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秋 王時俊 蘇雙梅
摘要:全面推廣實施“安吉游戲”是現階段全國及各省市學前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撫順市作為國家級試點區,通過學習宣傳、理解領悟“安吉游戲”的精神和內涵,實施改造游戲環境、投入游戲材料、調整游戲時間等策略,取得了初步的教育成果。城市、農村、公辦、民辦幼兒園積極參與,涌現出一大批典型園所以及先進園長、教師,樹立了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和游戲觀,真正把游戲的權利還給兒童,用游戲點亮兒童的生命,讓“安吉游戲”在撫順落地、開花。
關鍵詞:安吉游戲;教研指導;實踐探索;市域推廣
2020年11月,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實施安吉游戲推廣計劃的通知》后,次月在浙江省安吉縣召開了全國“安吉游戲”推廣計劃啟動會。撫順市作為國家級試點地區,推薦了新賓滿族自治縣為“安吉游戲”推廣國家級試點縣,新賓滿族實驗幼兒園和新賓自治縣南雜木鎮中心幼兒園為國家級試點園,又分別選取了順城區幼兒園、撫順市實驗幼兒園、新撫區幼兒園和撫順縣救兵鎮中心幼兒園等作為市級實踐園,啟動了“安吉游戲”市域本土化的推廣工作。
如何將“安吉游戲”在市域范圍內順利推廣,如何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全面提高我市保教質量,是市級研訓部門思考的重要問題。面對巨大的挑戰和壓力,我們以追求真實踐、解決真問題為抓手,不斷創新工作思路,發揮教研的引領和指導作用。
一、團隊共學,推動游戲觀念變革
(一)建立“安吉游戲”三級教研網,組建學習型團隊
學前教育的變革,首先是觀念上的變革。撫順市教育局學前部建構了市、區(縣)、幼兒園三級“安吉游戲”推廣教研網絡,組建了由市區縣教研員、試點園園長、骨干教師組成的學習團隊。一是開展讀書分享活動。第一時間組織教師學習《放手游戲,發現兒童》《全國幼兒園游戲活動案例選編》等書籍,舉辦讀書分享交流會,將“安吉游戲”的理念根植于教師內心。二是開展網絡研學活動。引導教師通過觀看“安吉游戲”宣傳片,關注“安吉游戲”公眾號,參與“安吉游戲”國家級、省級實驗區研修群,建立市級研修群等,將學習內容與團隊成員分享。三是及時傳遞國家、省級培訓精神。國家級試點縣的教研員、園長和骨干教師親赴安吉參加培訓,參加遼寧省“安吉游戲”推廣啟動會及專項培訓會,學習《遼寧省安吉游戲推廣實施方案》,由此他們不僅自身對“安吉游戲”有了直觀的認識與理解,還能將所學所感及時在交流會上與其他教師分享,進行二次培訓。
(二)抓住教研時機,全方位推廣“安吉游戲”
一是組織各種會議宣傳、解讀“安吉游戲”的理念與價值。例如,在撫順市學前教育研訓工作例會上,把推廣“安吉游戲”作為重要的工作安排落實;二是在視導調研中,每到一所幼兒園都會觀看游戲活動環節并進行有效指導,介紹“安吉游戲”的理念與做法;三是在“全國民族地區學前教研工作坊(遼寧坊)”工作推進會上,面向園長、骨干教師宣傳“安吉游戲”精神的本質,使其理解“自主游戲點亮兒童生命”這一內涵;四是在撫順市城鄉幼兒園三年精準幫扶總結推進會上,圍繞“安吉游戲”作專題講座,實現全方位、立體化宣傳,擴大“安吉游戲”項目的知曉度和影響力,讓園長和教師充分認識到“安吉游戲”項目推廣對提升學前教育質量具有重大意義。
二、實踐指導,提供自主游戲保障
(一)研究游戲環境的改造
適宜幼兒游戲的環境應該是自然的、生態的、地形豐富的和富有野趣的。為了給幼兒創造更大的游戲場地和更自主的探索空間,省、市、區(縣)專家團隊深入試點園,指導游戲環境的改造和調整。新賓滿族自治縣實驗幼兒園拆掉了功能單一的大型玩具,打通場地分割,建成了小山坡、滿族小院、八旗農場等,讓幼兒園的每個角落都成為兒童游戲可利用的空間;南雜木鎮中心幼兒園與鎮政府協商,將鄉鎮人民廣場旁的山坡草地劃歸為幼兒園所用,讓孩子們在具有野趣的游戲場地中探索世界;順城區幼兒園將原有的觀賞性灌木叢拔掉,翻新土壤,建造了孩子們喜歡的綠色草地;新撫區幼兒園對操場整體改造,建成了沙池、水池、索道,為幼兒游戲提供了更多的變化因素,使孩子們有機會挑戰自己的能力與極限。
(二)研究游戲材料的投入
能夠引發幼兒積極探究、深度學習的材料應該是可移動、可組合、可反復使用的,游戲材料的投放要滿足幼兒自主游戲的需求。我們指導幼兒園運用多種策略投放材料:一是幼兒園統一購買游戲材料,如安吉梯、安吉箱、滾筒、炭燒積木、整理箱、收納架等;二是發動家長捐獻部分低結構游戲材料,如輪胎、奶粉桶、紙筒、紙箱、鍋碗瓢盆等;三是教師自制部分游戲材料,借鑒“安吉游戲”的經驗,本著讓幼兒拿得到、放得回的原則,將材料分類收放并做好標識,教師在幼兒游戲的過程中通過觀察對材料的布局、調控及增減進行調整和改變。
(三)研究游戲時間的調整
我們指導幼兒園調整一日作息時間表,增加幼兒游戲時間,將原來每天上午兩個集中教育活動調整為一個,增加上午戶外游戲活動時長。根據天氣狀況靈活調整戶外活動時間,保證讓兒童每天都有充足的時間自主游戲。
三、園本教研,助力教師專業成長
我們邀請遼寧教育學院基礎教育教研中心的專家團隊蒞臨我市調研、指導、送教,為推廣實施“安吉游戲”的起步工作增加信心,提供行動支持。在推進“安吉游戲”的實施過程中,園本教研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的研究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這個階段,教師集中提出的主要問題是:孩子對游戲材料很感興趣,所有的材料都想摸一遍,而不是根據游戲需要選擇,怎么辦才好呢?孩子不會玩了,到處亂跑,沒有游戲主題,我們要不要教他們玩?幼兒游戲隨意性強,很難生成主題,同一內容的游戲堅持的時間也不長,等等。這些問題的發生,最主要的原因是游戲中教師不夠放手造成的。因此,教師要達成共識,堅持做到放手與退后,這也是把游戲的權利還給孩子的第一步。
第二個階段是挖掘幼兒在游戲中獲得的價值。教師通過觀察幼兒的游戲,嘗試去發現幼兒在游戲中的學習與發展。我們在教研前給教師布置思考題:游戲中,你看到幼兒產生了哪些學習行為?這些行為表現能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找到相對應的闡述嗎?游戲中幼兒在哪些領域獲得了學習與發展?旨在引導教師觀察、分析、判斷游戲的價值。
第三個階段是教師的觀察與發現。在開展“安吉游戲”過程中,教師最大的兩個困惑就是不會觀察和不會寫案例。我們組織教師學習《全國幼兒園優秀游戲活動案例選編》和參加省培時的講座資料,組織教師開展研討,引導教師帶著問題去觀摩。
園本教研讓園長和教師的兒童觀發生了變化,他們基于兒童視角,相信了兒童的力量,考慮了兒童的需要。
四、教研指導,實現片區間教師共成長
我市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提出的教研指導責任區工作制,將全市幼兒園劃分為三個片區,實施分片管理。2021年4月,我們結合游戲評優活動,組織教研員積極投身分管片區開展教研指導、觀摩研討活動。
(一)各片區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
第一片區所屬的新賓滿族自治縣實驗幼兒園召開了縣域“安吉游戲”推廣培訓會暨幼兒園自主游戲研討會。第二片區在順城區幼兒園和婦聯幼兒園召開了“安吉游戲”推廣觀摩研討會。第三片區在撫順縣救兵鎮中心幼兒園開展了戶外混齡自主游戲研究,探究了游戲故事“四步”分享法。一是通過幼兒繪畫實施游戲故事,并在小組內分享;二是教師對照片或視頻組織回放活動,引導幼兒集體討論分享;三是教師把游戲故事展示在主題墻上對比分享;四是家長幫助幼兒記錄游戲故事。在分享的過程中,教師對幼兒的游戲能力、游戲經驗、游戲品質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用欣賞、鼓勵的視角接納幼兒的行為,挖掘游戲背后蘊含的價值,從而使幼兒獲得良好的專業成長。家長在游戲故事分享中,更加了解孩子的成長變化,會更支持和配合幼兒園開展“安吉游戲”活動。兒童在故事分享中不僅語言交流能力得到了發展,而且還有助于他們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使其在活動中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二)全市自下而上開展自主游戲評優活動
一是全市幼兒園積極參與。公辦園、民辦園、城市園、鄉村園各具特色。尤其是民辦幼兒園參與廣泛,大力投入,即使是僅有80名幼兒的小規模幼兒園都能積極參與。二是各縣區教研指導扎實得力。各縣區教研體現出“安吉游戲”的“真游戲、真研究”的精神,自主游戲評優過程均經歷了“培訓學習階段—區級教研階段—典園培養階段—觀摩交流階段—區級評選階段—總結交流階段”。三是園長和教師的專業能力獲得了大幅度提升。教師通過學習發現,當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好奇、專注、探究、堅持、合作等良好的學習品質時,要對其進行觀察和記錄;當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搶奪、破壞、放棄等錯誤行為時,教師也要適時介入。
五、經驗交流,推廣普及前期成果
為確保“安吉游戲”有效推進,分享交流工作經驗,我市分別在城市和農村召開兩次現場會。與會人員觀摩了城市和鄉鎮幼兒園開展“安吉游戲”的現場,分享并交流了工作經驗,表彰了先進,推動了“安吉游戲”市域化推廣的進程。
在“安吉游戲”本土化推廣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不一樣的兒童,孩子們在“真游戲”中釋放天性,投入游戲,創新玩法。未來,我市將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繼續深入研究“安吉游戲”,繼續推廣實施具有本土特色的“安吉游戲”,充分發揮教研的引領、指導、服務和支撐職能,促進保教工作質量的大幅度提升。
參考文獻:
[1]張焱.看懂孩子的游戲[J].上海:托幼,2017(04).
[2]章潔.與“安吉游戲”共成長[J].幼兒教育,2021(Z1).
[3]程學琴.放手游戲,發現兒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
(責任編輯:趙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