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如苗
摘? 要:歷史故事最能反映當時的歷史情況,初中歷史學科講授的是古老的歷史,比較枯燥乏味,教師需要融入一些新的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將初中歷史教學與歷史故事結合起來,能夠使歷史課堂變得新奇有趣,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主動參與歷史的學習。本文分析了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講好歷史故事,以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歷史;歷史故事;歷史教學
歷史教學,是一門蘊含豐富的人文價值,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初中歷史教學中覆蓋了社會生產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歷史中,包含的古今中外歷史人物,在他們精彩的一生之中,有著許多生動、有趣、意義非凡的歷史故事。所以歷史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挖掘歷史故事背后的價值,并將這些歷史故事融入到現代化歷史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對歷史形成濃厚的興趣,使學生通過歷史故事與歷史人物進行跨時空對話,感受當時的社會情境。本文針對初中歷史如何講好歷史故事進行展開分析,希望能夠促進歷史教學的可持續性發展。
一、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重要性
分析在當前的生活方式下,學生從各個渠道聽說過很多著名的歷史故事,這些歷史故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在學生的認知和行為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歷史故事一方面可以將枯燥的歷史事實變得形象有趣,能夠讓學生在歷史故事的表象中探索歷史的真相,使歷史知識變得極具趣味,進一步使學生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將瑣碎的歷史故事和歷史事實結合起來。另一方面,教師通過靈活運用歷史故事,改善了傳統的教育模式,改變了教師單方面輸出、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了解了歷史事實的因果,能夠讓學生主動對知識進行吸收,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歷史故事
(一)將歷史故事作為課堂教學導引
在以往的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通常是按照初中歷史教學大綱,按照課本目錄順序以及課程進度要求來進行教學,教學結束后對于重點內容讓學生在課后進行記憶并利用大量習題去強化印象,這樣的教學過程學生會感到枯燥沒有興趣,也很難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效的運用和思考。對此,在課堂的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將歷史故事和相關課程知識進行有效的融入,從而使學生在課堂開端就被歷史故事吸引,對接下來的教學內容產生積極興趣和好奇心。教師通過運用此時學生的專注力,對課程展開講述,由此增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記憶程度以及歷史水平。例如,在講授“春秋戰國時期”時,教師可以以孔子的生平經歷作為導引,也可以找相關趣味性視頻或者紀錄片將歷史情況展示給學生,以這種耳熟能詳的人物或故事來提高學生的關注度,展現歷史的魅力。導引過后再將學生引入書本知識中,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翻閱課本以及其他歷史資料的興趣,讓學生對初中歷史知識有進一步的掌握。
(二)利用歷史故事活躍氛圍
初中生的注意力以自我管理能力與小學時期相比有了相應的提高,但是,讓他們在45分鐘之內精神始終保持高度的集中,跟隨教師學習歷史知識是較為困難的。學生很容易在教師講解的過程中產生疲勞感,如果課堂氛圍沉悶,還會讓學生產生煩躁,排斥的情緒。因此,作為歷史教師,必須要能夠掌握時機,在學生產生疲憊感時,合理地利用歷史故事來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聆聽歷史故事的同時緩解疲憊的心理,促進他們思維的活躍,還能夠拓寬學生知識面的廣度。但是教師需要注意的是,要引用歷史故事活躍氛圍,就不能使用篇幅很長的故事,而是要采取一個簡單的故事,不能打亂課堂教學節奏。
(三)利用歷史故事連接知識點
不論是歷史還是政治、地理,每一門學科的教室在課前都需要備課,備課是為了讓教師本人對教學環節、教學目標有清楚的認知,促進教學活動有序的開展。因此,在課前,教師已經想好了應該怎樣將上一節課與這一節課銜接起來,怎樣做好本節課中知識點的銜接和過渡。這主要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的知識相互聯系,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歷史故事的應用可以很好地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將不同知識點銜接在一起。例如,在“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社會變革”的教學中,教學的重難點在于讓學生掌握夏、商、周的建立和滅亡,夏、商、西周雖然采取的都是奴隸制度,但屬于不同的國家。教師在講到從商朝的滅亡到西周的建立時,就可以通過“姜太公釣魚”的故事引出牧野之戰,進而再引出“武王伐紂”的故事,最后講到商朝的滅亡。通過兩個簡單的故事就能夠將兩個知識點聯系在一起,還能夠加強學生的理解。
(四)在課堂結尾利用歷史故事引起思考
如何讓學生在課堂結束時仍對歷史懷有積極性,使學生在課外學習歷史仍保持熱忱和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結尾采用合理的教學手段,利用歷史故事讓學生在下一節課前充滿期待。例如,在學習“宋代文化”時,引入《水滸傳》,從《水滸傳》整個故事的背景出發,將故事和歷史事實進行對比引起爭議,引發學生思考;或者對《水滸傳》人物進行挑選,讓學生選擇角色來分析人物性格和生平經歷,以此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教師應把握好運用歷史故事的方法,塑造充滿活力的歷史課堂。
三、結語
總之,在初中歷史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講解歷史故事,幫助學生加強對歷史知識的掌握。但是同時教師也要認識到,課堂上不能一味地講解歷史知識,而是要分清主次,以教材和史料為基礎,以歷史故事為輔助,用歷史故事作為課堂教學導引、引起思考、連接知識點,從而培養學生的歷史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歷史知識。
參考文獻:
[1]陸怡.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巧用歷史故事[J].才智,2020(5):29.
[2]林勇,陳富貴.基于初中歷史學習興趣提升的“每課一故事”活動探究[J].教育現代化,2020(3):66.