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杰
摘要:我國教育事業一直在不斷的探索改革,在新課程改革推動的過程中,非常重視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要求教師樹立生活化教學理念,關注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這樣學生會更容易理解接受知識,也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初中物理教師在開展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應該靈活應用生活實例,引導學生探究規律,要加強物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還可以布置生活化課后作業,有效擴展知識領域,這樣初中物理教學質量一定會得到提高。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模式;初中物理;有效性
引言
初中是學習物理的基礎階段,打好物理基礎對學生高年級的物理學習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初中生一般都處于思維發育期,如果教學物理的時候沒有充分引導學生的興趣,學生對物理學科沒有任何興趣,就很難打好基礎。教師要創新教學模式,以引導學生思維為主,激發學生的探知欲,讓學生能夠主動提問,積極探索物理的奧妙。新課程改革大力倡導生活化教學理念,初中物理教師也要是轉變落后的教學觀念,深刻認識到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加強對生活化教學模式應用的研究,從而提升物理教學有效性。
1 目前初中物理教學中生活化教學存在的不足
第一,生活化教學模式未得到充分理解和應用。雖然教育改革在不斷推行生活化教學,但還是存在很多缺陷,難以得到實際應用。很多教師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太深,對新型的生活化教學方式理解不到位。而且教師一個人要應對幾十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無法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溝通,缺少了教師有效引導,但如果只靠學生自己摸索物理與生活的聯系,則效果也不好。
第二,教學脫離實際生活,不利于學生深入學習。對于教學活動的開展,真正目標不只是讓學生掌握課本知識,更要通過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促使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但當前初中物理教學卻嚴重脫離實際生活,教師只是灌輸講解教材內容,學生陷入了題海戰術之中,沒有將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這不利于學生深入學習,只能機械化的理解和記憶知識,更加無法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1]。
第三,教學資源利用率不高。因為物理涉及許多實驗課程,通過簡單的物理小實驗,能夠讓物理知識更加形象化,讓學生能夠充分理解。當前信息技術發達,各類電子產品也成了時代主流,應用到物理教學中能夠很好地將抽象的物理知識變得形象化。但是目前我國初中物理的教學資源還是以課本為主,其他教學資源的利用率低下,很多偏遠山區的物理實驗器材不健全,網絡不發達,各類視頻教學資源無法有效應用,嚴重影響教學效率。
2 生活化教學模式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2.1靈活應用生活實例,引導學生探究規律
為了讓學生理解物理學與生活的聯系,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加入一些常見的生活實例,讓學生根據課程總結,探究物理規律。在學習“光學作用”這一課時,會學到凸透鏡與凹透鏡內容,很多學生會混淆兩種鏡面的成像規律,完全分不清物體形成的虛像與實像,教師就可以引人生活中的一些實例。凸透鏡是折射成像的,能夠形成倒立、正立,縮小、放大的實像與虛像,我們人類的眼睛視網膜結構相當于凸透鏡,能夠形成實像。而且凸透鏡能夠會聚光線,生活中常見的放大鏡、投影儀和照相機等都有著很廣泛的應用。如果將放大鏡放到太陽底下,再放一張紙,通過太陽光折射,放大鏡的光線會聚焦起來,長時間就會引燃紙張,這是生活中最基礎的物理知識。所以生活中的玻璃窗戶,和其他長期暴露在陽光下的鏡面,都不能選用凸透鏡制作。人類創新發展都要參照一些事物特定的物理規律,將其應用在生活中,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因此生活化教學是提高物理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方式。
2.2加強物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物理學規律比較抽象化,一般都是通過物理實驗來探索基本規律的,但是由于現代物理實驗器材不完善,很多教師對物理規律操作不熟練,學生動手實驗的機會太少,也無法深人理解物理知識。如學習“電路圖”的時候,電路圖如何正確地連接開關,才能保證線路的正常運行,這就要運用到電阻開關實驗器材.教師帶著學生動手接電路開關,讓學生理解為什么電路運行的規律,這樣在生活中出現- 些電路問題,學生也能夠判斷是哪個部位的電路出現故障,及時反饋給電路維修部門。要落實生活化教學,必須加大教學實驗器材的投資與完善,讓初中生都能夠親自操作實驗,切身感受物理的規律與奧妙.充分與生活中的物理規律聯系起來,從而鞏固記憶,提高學習效率。
2.3布置生活化課后作業,有效擴展知識領域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布置課后作業是一個重要的工作,在當前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教師也應該對課后作業進行適當的調整,在生活化方面進行精心設計,在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有效擴展知識領域。在對課后作業布置的時候,不但要包括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還要融入生活化練習題,這樣學生會理論知識產生更加深刻的學習印象,可以進行牢固的掌握,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4]。物理實驗教學非常重要,但是當前基本都是課堂上演示實驗,或者直接多媒體課件播放模擬,學生很少有機會和時間真正的動手參與操作,所以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的時候,可以設計實踐類作業,要求學生搜集生活中的常見材料,自主動手設計物理小實驗,比如玩具車研究物體的運動和力,這樣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一定會更高,也鍛煉了動手操作能力,通過在課外搜集獲取信息資料,最終擴展知識領域。
結語
萬事萬物發展都有其特定的規律,物理學原于生活,同時也作用于生活。教師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可以將枯燥復雜的物理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同時積極引導學生發現物理學的規律,并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學生就會感受到物理學的趣味和奧妙,課堂教學效率也能得到明顯提高。
參考文獻:
[1]楊海榮.拓展生活化教學空間,建構高效課堂[J].教書育人,2020(13):19.
[2]劉海成.生活化教學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研究,2020(9):104-105.
[3]王漢林.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9(2):81.
[4]江英.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策略淺談[J].教育研究,201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