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莎
摘要:習作是學生表達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綜合應用的具體表現,教師在引導中年級學生開展寫作教學時,倘若能使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大膽想象,那么就可以引導學生基于不同角度分析寫作內容,輕輕松松地寫出一篇好文章。本文綜合探究小學語文教師在指導中年級學生在寫作教學中巧用思維導圖的具體策略,希望能夠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提升學生寫作能力,強化學生文學素養。
關鍵詞:思維導圖;中年級學生;寫作指導
引言: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提出,語文課的最終目的為:“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就是說要讓學生擁有獨立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可是要形成這種能力,絕非易事,老師必須能找到“門道”才行。實踐證明,教師在習作中指導學生巧用思維導圖,可以使學生對文章的寫作主題具有更為充分的了解,幫助學生科學梳理寫作思路,進而保障學生能夠進行更為輕松有效地寫作,強化課堂教學效果。
一、巧用思維導圖,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四年級是作文剛剛起步的階段,學生普遍害怕寫作文,在傳統的習作教學中,通常是由教師引導學生先審題,確定本次習作的主題,然后幫助學生設置題目,接著給出寫作范文,總結寫法,最后要求學生根據題目進行寫作,在這樣的指導下,學生絞盡腦汁,寫出的作文千篇一律。為了對該種情況進行科學改善,教師需要合理應用思維導圖,對其習作教學進行合理創新[1]。在引導學生審題、設定寫作主題和題目之后,教師可以利用插畫、符號、圖形等多種思維導圖形式,利用思維導圖的便攜性,形象性,直觀性,美觀性和創造性,向學生展示本次習作的關鍵詞,層層深入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想象和聯想,通過圖片、線條、色彩、字體等圖形語言刺激學生左右腦,使教學活動和學生心理特點有效結合,強化學生思維發展,對學生寫作興趣進行有效激發。我們不難發現,思維導圖讓學生在習作前,對全文有了一張“全景圖”。這張“全景圖”幫助學生明確了“寫什么”、“怎么寫”、 “用上哪些詞句使文章生動” 等等,這樣一來,學生思路清晰、詳略得當。
二、巧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恰當選材
小學中年級學生寫作文除了東拼西湊湊夠字數外,還有一個重大的毛病就是不會選材,造成作文離題或者偏題,丟分較多。每篇作文都具有明確的寫作要求,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訓練學生學會選材,先訓練學生學會審題,明確本次寫作的主旨,進而設定與寫作中心點有關的素材。長此以往,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能夠自覺畫出放射性思維,從而實現思維導圖的有效形成,進而保障學生在寫作前胸有成竹。此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準確選擇中心詞,然后根據中心詞大膽想象,并在每一級分支中用關鍵詞進行記錄,這樣,學生在選材時具有更廣的選擇性。例如,教學生以父母的愛為主題進行寫作,可以引導學生從生活、學習等方面分析母親的關愛,在具體教學中,還需要引導學生敞開心扉,確保學生能夠利用思維導圖列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情感,然后對其寫作內容進行科學篩選,縮小寫作范圍,以小見大,最后進行習作事例的選擇,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巧用思維導圖,強化習作教學延伸
中年級學生的寫作能力相對較弱,在寫作時經常會出現寫作思路混亂的情況,針對該種情況,教師可以結合課文教學內容,引導學生自由發揮對故事進行續寫和改寫,加強平日小練筆。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習作練習時,片段式教學法的合理應用可以使課堂教學內容得到充分延伸,教師在進行延伸素材的選擇時,可以和課文內容有效結合,針對學生創作思維選擇故事情節,引導學生對故事結尾進行改寫,確保能夠對學生思維進行科學引導,使學生積極表達個人看法[2]。學生在進行小練筆前,教師先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對文章的結構導圖進行合理指引,指引學生了解習作方向,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素材,啟發學生打開習作的思路。例如,在開展《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教學時,教師結合教學目標進行思維導圖板書引導,使學生對童話故事的主旨具有充分的了解,引導學生改寫文章中小女孩的命運,基于人物命運進行情感導入,幫助學生繪制出思維導圖,結合現代社會生活環境,在保障故事環境,地點,時間,人物等因素的同時,引導學生發揮個人想象力,想象小女孩發生的其他故事,同時,還可以進行其他故事要素的合理補充,確保學生能夠進行豐富的聯想,對學生進行有效啟發,改寫故事內容。
四、巧用思維導圖,優化學生語言表達
中年級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受到寫作主題的約束,部分學生在進行作文寫作,文章內容缺乏形象性和生動性,而思維導圖可以使新舊知識實現有效融合,強化學生寫作能力,使學生習作實現語句優美,語句流暢,條理清楚,結構完整。因此,教師需要為學生寫作創造廣闊空間和有利條件,使學生在寫作時的約束得到有效減少,鼓勵學生創意表達和自由表達,引導學生對其思維導圖進行科學完善,讓學生學會如何應用各種修辭手法,使學生習作語言生動形象起來。例如,可以在思維導圖上添加排比,夸張,比喻,擬人等,使文章語句具體生動,同時還可以在思維導圖旁邊記錄寫作中需要應用的好詞,佳句或名人名言,除此之外,還可以指引學生細致觀察,運用“五感”寫作手法,加入細節描寫,如:人物的神態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活動描寫等,這樣可以使文章充實生動,主題更加突出,令作文血肉豐滿。
五、結束語
小學教師在實施習作教學時,巧用思維導圖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引導學生恰當選材,強化習作教學延伸,優化學生語言表達,幫助學生科學梳理寫作思路,確保學生能夠進行更為高效的寫作,從而實現學生寫作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推進現代教育發展。
參考文獻:
[1]吳騭霞. 借助思維導圖,讓寫作充滿"魔力"——淺談思維導圖在六年級作文教學中的運用[J]. 教育界, 2020(26):2.
[2]徐桂旋. 利用思維導圖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作文的能力[J].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沖刺, 2019(1):1.
(注:本文系湛江市赤坎區中小學教育科研“十三五”規劃課題《思維導圖在小學中年級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2017ZJCKYB047])
幫助學生對其習作思路進行科學梳理。通過合理應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對其習作內容進行合理規劃,使學生能夠迅速把握習作要點,輕松愉悅地圍繞中心內容展開寫作。就整體教學實踐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