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娟
摘要:新課程理念目前得到了大力的倡導,非常關注學生學習的參與性、自主性和實踐性。在這樣的背景下,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就需要進行相應的改革,教師要明確理解新課程理念的內涵,革新傳統教學模式,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更多地關注學生能力、情感等多方面的發展,培養語文核心素養。具體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閱讀教學的人文性,培養學生精神品質,要注重閱讀教學的自主性,激發閱讀學習興趣,還要注重閱讀教學的差異性,提高閱讀教學效率,這樣的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才會實現真正的改革進步。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
引言
農村由于教學環境、教學設施、教師理念、學生自身素質、家長素質等方面的限制,使語文閱讀教學工作面臨一定的障礙。特別是新課程理念的貫徹,對家長來說對子女教育的重視程度是一種挑戰,對教師的教學習慣和行為更是一種很大的挑戰,需要農村學校和教師切實重視起來,深入鉆研教材對傳統語文閱讀教學的改變,加強教學改革探索,優化開展閱讀教學指導,努力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促使學生提高語文綜合水平。
1 新課程理念的內涵
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是新課程改革的出發點,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技能是新課程改革的中心任務。新課程理念立足于對學生學習潛能的開發,立足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強化,其主張教師應不拘一格,從傳統的課堂中走出來,以開放包容的胸懷積極進取。通過開放的教育資源引領學生的知識和情感,努力成為課程的開發者和研究者,而不是書本的奴隸。新課程理念在教學內容、學習方式、課堂模式等多方面都有很強的指導價值,其既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和考試成績,也主張評價的多元性,比較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包括學習情感、學習態度、學習行為的變化[1]。對于學生來說,新課程對學生的要求是理智的好奇心,強烈的求知欲,以及刨根問底的探索精神、批判精神、懷疑精神,也就是不唯書、不唯師,而是要建立自己的評價體系,把知識學習和文化學習轉化為個性特征和人格特征,進而成為個人的教養。
2 新課程理念下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
2.1注重閱讀教學的人文性,培養學生精神品質
語文是一門文化學科,更是一門人文學科,新課程理念既注重語文學科的知識性,又注重語文的啟迪價值和教育價值,是涵養學生的內在精神品質,幫助學生成為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的重要教育內容[2]。新教材特別注重對立德樹人的引導,很多篇目是重要的素質教育內容,對于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注重人文性的滲透。比如《司馬光》《雷鋒叔叔你在哪里》等課文,閃爍著人性的光輝,教師除了要進行字詞語句的分析、課文大意的講解之外,還要注重啟迪學生,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抒發閱讀感悟,或者進行讀后感的寫作。在閱讀《富饒的西沙群島》《美麗的小興安嶺》等課文時,教師可以帶領孩子們來到美麗的田野,泛著漣漪的水邊,巍峨俊秀的高山之下,感受祖國山河的美好,讓學生拿起筆對大自然進行描繪,在這樣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這正是新課程理念的重要內涵。
2.2注重閱讀教學的自主性,激發閱讀學習興趣
農村小學生的學習依賴性較強,但是除了教師之外,可以求教的對象少之又少,這給學生的自主閱讀帶來了很大的問題。但是同時也未嘗不是一種機會,因此可以利用農村教育資源不豐富的這種特征,變劣勢為優勢,激發學生的閱讀潛力[3]。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需要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充分了解學生的年齡特征,改變以往以講解為主的授課模式,而是要通過教學方法的創新運用,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他們在閱讀中更加積極和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在根本上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新課程背景下,情境教學法得到了迅速的推廣應用,通過對教學資源的真格和運用,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與傳統上的直接讓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和思考相比,更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促進閱讀教學質量的顯著提高。例如,在《坐井觀天》課文的閱讀中,這是一篇趣味的寓言故事,小學生很喜歡讀故事,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活動,創設游戲化的教學情境,學生扮演青蛙、小鳥,還可以創新加入其它小動物,這樣通過游戲表演營造了自由活躍的教學氛圍,學生會認真閱讀并積極參與游戲,能夠取得良好的閱讀教學效果。
2.3注重閱讀教學的差異性,提高閱讀教學效率
農村小學生由于生活環境、家庭環境以及天賦等方面的不同,使得他們的閱讀能力呈現出很大的差異。一些學生閱讀流利、充滿情感,一些學生的閱讀生硬呆板。對于學生的差異,教師有必要在閱讀教學中施行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對于優生,教師可以給他們提供更多閱讀材料和內容,拓展他們的閱讀視野,提升他們的文化和思想感悟。對于后進生,教師不能歧視,而是要耐心引導,贏得學生的尊重和好感[4]。比如,可以采取優生幫助后進生的方式,讓優生和后進生同桌,或者讓優生在放學之后輔導后進生的閱讀作業,和后進生一起閱讀,糾正后進生在閱讀中的不足。教師經常考查后進生的閱讀情況。在閱讀課堂上,教師可以給優生和后進生規定不同的閱讀任務,設置難度不同的思考問題,讓后進生有成就感,讓優生有挑戰性。針對那些對閱讀缺乏興趣的學生,教師要在閱讀教學形式上加以創新,鼓勵他們多參與、多交流,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愛護,借此提升他們的學習自覺性。
結語
總之,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教師要對傳統上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進行改變,運用能夠引起學生閱讀興趣的新型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增加閱讀量,幫助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技巧,通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一定會顯著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龔冏.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完善路徑探究[J].江西教育,2018(27):49.
[2]王敬平.如何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J].西部素質教育,2019,5(4):227-228.
[3]王桂華.新課改下農村小學開展語文閱讀與寫作整合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8(15):101.
[4]王艾寶.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