀較少的人,他們的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相對較高。
二、在教師影響下形成數學語言
由于兒童模仿能力強,教師的數學語言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語言。所以,教師的語言要做到準確、簡明、清晰、連貫、邏輯性,對學生的數學語言產生正面的影響。
舉個例子:44×25=?一個簡單的乘法運算定律。有一種計算方法是:44×25=11×(4×25),把一個數44分解為兩個數的乘積(11×4),然后應用乘法結合定律。在做完這些后,讓一些學生復現這種計算,并提出類似的問題讓他們自己討論。在結束后,可提問學生,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呢?這樣不但能使學生鞏固這種算術,還能給學生提供語言訓練的機會,使數學教學的課堂轉變為輕松的氣氛,讓學生說,教師聆聽,也培養學生的思想。舉例來說,還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40+4)×25。
三、使用多種形式開發學生數學語言
1.小組討論。在課堂上,小組討論是常見的方法。每個小組,選出組長和記錄員。若在學習中有困難時,可邀請學生分組進行討論,討論后邀請組內的一名成員進行匯報。通過這種方式,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說和去聽別人說些什么,他們都有機會在少數人面前發表意見,又能在全班同學面前發表意見的機會。從學生的觀點出發,積極思考、傾聽、組織、靈活運用新舊知識,使學生有充分的熱情主動學習。同時,不斷提高課堂的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同桌交流是一種很方便的溝通方式,也是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表達觀點、培養語言技能的有效途徑。尤其在新課中,學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要及時總結。比如,名數之間的關系法:2米6厘米=()厘米,學生可以說:2米等于200厘米,200厘米加6厘米等于206厘米。通過同桌之間的交流,使學生掌握數學思路,互相借鑒,靈活運用,從而達到學以致用。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也可以在同桌的帶動下,逐漸學會正確的溝通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3.學生總結。課堂總結既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又能清晰地回憶本課要點。學生的表達能力雖然有限,但只需要正確引導,學生就能進行正確總結。舉例來說,在學習了小數的對比后,在這節課結束時,可問學生:“你們從這節課上學到了什么?”在學生回憶完本課之后,學生們舉手發言,甚至那些不愛說話的學生都很活躍。盡管有的學生用詞簡潔,但卻抓住了本課的重點,這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也發展了學生的數學語言。另外,在課堂上進行有規律、有重點地總結,能夠提高學生的分析、歸納、歸類等邏輯思維能力,達到綜合教育的目的。
4.在實踐中強化數學語言。語言是思想的外在表現,是思想的物質形態。在語言表達的同時,知識的內化和相應的智力活動也在內化。所以在教學中應注重實際操作。在學生動手操作的時候,需要讓學生用數學語言描述操作過程,把表達學習和思維過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大腦的理解與實際操作和口語表達相結合,以獲得知識加深理解。比如,在“分數的初步認識”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分數的概念和意義,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操作,用紙張進行折疊:讓學生把一張紙折成四折;然后再觀察;讓學生多觀察不同的劃分方法(總共有多少部分?各部分的大小是多少?);畫圖:畫四分之一,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再進行思考:展示涂色的紙,思考怎樣用分數表示;最后再說:讓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分數的意義如何表達等。這樣,用實際操作激發學生的數學語言的反思與表達,不僅能加深學生對分數含義的理解,而且能在培養和發展學生數學思維的同時,驗證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使學生有條不紊地敘述操作過程,豐富了學生的認識,強化了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
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給每一個學生提供了表達的機會。與此同時,學生在表達自我時會獲得一種愉悅感,這也是一種表達自我的需要。
四、結論
綜上所述,數學語言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教學任務,不是一蹴而就的。數學語言為學生提供了進行數學交流的機會,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建立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促進了學生后續的數學學習。
參考文獻:
[1]付毳.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培養[J].學苑教育,2017,(15).
[2]陸思聰.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J].小學生(下旬刊),2017,(9).
[3]何春梅.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J].基礎教育研究,2017,(10).
[4]陳海霞.低年級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J].數學大世界(上旬),2021(09):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