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遠立
摘要:伴隨素質教育的持續推進,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開展中,也需充分注重對學生個體素質的引導及培養,從而促進個體思想道德素養的提升。尤其在立德樹人的教育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站在個體角度看問題,讓學生得到思想道德修養的全面提升,需要每一位小學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進行深思。對此,文章主要分析當前小學班主任管理現狀,并就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工作新思路進行探析。
關鍵詞:立德樹人;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思路;問題
在學生的求學生涯中,小學是十分重要的求學階段,在這一求學階段,其重要性不僅僅體現在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與積累,同時更在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及對待事物的正確看法。在當前新課改不斷推行下,小學階段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也逐步得到了小學班主任教師的充分重視,對于小學生而言,環境影響是對其行為及認知影響最為關鍵的因素,因此班級管理將會對學生學習成績及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產生直接影響。對此就要求小學班主任積極樹立新的教學及管理理念,合理創新小學班級管理新思路。
1 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落實現狀
首先,德育教育仍有不足,我國教育體制目前仍以應試教育為主,因而對學生評價的主要標準即為學生的考試成績,教師及家長對學生關注更多的也是成績。在小升初期間學生也要面對升學考試,這就導致小學階段的教育重心往往偏向于對學生文化成績得到培養,而德育教育相對不足。具體來說,目前部分小學校并未設置德育相關課程,即便設置也多為表面工程,實際上多為其他科目替代。如此一來,則導致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難以有效落實發展[1]。其次,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家長間的交流溝通有所不足。在既往班主任管理中,其與家長的溝通主要以學生成績問題為主,家長關心的也一般只是學生的成績,針對班級管理、班風建設并不涉及。如此則導致班級管理缺乏指錯、改正的標準及反饋機制,班主任只能單純地以自己的想法進行管理,很難及時發現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最后,細節管理不足。在以往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中,由于教師及家長均更注重學生的成績,因而實際涉及班級管理的細節較少,只要不出現影響學生成績的問題班主任一般不會進行深入管理。但小學生又是感情較為脆弱的群體,其內心較為敏感,因而一旦在班級管理中存在著一定的細節問題,而班主任沒能及時進行解決、安撫,則可能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一定陰影,甚至導致學生出現負面情緒,對其健康成長造成不利影響。
2 基于立德樹人視域下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新思路探析
2.1 開展豐富靈活的班級活動,強化班級凝聚力
在優秀班集體創建中,班級凝聚力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同時其也是促進班級管理工作實效提升的有效措施[2]。因而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開展中,應積極采取有效策略,促進班級凝聚力的提升。而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其正處于求知欲膨脹階段,具有探索世界的強烈好奇心,針對這一情況班主任在管理工作開展中,就可以將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來,如此一來不僅能夠促進班級管理工作樂趣的提升,吸引學生的參與,同時也能夠有助于促進班級凝聚力的提升[3]。
例如在開展班級管理中,可組織學生們開展拔河比賽。首先,需組織班級同學聚在一起,進而將全班學生依據力量、體重、性別及學生的自主想法分為兩組,然后由小組成員自行取組名。實際活動開展中可建議學生選擇體現集體力量及團結的詞匯,如眾志成城、齊心協力等。其次,由小組選出一名組長,在拔河過程中由小組長帶頭喊口號,口號要喊的響亮,同時,口號的內容要與勝利、加油等有關,如“眾志成城,無堅不摧”、“人心齊,泰山移”、“齊心協力,爭取勝利”等等。再次,在實際比賽開始前,由班主任教師給出“開始”號令,進而示意兩個小組的學生開始拔河。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提示組長帶頭喊口號,同時做出手勢指導兩組學生向各自的方向用力,如此,則能夠看到兩組學生均卯足了勁,一邊喊著口號用力,一邊用力地拽繩子。可能整個比賽在幾分鐘的時間仍難以分出勝負,但越是這樣學生們的斗志也就越得到了激發,小組成員間的協力配合也愈發得到了體現。可見,在這樣的比賽活動進行下,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精神的振奮,同時在班主任教師的引導及帶領下,還能夠最大限度促進班級凝聚力的增強,讓學生們充分體會到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2.2 組織開展精彩的主題班會,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價值取向
在班主任工作開展中,主題班會的召開也是有效的管理策略,同時也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有效途徑[4]。對此,在小學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中,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精彩紛呈的主題班會,進而引導學生積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如在實際班會活動開展中,可組織進行“感恩,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具體來說,可做如下設計:首先,以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捐肝救子媽媽”的采訪視頻或汶川地震中相關救援人員的圖片,然后讓學生結合圖片及視頻講講自己的感受。在這一過程中,有的學生會說“看到了暴走媽媽的不容易,以及為了救孩子的迫切心情”;有的學生會說“看到了救援人員的奉獻精神”;看到了“大災無情人有情”。其次,還可以帶領學生欣賞《奇跡的名字叫父親》、《春水》等關于感恩的散文,然后引導學生思考“何為感恩”“我們應該感謝誰”這樣的問題。再次,拋開視頻、圖片及文本內容,讓學生們思考生活中的故事,講一講自己身邊值得感恩的故事,然后鼓勵學生在班級同學面前進行講述;然后問大家“你們愛自己的爸爸媽媽嗎?”“敬佩無私奉獻的戰士嗎?” “你們愿意為身邊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嗎?”然后就上述問題帶領學生進行思考與討論。最后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課外延伸作業,如為爸爸媽媽寫一封信或寫給救援人員的一封信。以這樣的形式幫助學生學會感恩,并引導其形成積極的價值觀。
2.3 注重細節管理,鼓勵學生個性發展
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任何一件小事也都可能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情緒產生影響,小事進一步發酵則可能對學生的成績及健康成長造成不利影響[5]。因而班級管理無小事,班主任在開展管理工作中需盡職盡責地進行班集體建設及管理,要盡可能關注班級的每一個同學,特別要關注一些調皮的孩子或者不太合群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往往和其他同學有一定的差異,需要得到家長及教師的更多關注。在實際管理中,則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針對性的輔導教育。當然在實際管理工作開展中,也需要避免操之過急,要合理調整自我心態,耐心地了解學生的心中所想,進而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然后以鼓勵、榜樣示范、激勵等形式督促學生。每一個小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其都有自己特別的一面,因而在班主任管理工作開展中就需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其個性化發展,從而確保德育教育真正落到實處,為祖國培養身心健康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總結:總的來說,班主任管理工作開展中 ,應充分重視自身的引導作用,進而以人性化、科學化的方式進行管理,為學生創建民主、自由、輕松的學習分為,使其在良好的環境中受到德育教育,潛移默化地培養正確的價值觀,讓德育教育可以在個體正向發展中發揮引導作用,為學生未來的生活及學習奠定堅實的思想道德基礎。
參考文獻:
[1]丁學昌.西部民族地區鄉鎮小學小班額班主任管理工作略思[J].新課程研究,2019(16):123-124.
[2]陳正永.情感管理:小學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途徑[J].基礎教育論壇,2021(21):21-22.
[3]孫慧.立德樹人理念指導下小學班主任工作策略的探尋[J].智力,2021(30):157-159.
[4]汪宗強.立德樹人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創新[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04):145-146.
[5]尹淑青.立德樹人優化管理——談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德育的滲透[J].讀寫算,2018(34):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