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摘 要:素質教育對于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全面發展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就從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入手,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談談小學數學的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思維能力;策略;分析
引言:
小學數學教學中,思維能力培養作為教學的重點難點,是數學教師最容易忽略也恰恰是最重要的工作。素質教育要求下,數學教師必須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思維能力培養,培養學生的良好的數學思維。
一、小學生的思維特點
(一)小學生直觀形象思維能力比較強
小學生本身就經驗少,年齡小,其思維更多是以自己的固有經驗和認知為基礎的,簡單來說,就是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建立在自己見過、知道的基礎上的。其次,從小學生的思維習慣中來看,其更喜歡一些直觀性的內容,對于這些直觀性的印象,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也會更高。例如,小學生更喜歡七巧板游戲,是因為其中一些正方形、長方形等型狀物體都是小學生見過、摸過的。結合小學生的直觀思維能力更強的特征,在數學思維能力培養中,教師額可以從這個角度切入,簡化呈現數學知識,幫助小學生輕松理解數學知識點,加深學生的數學學習印象。
(二)小學生抽象概括能力比較弱
同時,很多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也會出現掌握不了概括的竅門或者技巧的現象,導致他們對概括能力無法很好的利用。在數學學習的時候,像無頭蒼蠅一樣。一旦學生的學習方法掌握不到位,很容易就會影響學習效果,甚至導致學習毫無頭緒,記憶混淆,影響數學學習效率。此外,很多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也知道要使用概括能力這一概念,但是卻并未將其運用起來,或者在應用方面存在嚴重的誤解,割裂所學知識點與其它計算、數形、定義等等之間的關系,不重視方法的應用。長此以往,數學學科素養無法達到很好的培養效果,數學核心素養培養存在欠缺,學生的歷史學習發展必然會受到影響。
(三)小學生有效思維時間比較短
要知道,小學生本身年齡小,自控力弱,導致他們無法在課堂上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的集中,容易出現注意力被影響等現象。根據科學研究,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大多在15分鐘內,有效思維時間比較短。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師需要根據科學時效,合理安排教學計劃,科學規劃課堂時間,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一確保學生的注意力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積極性、主動性。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加強直觀教學,培養學生興趣
相比數學學科本身要求較高的抽象思維能力,小學生本身最為突出的就是直觀形象思維能力,二者之間存在一定的沖突,而教師,就是實現抽象思維和直觀形象思維之間的轉換的紐帶。所以,數學教師需要在數學課堂上,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靈活設計,加強直觀形象思維培養的開展。在數學教學中,結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以小學生的數學興趣為出發點,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對教學內容進行簡化設計、趣味化設計、形象化轉化設計……以求達到直觀教學的目的。
例如,教師可以對一些數學概念、定義、定理、公式等,將其專業的數學語言變換一種語言表達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或者形象的案例進行說明,幫助學生理解。如對于分數的概念,很多小學生都感覺比較陌生,那教師是否可以將分數概念替換成一個具體的物體,如1/6,就代表一個披薩切成6份,其中1份就是1/6;或者在學習“圓錐”的時候,小學生對圓錐形狀還不太熟悉,教師可以借助一些實際生活案例,如帽子、屋頂等,既能加深小學生的印象,又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引導利用直觀觀察的方法和技巧,透過數學知識的專業知識層面,看透數學本質,發現數學規律,以達到促進學生理解、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素養的目的。對于小學生來說,只有借助于一定的觀察、實踐的學習,才能夠在直觀的形象認知中,逐漸形成聯想和想象,進而促使抽象思維能力的形成,以及在此過程中,逐漸鍛煉獲得各種推理、概括以及創新的能力。
(二)創設和諧氛圍,培養動手能力
在素質教育要求下,小學數學教學不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點的理解和解題技巧等的掌握,還要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尤其要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對此,教師在課堂上,就要適當的轉換自己的身份,轉向課堂的引導者角色。在數學課堂上,適當的走下講臺,和學生融入一起,以平等的姿態去對待學生,以飽滿的熱情為學生營造更活潑的課堂氛圍,促進師生、生生的良好溝通,進而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為教師的針對性教學提供參考。同時,在和諧的氛圍之下,激活學生的活躍度,讓學生動起來,積極性提高起來,在課堂上,積極參與,熱情洋溢的配合課堂活動。展開一些動手、動腦等活動。
如在學習在“米和千米”的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尺子,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對物體進行測量,讓學生親自動手參與測量的過程,使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深化對“米和千米”概念,理清“米和千米”的相關知識點。甚至,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動腦思考,測量身邊的一些物體的數據。在引導學生動手實踐展開測量實踐的同時,還能夠清晰的使學生正確掌握相關計算轉換單位與比例。如此,借助于動手實踐教學,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參與熱情,鍛煉學生的時實踐用思維。
(三)精心設計教學,激發求異思維
數學思維中有非常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就是求異思維,也叫創新思維。學生對于數學教材、教師、權威等的質疑,會深刻反思出學生的自主思考與創新,是一種比基礎層面和拓展層面更高的數學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利用課堂教學設計,讓學生在教學中多思考、善思考,并大膽質疑,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發展和突破意義重大。
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多采用一些啟發法、發現法、探究法等的教學方法手段的影響,尤其是面對學生的疑惑、困擾的情況的時候,教師應該抓住機會,運用一些舉例引導、旁側敲擊、舉一反三等的方式,引導學生步步突破,最終找到突破口,化繁為簡,解決數學問題。同時,利用舉一反三等方式,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養成愛動腦筋、愛思考的拓展性思維習慣,提高學生的數學探究意識,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新思維。例如在一些復雜的數學問題中,往往一道題有著多種解題思路,教師可以從多個角度啟發學生自主探索,幫助學生形成多樣化的解題思維。尤其是對于一些典型的數學問題,可以對其多種解題方式進行對比教學,分析其思路異同,幫助學生舉一反三,展開數學思考,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的發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要注重學生的數學知識點的學習掌握,還要注意培養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以思維培養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石思妍. 核心素養觀下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途徑分析[J].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9(3):2.
[2]馬玉梅. 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 速讀(下旬), 2019, 000(005):73.
[3]劉穎. 玩透"數學實驗",提升數學思維能力--以小學數學"空間幾何"領域為例[J]. 求知導刊, 2020(21):2.
[4]王麗平.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探討[J]. 兒童大世界(下半月), 2019, 000(006):62.
[5]蘇振惠. 創客教學模式下小學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