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山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可以極大地促進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和能力的提高,對于目前新課改的一系列要求起到了呼應的作用,是提高小學生綜合語文能力發展的重要的途徑。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小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加強語文核心素養能力的培養和訓練,科學有效地創新組織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給小學生營造出更加具有高質量的富有吸引力的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08-010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8.048
一、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審美情趣教育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審美情趣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借助語文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審美情趣的教育,可以說發揮了小學語文這門學科的優勢。語言文字傳承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瑰寶,而在我們的語文學習當中,語言文字是我們主要的學習對象,而且語言文字作為信息,價值觀,文化等內容的載體,本身也具備優秀的審美教育的功能。特別是古人的作品在結構用詞、造句等方面都非常講究,一般都會經過反復的推敲,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在視覺方面也會非常工整。在語文學科中,教師帶領著學生所學習的這些對象都具有非常顯著的美學元素。能夠入選到小學語文作品當中的現代文作品也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可以給人帶來美的享受。
(二)審美情趣教育滲透的建議
借助這些課文的教學,要讓學生首先關注文章所采用的結構以及行文的方式,能夠發現其中的別出心裁,也能引導學生將這些技巧和策略運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當然,我們對學生進行審美情趣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要透過表象抓住本質,在思想內涵方面進一步升華。雖然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閱歷較淺,對于課文所傳遞出來的人文價值觀的美好難以品味,但是教師要善于引導和啟發,讓他們把課文所描述的場景和故事與自己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僅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語文學科自身的意義,而且更重要的是對他們的思想價值觀進行正確引導,讓他們學會區分善惡美丑,在現實生活中也能夠借助語文學科所傳授的知識和標準做出正確的選擇。因此,對于學生的審美情趣的培養,實際上也包含了不同的層次,教師要結合著課文的具體內容,由淺入深地逐漸展開審美教育。
二、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度閱讀
(一)側重加強閱讀和預習策略的運用
語文學習的對象主要是語言文字的各種組合,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充分借助這些文本內容對學生進行深度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想價值觀領悟教育。大量的課外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語文知識,培養正確的人生觀。首先,課本是我們進行語文學習的首要教材,教材中入選的課文都是名家名作,無論在語言的使用還是思想價值觀的滲透方面都是佳作,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從教材出發,帶領學生深入閱讀教材,研究教材甚至模仿教材。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著學生首先通過朗讀的方式,對課文本身有總體概括式的了解,產生基本的認知印象。正如古人所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教師要帶領著小學生利用各種碎片化的時間進行朗讀,也要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特別是在課文學習之前,可以要求小學生進行預習,而預習主要是安排具體的朗讀。這樣的過程讓學生主動解決課文當中自己不認識或不理解的詞字。隨著朗讀次數的增加,學生會由表入里,對課文本身所表達的含義產生更多的思考和探究。
(二)注重文本閱讀中學生的經驗激活
在深度閱讀的過程中,小學生會被喚起與作者文中所描述的經歷類似的經驗,這樣的感受讓小學生對閱讀本身產生了更多濃厚的興趣,所以,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思考主動性和歸納總結能力。這些都離不開深度閱讀的活動,而深度閱讀需要教師做好設計以及相應的鋪墊,通過教學的各個環節,把學生的學習引入更深的層次,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文本閱讀本身給了學生更多主動投入積極思考的學習的經驗,讓他們對閱讀本身也會有更多深刻的認識。文本是學習的重要的對象,小學語文教師自身也要重視對于文本的理解加工,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從文本中有更多的收獲。
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經典文化教育
(一)語文教學中經典文化教育對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的價值
學生的成長過程必然離不開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用優秀的經典文化來滋養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這也是我們小學語文教學的應有之義。特別是在當前這樣一個外來文化無孔不入,多元價值觀并存的大環境之下,人們對于人生價值的認識,經常存在著矛盾和沖突,這也會給小學生成長發展帶來極大的影響和干擾。在我們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存在著很多的經典文化的故事,尤其當小學生學習某個成語的時候,這個成語背后就可能包含著一個非常經典的故事,因此,教師在給學生講故事的過程中,學生會不知不覺地接受了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的教育。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精心錘煉自己的故事語言或者配合一定的圖片、音樂和視頻。這些方式都更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與此同時,也提高了對學生進行經典文化教育的效果。
(二)抓住經典文化價值觀教育的本質
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這些經典故事逐漸地向學生滲透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特別是尊老愛幼,熱愛祖國,誠信友善等美好的價值觀,都可以通過一個個經典的故事讓學生產生思想上的認同和行動上的效仿。小學生在這樣濃厚的文化氛圍當中,也能夠逐漸地認識到自己的成長和發展需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讓他們成為一名熱情友善,對社會對集體有價值有貢獻的人。所以,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核心素養教育也離不開對學生的思想價值觀的正確引領,而這些也正是小學語文學科非常擅長的部分。小學語文教師通過語言、表情、動作等傳遞出積極的理念和情感,這樣才能讓文化價值觀的教育產生更加深入人心的效果。所以,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堂課程,讓小學語文課堂成為對小學生進行正確價值觀引領的重要陣地,發揮小學語文教學的綜合功能。
四、培養學生嚴謹踏實學習的習慣
(一)培養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教育不僅在于傳遞知識,更重要的在于育人。教師要在授課的過程中逐漸地讓學生認識到良好的學習習慣多么重要,而且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生今后的個性品質發展密切相關。教學實踐表明,如果小學生有好的學習習慣,那么他們一般能夠有更好的成績,而且在今后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中也能夠表現出勤奮扎實的特征,這可以讓他們在生活工作的各個領域都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二)加強思想認識教育和行為習慣培養教育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工作,要讓學生認識到知識的學習需要積累,需要有一個長時間的儲備、醞釀并且產生成果的過程。為了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讓他們思想上產生認同,并且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列舉實例的方式讓他們產生鮮明的對比,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選擇學生當中自己的例子更有說服力,可以請那些成績比較穩定,比較優秀的學生分享自己平時是怎么學習的,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其他的學生獲得更多有價值的方法和策略,從而對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行調整。當然,從具體的課文學習中,學生經常也能收獲一些好的方法,而且教師在介紹課文創作者的背景信息的時候,也能夠讓學生獲得一定的啟發。很多的人之所以成名,實際上也與他們常年持續不斷地投入鉆研密不可分,所以,要讓小學生相信勤奮的價值和力量,教師在給學生做出評價的時候,也要更多地引導學生做出學習成效和努力之間關系的評價。應盡量避免用學生聰明,不聰明,對學生的成績進行點評。
(三)提高教師自身核心素養教育專業水平
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和成長,總結以往教學中的經驗,認識其中所存在的不足,小學語文教師要在核心素養培養工作過程中融入創新的理念和實際的行動。要持續推進核心素養的教育和課改工作,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作為主導者還需要認識到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影響了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教師必須要采取合理的解決措施,并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性,從而讓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有效的培養。從教師的角度出發,聯系學生成長發展的特點和學習方面的特點,教師要明確語文這門學科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來說可以起到哪些作用,要發揮學科自身的優勢特長,有所側重地開展核心素養的教育培養工作。
總之,在核心素養思想的影響之下,小學語文教師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教育也要有所側重,特別是要注重發揮學科自身的優勢特長,對小學生進行文化價值觀以及良好學習行為習慣的教育培養,要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提高他們在學習中的主動性,也讓他們從良好的習慣中有更強的獲得感,讓學生相信勤奮的價值和力量,為今后的成長和發展打下扎實的知識和品格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安新.淺談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思考[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6).
[2] 周菊霞.探究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研究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6).
[責任編輯 張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